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玉山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心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該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心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進行精細化管理。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墜床壓瘡等意外事件發生率、生活質量評分等臨床指標。結果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墜床、壓瘡及用藥錯誤等意外事件發生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心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的臨床效果理想,能夠幫助患者提高預后生活質量,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具有臨床推廣的意義。
[關鍵詞] 精細化管理;心內科;護理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20)08(a)-011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refined management in cardiology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Sixty cardiology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refined management.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indicators such as nursing satisfaction, bed-falling pressure ulcers,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ccidents such as bed falling, pressure sores and medication erro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refined management in cardiology nursing management has ideal clinical effects, which can help patients improve their prognostic quality of life, avoid accidents, and have clinical promotion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efined management; Cardiology; 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
在臨床治療中,心內科患者病情復雜,年齡跨度大,病情發展快,存在較多的潛在護理安全問題,需提高對心內科護理質量的管理[1]。精細化護理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與傳統護理方法相比,更加有計劃性和預見性。心內科常見的疾病有心律失常及心絞痛等,病情復雜,臨床護理風險較高,預后效果并不理想。心內科中應用精細化管理,關注基礎護理,積極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做好用藥指導,介紹并發癥的處理和預防方法,提高患者治療配合度,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預后效果,盡快恢復健康。為研究分析心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的臨床效果,選取該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收治的60例心內科患者,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60例心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每組30例。實驗組患者中,年齡范圍為34~78歲,平均年齡為(50.12±4.33)歲;女13例,男17例。對照組中年齡33~77歲,平均年齡為(50.30±4.12)歲;女14例,男16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進行精細化管理。根據不同的護理崗位制定人性化的崗位安排和職能,明確護理的具體工作職責,實施分級管理模式,護士長對臨床護理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護理組長領導科內護理人員,分管不同數量的患者。責任護士在護理過程中直接負責患者,需關注患者心理健康變化[2],及時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疏導患者負面情緒,引導患者需及時根據醫囑進行用藥,提高治療依從性。針對年紀較小的護士,臨床上需做好風險教育,避免發生墜床及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另外,還需提高工作管理精細化,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及時進行藥物剩余量和總量的查詢,由責任護士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對于年紀較大的老年人,自理能力存在一定問題,需密切關注患者用藥情況,發放藥物時仔細核對藥物的用量和用法,避免發生意外,威脅患者生命健康。護理人員需提前告知患者一旦發現不適,需立刻通知臨床醫生和護理人員,第一時間進行應急工作。
1.3?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墜床壓瘡等意外事件發生率、生活質量評分等臨床指標。
1.4?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于兩組收集的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2.2? 兩組患者意外事件發生情況
實驗組中,1例患者用藥錯誤,發生率為3.33%,1例患者發生壓瘡,發生率為3.33%,未見墜床,意外事件發生率為6.67%。對照組中,壓瘡發生例數為4例,墜床為1例,3例患者用藥錯誤,意外事件發生率為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情況對比
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65.30±11.78)分與(77.50±11.8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情感職能評分為(79.44±11.80)分,對照組情感職能評分為(64.23±9.12)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生理職能評分為(80.45±11.88)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生理職能評分為(71.40±11.0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精神健康及社會功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心內科為一個重要的臨床科室,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對心外科的手術治療和護理質量有更高的要求。相關研究表明,心內科常見的疾病有心律失常及心絞痛等,病情復雜,臨床護理風險較高,預后效果并不理想。心內科疾病可導致心肺循環系統障礙,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若護理工作和治療不及時,極易導致患者死亡。
精細化管理為一種新型的護理管理模式,計劃性和預見性高,對護理人員進行管理精細化,分析護理現狀,根據不同的護理崗位責任劃分護理工作,明確護理的具體工作職責,實施分級管理模式,對護士定期進行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關注到護理工作中的不同護理環節,充分落實醫院和科室的護理管理措施,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事件,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應變能力和專業操作能力,提高護理質量和護理效率。在科室儀器方面,需安排專門的護理人員定期檢查和維護相關儀器,例如除顫儀及心電圖監護儀等。科室護理人員應熟悉掌握藥物名字和存放位置等,根據實際情況,優先使用備選的藥物,提高日常護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定期對藥物保質期及數量進行檢查和確認,制定嚴格的藥物保存和發放制度,定期查看藥物保質期,避免發生使用過期藥物的情況。護士長需合理進行日常排班,注意靈活與變通,及時調整人員情況,加強交班記錄,要求規范書寫交班記錄。定期對護士工作進行日常評價,包括病房管理和相關記錄的數學情況,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提高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精細化護理管理模式,提高護士在日常工作中的護理服務意識,保證了不同崗位的責任化管理,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加入了績效考核機制,激勵護士不斷提高護理效率。在精細化護理管理過程中,護理管理人員責任重大,其需要進行任務制定規劃,還需對于護理人員的日常護理工作進行指導指正,做好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全面提高護理人員整體護理水平。
相關研究表明,精細化管理的關鍵為精、準,護士長為進行精細化管理的監督者和執行者。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不僅僅體現在技術質量[3],更體現為護理人員對患者的人文關懷,以患者為中心[4]。精細化管理能夠充分整合現有的護理資源,使患者享受到更加優質的護理服務,改變傳統護理模式,滿足患者實際的護理需求,關注患者心理健康,緩解心理壓力,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心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綜合評估在崗人員的綜合能力后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提高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5],為患者治療提供舒適安全的環境,加強老年患者用藥監護,針對性開展健康知識宣講工作,關注護理過程中細節,與患者充分溝通交流,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精細化管理的應用,護理人員分層管理,更加細化工作工作職責,激發護理人員的積極心態[6],避免發生懈怠,互相監督。在該次研究中,實驗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實驗組中患者意外事件發生率為6.67%。對照組中意外事件發生率為2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與實驗組患者的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65.30±11.78)分與(77.50±11.80)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生理職能評分為(80.45±11.88)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生理職能評分為(71.40±11.03)分,實驗組情感職能、生理職能、精神健康及社會功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在基礎護理過程中,關注日常護理細節,加強對老年人用藥護理,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可降低墜床、壓瘡及用藥錯誤等意外事件發生,由此可得,心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有利于護理質量的提升,避免醫療糾紛。
綜上所述,心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的臨床效果理想,意外事件發生率高,可有效提高護理滿意度和護理質量,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Herman LE,Rothman KF.Prevention Care and Treatment of Pressure(Decubitus) Ulcer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Journal of 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7,4(3):117-123.
[2]? 靳勝燕.精細化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5,259(32):186-188.
[3]? 胡曉青.心內科應用精細化護理管理對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6(18):77-78.
[4]? Falk,AC,Wernerman J.The importance of being meticulous in evaluating the evidence and risks with everyday care[J].Acta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2017,61(4):372.
[5]? 李桂英,杜月云.精細化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醫療,2018,37(14):142-144.
[6]? 張雪飛,李麗杰.簡析精細化管理在心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25):105.
[7]? 羅南,王麗娟,馬云清.精細化管理在心血管內科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36):51.
[8]? YUE Da-jing,WANG Chun-tao.The Application of Meticulous Care on Prevention of Wound Infection in General Surgery Operating Room[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2014,26(4):1102-1107.
[9]? 陶慧麗.精細化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7):64-65.
(收稿日期:20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