馬鑫 李思琪


[摘要] 目的 探討助產士主導分娩疼痛管理模式在對分娩結局和疼痛控制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回顧2018年1月—2019年1月間在該院護理人員及分娩產婦依據該次護理管理模式分為參照組、實驗組,各組(n=48/11),統計兩組護理人員分娩疼痛管理質量與產婦分娩結局及疼痛控制滿意度情況。結果 實驗組分娩疼痛管理7個維度各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參照組(t=28.867、24.635、37.587、30.119、32.299、29.293、17.721,P<0.05);實驗組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疼痛控制滿意度分別為62.50%(30/48)、37.50%(18/48)、95.83%(46/48),顯著優于參照組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疼痛控制滿意度的39.58%(19/48)、60.42%(29/48)、83.33%(40/48)(χ2=5.043、5.043、4.018,P<0.05)。結論 助產士主導分娩疼痛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產婦自然分娩及疼痛管理質量,可作為首選的管理辦法。
[關鍵詞] 助產士;分娩疼痛管理;分娩結局;疼痛控制;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8(c)-0118-03
The Effect of Midwife-led Labor Pain Management Mode on Labor Outcome and Pain Control Satisfaction
MA Xin, LI Si-qi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FAW General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midwife-led labor pain management model on labor outcome and pain control satisfaction. Methods Looking back at the nursing staff and delivery women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and dividing them into a reference group,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each group (n=48/11) according to this nursing management model.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aff were counted the quality of labor pain management and maternal labor outcome and pain control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 seven dimensions of labor pain managem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t=28.867, 24.635, 37.587, 30.119, 32.299, 29.293, 17.721,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natural delivery rate, cesarean section rate, pain control satisfaction was 62.50%(30/48), 37.50%(18/48), 95.83%(46/48),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s natural delivery rate, cesarean section rate, pain control satisfaction of 39.58%(19/48),60.42%(29/48),83.33%(40/48)(χ2=5.043, 5.043, 4.018, P<0.05). Conclusion The midwife-led management model of labor pain can help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ernal natural labor and pain management, and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management method.
[Key words] Midwife; Labor pain management; Labor outcome; Pain control; Satisfaction
產科作為醫院的核心部門,亦是體現出護理人員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及技能操作的重要科室。具有風險性高,護理工作繁重等特點,加上女性患者無論從生理上、心理上承受力相對脆弱,在分娩過程中難以忍受分娩帶來的疼痛感,進而導致產婦要求剖宮分娩的人數不斷增加,從某種角度而言,不僅增加了分娩的難度系數,同時也增加了護理工作量[1]。因此,為有效減輕分娩時對產婦帶來的疼痛感,有必要建立一種帶有針對性的分娩疼痛管理模式,是作為提高產婦整體護理質量,降低剖宮產分娩方式的重要前提[2]。該文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對該院產婦護理人員分別給予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分娩疼痛管理模式后的效果差異進一步深入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護理人員22名和分娩產婦96名為研究對象,結合護理管理計劃分為參照組(n=48/11)及實驗組(n=48/11),其中參照組產婦年齡23~46歲,平均年齡(29.21±2.03)歲;初產婦:28名、經產婦20名;護理人員職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6名、護士1名。實驗組產婦年齡25~42歲,平均年齡(29.36±2.05)歲;護理人員職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6名、護士1名;初產婦:26名、經產婦22名。納入標準:以上均為單胎,足月者及知情同意該次實驗并獲得院內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排除標準:存在嚴重傳染疾病、惡性腫瘤及存在精神異常疾病者。兩組一般資料進行比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辦法
1.2.1 參照組? 采取常規管理方式即常規遵照院內相關制度完成護理工作,并對護理環節出現的差錯由護士長進行點評及處理。
