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藝術類院校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層次文藝工作者的基地。藝術類院校的發展對我國的教育事業以及文化事業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是培養新時代下的藝術人才,促進我國文化繁榮發展的源動力,藝術類院校的學生也就肩負著文化強國的重要使命。如何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和價值觀成了新時代藝術類高校黨建工作的重點。本文通過分析藝術類高校學生的特點,以及當前黨建工作開展的問題,探索了新時代下的創新黨建工作方法,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化自信,為培養有黨性以及民族性的優秀藝術人才提供了借鑒方法。
關鍵詞:藝術類高校?黨建?學生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10-0-01
引言
藝術類高校將藝術的基因深入到學校的各個角落、各個方面,更重要的是,藝術院校對于我國的文化自信、優秀的高級藝術人才培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重點指示了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繁榮昌盛,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因此,藝術類高校任重道遠,在推動我國的教育事業以及文化事業發展,培養新時代下的高覺悟藝術人才方面起到關鍵作用。
因此,藝術類院校的學生也就肩負著促進文藝發展和文化強國的重要使命,針對藝術類高校的學生,黨建工作的重點任務則是培養具有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的高層次藝術人才。本文通過分析藝術類高校學生的特點,以及當前黨建工作開展的問題,探索了新時代下的創新黨建工作方法,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化自信,為培養有黨性以及民族性的優秀藝術人才提供了借鑒方法。
藝術類高校的黨建工作包含了黨的政策、精神宣傳、領導以及堡壘作用,黨建工作的深化和提高有助于發展我國的藝術文化事業和產業的發展,能夠大力地提高國家的軟實力,并能夠培養出更具民族性、思想覺悟過硬的高層次藝術人才。因此藝術類高校的發展不僅僅要著眼于學科建設上,更要抓好基層的黨建工作。
一、藝術類學生特征
1.專業方面
藝術類高校不同于普通綜合類高校,培養的學生具備藝術專業特點。首先,藝術類高校的學生專業技能比較強。由于藝術類專業基本需要學生單獨完成技能訓練,因此大多數學生具備研究的獨立性。其次,藝術類高校的學生實踐能力強,大多數學生必須經過不斷的訓練才可以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再次,藝術類高校的學生感知能力強,這是由藝術類專業的特征決定的。最后,藝術類高校學生存在著比較大的個體化差異,這是由于藝術類學生的個性化以及個體差異化意識決定的。
2.思想方面
依據唯物辯證法的共性以及個性的理論,藝術類高校的學生具備著普通綜合類高校學生的思想特征,還具備由于專業性導致的個性思想特征。
首先,由于藝術類學生的感性化強,在對黨組織靠攏的動機方面,基本是積極熱情的,非功利性的。藝術類學生對生活的態度積極,情感豐富,充滿正能量。但是由于專業性導致藝術類學生往往體現出個人主義。因此,藝術類學生強調個性化培養,往往導致學生思想上集體主義、團隊意識淡薄,行為散漫、隨意,總是強調個人主義。
其次,藝術類高校學生注重專業技能,將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專業的學習和訓練上,但是文化知識的理論學習卻不重視。這種重視專業技能技巧的訓練,忽視文化課程的學習,導致大多數藝術類高校學生的文化知識層次不高,修養不足,知識面窄,最終導致思想認識、政治意識淡薄。因此,文化水平不高是當前藝術類高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
最后,藝術類學生還存在著只強調實踐能力,輕團隊意識、大局意識的問題。我國藝術類高校對于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視實踐能力,因此大多數藝術類學生提前進入社會鍛煉,實踐技能高,但是文化知識學習意識淡薄,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容易偏頗,很難樹立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因此集體意識、團隊意識薄弱。因此,黨建工作的重點還要著力于純化入黨動機,建立正確的引導機制,堅定信念,加強黨性教育。
二、藝術類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方法
正是由于藝術類高校學生存在專業方面以及思想方面的特點。因此在藝術類高校的基層學生黨建工作應該關注到這些情況,一定要把握好藝術學科的特征和藝術類高校學生發展的特點,不斷探索,創新黨建工作方法,充分發揮學生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如何把握好黨建工作的方向和創新性,黨建工作者應該將藝術類高校的文化內涵轉化為黨建工作的創新突破口,將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核心價值觀以及我國優秀文化傳統融入黨建工作中,讓藝術類高校的特有黨建工作模式成為更有效、更積極的方法培養優秀的藝術人才。
