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延 高燕妮 樊騁
摘 要 近年來,國家對紅色文化大力支持,照金歷史悠久,地位獨特,結合全國紅色文化的發展態勢和紅色小鎮的發展模式,照金屬于承接紅色革命精神新建的小鎮,面臨鎮區配套設施尚需完善和紅色文化傳承模式單一的問題。為了照金自身提升發展和紅色文化的傳承,本文探討照金紅色文化定位和傳承策略,將照金打造為“革命薪地”,提出紅色文化傳承四大策略,合理定位,“紅綠”結合,有機融合、以線帶面,宣傳教育與旅游有效結合。采用“一核四星”的空間布局模式,將鎮區分成四大組團,從空間布局、綠地景觀規劃、道路交通規劃三個方面探討照金總體規劃策略,從而促進照金鎮區的提升,實現照金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延續,達到紅色文化保護傳承與照金發展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 照金;紅色文化;傳承;總體規劃策略
背景
照金革命舊址是老一輩革命家于1933年在西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個山區革命根據地。有效的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文化基因,制定照金總體規劃策略,從而更好地指導照金總體規劃的編制。
1小鎮紅色文化傳承
1.1 紅色文化發展態勢
2000年以后,紅色文化的發展愈來愈受到國家的重視。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扶持紅色旅游。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在各個時代的革命實踐活動中,所產生的一切物質與精神的財富。物質方面包含了革命時期留下的遺址、遺跡,也包括后人所建的紀念館。非物質方面包含了革命時期產生的革命精神、重要理論,為革命創作的文藝歌舞等[1]。
1.2 紅色文化傳承下的小鎮發展模式
歷史戰爭時期留下的革命紅色文化資源是革命老區建設的重要因素,這種文化資源具有獨特的品牌價值、精神教育價值和經濟開發價值,不僅有利于革命老區的思想文化建設,更有利于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是當地城市建設和規劃中的重要一部分[2]。小鎮紅色文化傳承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①依托現有革命舊址承建的模式,如渼陂村等。②革命舊址結合新城鎮的模式,如西柏坡,延安棗園鎮。③承接紅色革命精神新建的模式,如棗莊游擊隊。照金的發展是在原鎮區位置上新建的,屬于承接紅色革命精神新建的模式。
2結合紅色文化傳承的照金總體規劃實踐
2.1 照金現狀問題
照金位于陜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西部,因隋煬帝巡游至此,身著錦衣繡袍雨后映照金光,稱“日照錦衣,遍地似金”,故得名照金。照金鎮區現狀問題主要有:①鎮區各種功能高度聚集,還有滑雪場,照金牧場等景點,但景點與服務設施距離較遠,服務性差。②節點性公共空間缺乏,城鎮魅力彰顯不足。③旅游服務基地基本形成,但不能滿足景區發展和高品質旅游體驗及紅色文化展示的需要。④紅色符號顯著,但紅色文化傳承模式單一,力度不足。
2.2 總體規劃策略
(1)紅色文化傳承。紅色文化是我國在革命奮斗過程中形成的特有的一種文化,紅色文化資源是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特殊的、珍貴的當代歷史文化資源,其中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和思維方式,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想象力、創造力、生命力,對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照金是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所在地,具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其中陜甘邊革命紀念館、薛家寨舊址、中共陜西省委廢灘舊址、陜甘邊革命委員會陳家坡會議舊址都是老一輩革命家斗爭留下的重要見證。
(2)空間組織理念。照金自1933年建立陜甘邊革命根據地,歷經八十余年。紅色文化一直流傳,規劃空間組織理念從國旗五星紅旗獲取靈感,采用“一核四星”空間組織理念,一核,即照金鎮區中心,四星,鎮區內形成的四個組團。既反映了照金的空間形式,又融合了紅色元素。考慮到照金具有良好的生態本底,獨具特色的山水條件,空間布局要結合鎮區新增功能,考慮彈性增長,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彰顯城鎮特色。
(3)總體規劃布局。最終形成“一核、兩帶、四組團”的空間結構。在照金鎮區中心核心的引領下,規劃形成綜合服務組團,鎮區居住組團,大礦文化組團,田峪生活組團。除大礦文化組團為新建外,其余三個組團均依托現有建設情況進一步拓展。
綜合服務組團,具有綜合功能城市組團,規劃期內城鎮發展的重點地區,主要功能包括行政辦公、商業商務、文化教育、旅游觀光、醫療衛生、體育等公共服務功能,是整個鎮區的核心。在本組團內,有陜甘邊照金革命紀念館,是宣揚紅色文化的重要基地,也是照金吸引游客的最重要的景點。本組團是整個鎮區的核心和發展重點。
鎮區居住組團,以居住為主的城鎮組團,依托現有的居住小區,打造一個環境優良,生態宜居的居住組團。
大礦文化組團,依托現有照金滑雪場,照金一礦改造紅色電影小鎮項目,神德寺遺址保護,建設以休閑娛樂、康體養生、度假休閑、酒店服務為一體的文化組團,打造照金鎮文化旅游的聚集地。同時也是照金宣揚紅色文化,回顧紅色革命歷史的重要載體。
田峪生活組團,作為鎮區東北部一個重要的生活組團,主要承擔田峪村村民安置,同時作為薛家寨景區的入口處,也具有景區形象塑造、商業服務的功能。
最終形成了總體規劃總圖,依托現有鎮區向西發展,田峪生活組團進一步提升,利用鎮區原有紅色文化資源和大礦文化組團新的文化資源豐富鎮區旅游產品,提升鎮區人居環境,進一步傳承紅色文化。
3結束語
照金自1933年建立陜甘邊照金革命根據地以來,歷經風雨。如今照金發展良好,配套設施齊全,已經成為周邊知名的紅色旅游目的地,但是照金本身的紅色文化仍可進一步發掘,有效合理的傳承紅色文化,延續紅色文化基因,是照金發展的核心,也是其他工作的基礎。在此前提下,探討照金總體規劃策略,實現紅色文化保護與照金發展的有效融合,為照金發展提供更多的思路。
參考文獻
[1] 葉瀟涵. 基于紅色文化的南泥灣文旅特色小鎮規劃設計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8.
[2] 李殷誼.關于紅色根據地文化資源開發利用研究——以睢縣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8(26):117-118.
[3] 劉定禹,饒志華.紅色文化資源開發的四維視閾[J].學術交流,2013(8):21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