1.2.2 實驗組? 采取助產士主導分娩疼痛管理:①設立助產士分娩疼痛管理小組,統一由科室負責人對助產士有關分娩疼痛教育及技能操作進行定期培訓,組織助產士參加科室的培訓工作[3]。培訓主要內容包括分娩疼痛產生機制、分娩疼痛所出現的負面情緒對于母嬰影響及如何配合助產士進行疼痛評估的重要性,正確反饋疼痛控制效果。參加課堂人數控制在5~8人之間[4]。培訓前,通過調查問卷形式了解孕婦以及家屬的需求,并結合孕婦以及家屬的需求制定科室內相關的培訓內容,課時時間設定在45~60 min為宜,1~2次/周。培訓完成后,開展考核制度,助產士考核成績合格后方可上崗,成績不合格者,重新參與培訓,直至考核成績合格[5]。②采用VAS評估法對臨產婦疼痛程度予以評價,并將疼痛結果及具體干預方法進行詳細記錄。若VAS評分低于5分者,則可給予1~2種非藥物針對法進行干預,若VAS評分等于及高于5分以上者,則可進行合理用藥途徑進行干預[6]。③分娩結束后,應對產婦進行產婦2 h產房觀察,確保無任何異常反應后,中轉到普通病房,并通過語言及非語言技巧對產婦及家屬指導有關母乳喂養方法、嬰兒皮膚管理及接種疫苗等生活指導[7]。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分娩疼痛管理質量評分、分娩結局及分娩疼痛控制滿意度情況。
1.4? 評準標準
①通過負責人制定考核制度對護理人員分娩疼痛管理質量進行評分,并以(家人、朋友輔助控制疼痛,正確向醫護人員報告疼痛情況,熟練掌握藥物鎮痛方法,分娩疼痛理論教育,需要幫助時及時作出反應,關注產婦疼痛情況、準確給予疼痛處理)7個維度,總分為0~100分,分數越高,則代表護理人員分娩疼痛管理質量越高[8];②兩組產婦對疼痛控制滿意度是以(非常滿意、一般、不滿意)3個等級作為評判標準,總分為0~100分,分數越高,則表示產婦對疼痛控制滿意度越高[9]。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頻數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人員分娩疼痛管理質量評分情況
實驗組分娩疼痛管理質量各個指標評分均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分娩結局、疼痛控制滿意度情況
實驗組分娩結局與疼痛控制滿意度分別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幾年,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改革,促使每年醫院產婦就診人數呈不斷上升趨勢,其中選擇剖宮產人數也隨之不斷再增加,這與產婦自身對分娩的認知度嚴重匱乏,加上女性患者本身對疼痛耐受力差,對自然分娩產生恐懼、害怕心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10]。為此,這種現象引起了社會高度重視,促使對產婦護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破傳統護理模式,注重產婦心理、生理層面,滿足產婦所有心理需求及護理需求為服務宗旨[11]。助產士主導分娩疼痛管理是作為產科現代管理模式,確保有效干預外,全面從“產婦生理、心理”角度出發,切實為產婦從根本上消除對自然分娩的恐懼感,最終達到改善分娩結局,提高整體管理質量及對疼痛控制的滿意度的效果[12]。該文通過對產科構建助產士分娩疼痛管理小組、分娩時管理及分娩后管理后發現,凸顯出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及職業素養,極大程度地為產婦減輕生理及心理上帶來的痛苦及困擾,增強產婦對分娩知識的認知度,進而提升對護理的依從性。不僅確保了護理的完整性,同時更利于醫院產科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13]。
該次研究證實了實驗組產婦有關分娩疼痛管理質量優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產婦自然分娩為30例,占總比例的62.50%、剖宮產為18例,占總比例的37.50%,參照組產婦自然分娩為19例,占總比例的39.58%、剖宮產為29例,占總比例的60.42%,實驗組明顯優于參照組(P<0.05);實驗組產婦對疼痛控制滿意度為95.83%,參照組產婦對疼痛控制滿意度為83.33%(P<0.05),這與毛福蘭[14]在研究報告中觀察組疼痛控制滿意度為96.54%高于對照組疼痛控制滿意度的84.36的結果基本吻合。由此可以表明,通過將助產士分娩疼痛管理運用到產科分娩護理管理工作中能夠有助于改善分娩結局,提升整體產科管理質量,深得產婦及家屬一致好評及認可。
綜上所述,較傳統護理管理模式而言,基于確保產婦母嬰安全外,更要注重產婦心理需求,激發產婦重新樹立起對自然分娩的自信心,從而有效改善了分娩結局。
[參考文獻]
[1]? 楊湘妹,邱嶸,劉茜,等.助產士主導分娩疼痛管理對分娩結局及疼痛控制滿意度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7,46(10):1333-1335.
[2]? 許葦葦.助產護理技能強化訓練對高齡產婦分娩結局及滿意度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7(2中旬刊):61-62.
[3]? 李艷梅,盧伴琴.助產士連續性管理模式對產婦分娩疼痛和分娩結局的影響[J].臨床醫學工程,2017(12):1743-1744.
[4]? 明振葉,李紅麗.助產士主導伙伴式導樂陪伴在初產婦分娩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1(9):112-114.
[5]? 張鑫.助產士全程一對一陪伴護理對初產婦負性情緒、疼痛程度、分娩結局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2):149-152.
[6]? 來慶平.無痛分娩聯合助產士分娩陪護對產婦分娩方式、產程時間和產后抑郁影響[J].醫學研究與教育,2019,36(2):62-66.
[7]? 陳建君.助產士產前門診護理對改善初產婦負性情緒及分娩結局的作用[J].甘肅科技,2018(10):122-123.
[8]? 李悠艷.助產士主導分娩疼痛管理在孕產婦中的臨床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9):160-162.
[9]? 田聰聰.助產士主導分娩疼痛管理對分娩結局及疼痛控制滿意度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304):272-273.
[10]? 施影.助產士主導分娩疼痛管理模式對分娩結局及疼痛控制滿意度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265):52,138-139.
[11]? 張玉虹.常規產時護理、助產士主導分娩疼痛管理模式對分娩結局及疼痛控制滿意度的影響[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6):53,95.
[12]? Yu-Hua T,Surgery E.Effect of Pain Management Model on Pain Control and Satisfaction in Emergency Trauma Orthopedic Patients[J].China Health Industry,2018,84(9):169-171.
[13]? 李燕玲.助產士主導分娩疼痛管理對分娩結局、疼痛控制及滿意度的影響[J].醫療裝備,2019,32(9):161-163.
[14]? 毛福蘭.助產士主導分娩疼痛管理對分娩結局及疼痛控制滿意度的影響[J].健康之友,2019,14(11):89-91.
(收稿日期:2020-05-24)
[作者簡介] 馬鑫(1988-),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助產、產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