因此,當前十九大精神引領的新時代下,藝術類黨建工作要善于應用自身的優勢,用藝術獨特的“美”來進行我國優秀文化傳統教育,用藝術實踐載體去創新黨建方法,從而培養高覺悟和高素質藝術人才。
1.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積極構建一體化育人新模式,不斷提升政治教育親和力。并且以“兩學一做”為契機,進行藝術類高校學生的思想建設。首先要制定學習計劃、學習教材以及學習模式。制定的過程要充分結合藝術類專業的特點和優勢,將黨性教育以及藝術教育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基層黨支部要著眼實際,從所在學院的專業特點出發,分析學生黨員以及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動態和專業學習現狀,進行多樣化、多層次的思想政治學習活動。在傳統改的黨建工作形式上進行創新,如進行十九大、“兩學一做”等專題的學習教育民主生活會。根據十九大精神,進行重溫黨章,重新進行入黨誓詞宣誓活動等。開展與專業結合的黨課是有效的創新黨建工作方法。例如,音樂類高校可以開展基層音樂黨課,不僅對學生進行音樂專業教育,而且以專業教學為契機,加強了學生對黨發展的歷史的教育,同時又使學生牢記入黨初心和自身肩負的使命感。
2.創新藝術實踐載體,將黨建工作以項目思維來完成。藝術類高校學生的黨建工作可以通過創新型的藝術實踐載體,強化黨組織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功能以及服務功能,從而創建以感性感知為學習基礎的戰斗堡壘的新黨建模式,使得藝術類高校的黨建模式更具吸引力和號召力。例如,開展“清風正氣”“紅色歷史”等為主題的美術展、音樂劇或者景觀設計等,以高顏藝術為載體,以弘揚黨的優秀傳統為中心,進行高雅藝術進校園、進社區和進農村等活動。在這些創新藝術實踐的活動中不僅能夠加強了學生黨員的藝術實踐能力,而且提高了黨員的積極性、讓黨員在活動中凝心聚力,更好地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活動中接受黨性教育,在教育中提高實踐能力,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推動藝術類學生黨建工作開展。
3.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創新黨建模式。藝術類高校黨建工作應該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創新創業”格局下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在該模式下,藝術類高校應該和企業積極開展黨建合作、學與做不同、創業就業,最終達到校企共贏的良好局面。首先,黨建要引領平臺,藝術類企業與高校黨建進行共融,切實推進藝術文化產業領域的創新和發展。其次,搭載企業文化交流平臺,以宣講和教學結合的形式,邀請優秀的校友返校進行宣講,分享工作經驗、創業經驗,介紹藝術文化產業發展前景。再次,搭建以就業為導向的實踐平臺,利用校園企業、合作企業資源,建立藝術類學生的實踐基地,構建學做同步互動、組織實訓教學的長效機制。最后,強化合作體系,企業與高校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力爭在人才、企業、理論研究以及成果推廣方面建立共享,并且進行藝術成果向產業轉化。以校企合作為平臺的創新黨建模式是對黨十九大精神的深入貫徹,是推動藝術類高校黨建和創新創業工作的動力,為培養高素質、高覺悟的高層次藝術人才提供契機。
三、結語
本文分析了藝術類高校學生的特點,以及當前黨建工作開展的問題,探索了新時代下的創新黨建工作方法,以十九大精神為引領,積極構建一體化育人新模式,不斷提升政治教育親和力;創新藝術實踐載體,將黨建工作項目化;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創新黨建模式三個方面進行新時代藝術類高校學生的創新黨建工作方法探索,有效地增強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化自信,為培養有黨性以及民族性的優秀藝術人才提供了借鑒方法。
在下一個階段,藝術類高校的基層黨建工作應該根據自身的特點不斷總結,進一步將黨建工作推向科學化、規范化以及制度化發展。將藝術類院校的學科底蘊和文化底蘊轉化為黨建工作新方向,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融入黨建工作中。
參考文獻
[1]任月,孫淼.微時代高校藝術類大學生黨建工作問題淺析[J].長江叢刊·理論研究,2017(11):202.
[2]楊玫.藝術院校學生基層黨建工作的思考[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4):157-158.
[3]院許婕,史秉玉.新時期高校藝術類學生思想特點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22):347.
[4]張麗芳.藝術類學生黨建工作的研究與探索[J].思政探討,2011(3):118-119.
[5]杜宗景,緱廣則.高校藝術類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思考[J].研究探討,2016(5):303-304.
作者簡介:石曾(1981.05—),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吉林省四平市;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教育;職務:組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