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陽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是黨中央針對當前形勢作出的重大決策,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穩定全局。對于新聞宣傳而言,如何做好“六穩”“六保”主題宣傳,是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媒體擔當,是新聞策劃水平的具體體現,是媒體融合發展成果的有力檢驗。本文通過對河南省新聞戰線開展的“‘六穩‘六保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剖析,探尋如何提升新聞策劃水平。
關鍵詞:“六穩”;“六保”;新聞策劃
中圖分類號:G2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3-00-02
2020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并在“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基礎上提出“六保”(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成為當前全國各地著力抓好的中心工作。對于新聞宣傳而言,如何更好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做好“六穩”“六保”宣傳報道,是媒體的責任擔當,是新聞策劃水平的具體體現,是融合發展成果的有力檢驗。
一、背景:貫徹全會精神,突出宣傳報道逐步升溫
2020年7月8日至9日,河南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強調,全省上下要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奮力奪取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為譜寫新時代絢麗篇章作出新的貢獻。為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為抓好“六穩”“六保”工作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充分發揮新聞宣傳職能作用,河南省委宣傳部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圍繞會前預熱、會中宣傳、會后落實,突出謀劃策劃、突出抓實抓細、突出基層實踐,研究制定《全會宣傳報道方案》《貫徹落實全會精神 進一步做好“六穩”“六保”宣傳引導工作方案》。各媒體統一開設“貫徹落實全會精神 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專題專欄,并于7月20日起,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六穩‘六保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整體宣傳報道有力有序、持續升溫。
從整體宣傳的報道情況、媒體評價和社會反響來看,都取得了顯著效果,值得媒體從業人員和宣傳部門學習借鑒。
二、策劃:堅持效果導向,突出內容供給側改革
媒介格局的加速演變,倒逼新聞產業必須在新聞信息產品的供給端不斷發力,既要堅持內容建設為根本,滿足受眾信息需求,發揮新聞宣傳引導作用,又要保持對受眾需求變化的關注與追蹤,契合受眾需求心理,為受眾提供個性化訂制信息產品。
“‘六穩‘六保看河南”主題宣傳活動突出謀劃策劃,堅持效果導向,以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為出發點,以反映“六穩”“六保”工作落地實效為落腳點,重點反映各地在穩就業保民生和為中小企業紓困解難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突出反映企業獲得的好處實惠、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是信息生產內容供給側改革的一次生動實踐。
一是精心設定采訪線路。活動策劃應充分考慮地方實際和媒體需求。本次活動采取“行進式+蹲點式”采訪形式。行進式采訪分兩條線路:安陽—濮陽—鶴壁—新鄉;三門峽—南陽—平頂山,涵蓋社區、農村、企業、學校、醫院、扶貧基地、生態治理點等多方面。精選7個省轄市,分成兩組供媒體自由選擇,既考慮了路線行進的便利,又最大限度地滿足了采訪的內容需要。此外,同時設計蹲點式調研采訪,由相關省轄市圍繞民生成就、企業轉型升級、糧食能源生產等方面提供具體采訪地點、擬采訪對象,從采訪線索中即可見人見事見精神,滿足媒體記者調研式采訪的需求。
二是統籌各類媒體資源。本次主題宣傳活動參加媒體廣泛,涵蓋了中央駐豫媒體,省內黨報、黨臺、黨刊,以及都市類媒體,這在以往媒體策劃中也是少見的。邀請了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電總臺(央廣、央視)、《光明日報》《經濟日報》《工人日報》《農民日報》等8家中央駐豫媒體參加,省內包括《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黨的生活》雜志社等黨報、黨臺、黨刊,及《大河報》《河南商報》大河網、都市頻道、民生頻道、公共頻道、映象網等都市類媒體共60人參加。
三是多方聯動形成合力。好的新聞策劃離不開各方資源、力量的支持。本次采訪活動,省委宣傳部牽頭抓總作用,統籌謀劃,精心組織。各相關省轄市委宣傳部提高站位,精選地方采訪線索,盡力展示地方亮點成就,并為采訪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障工作。各新聞單位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和使命感,細化報道方案,抽調精干力量,保證版面、時段,突出傳播效果,展現了良好的工作作風。
三、報道:堅持守正創新,突出邊采邊發融合傳播
不同媒體新聞宣傳的角度和形式不同,傳播渠道、平臺更廣泛,可以有效提升新聞宣傳的影響力。本次活動采取新媒體邊采邊發,采訪結束后各級傳統媒體集中推出報道的形式,保持宣傳持續升溫,有序開展。
據大數據監測顯示,截至2020年7月27日12:00,一周時間全網有關“六穩六保看河南”信息2275篇次,其中客戶端684條、微博1 324條、新聞網站240條、短視頻180條、報刊4條。系列報道共被473家省內外主要媒體平臺發布、轉載729篇次。在微博形成話題#六穩六保看河南#,閱讀量2 415萬+,反響熱烈。抖音、快手、微博等平臺短視頻播放量累計近千萬。推出的短視頻《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大河財立方帶你去看傳說中的糧倉》《濮陽有個龍王莊鎮,鎮里有個“白腹美”》《河南這家企業疫情為一線提供13萬件防護服,20秒帶你了解口罩冷知識》等,播放量達300萬+。河南日報客戶端“六穩六保看河南”子欄目稿件閱讀量共51
萬+,其中《智慧醫療的“盧氏探索”》13萬+。大象新聞客戶端推出的《濮陽:一個企業首席服務員的自白》閱讀量28萬+。河南經濟廣播推出的《這家企業不一般:擴招200人,經營指標逆勢增長15%》,閱讀量達10萬+、《六穩六保看河南丨便民夜市:讓“煙火氣”點燃夜經濟》,閱讀量13萬+。猛犸新聞客戶端推出的《小香菇種出大產業,盧氏用菌棒敲開“致富門”》,閱讀量達18萬+。此外,《黨的生活》雜志社通過官方微博推出《安陽:“真金白銀”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鶴壁:打好穩就業“組合拳”》等大量報道,吸引受眾紛紛點贊。
同時,新媒體報道倒灌到傳統媒體,重點報道通過報紙、電視、廣播二次呈現,打破媒體融合“兩張皮”現象。2020年7月29日起,《河南日報》在頭版重要位置、河南廣播電視臺在“河南新聞聯播”節目推出《“六穩”“六保”看河南》專欄,以每個地市連續刊播2篇的頻率,線路一、線路二地市交替刊播,對采訪成果進行深度呈現,滿足不同人群的閱讀習慣和需求。各相關省轄市主流媒體、縣級融媒體中心次日轉載省直媒體重點報道,形成了上下呼應、聯動互動的宣傳格局。
四、影響:堅持增強“四力”,突出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媒體記者采訪方式也發生了變化。許多媒體記者滿足于“隔空”采訪,從網絡上獲取新聞線索,從電話里與采訪對象溝通,從文件材料里編發稿件,很多時候是對方說什么,自己就寫什么。記者腳上的泥少了,與群眾面對面、心貼心的次數少了,對群眾生產生活的真實感受也就少了,對新聞事業的熱情和熱度也會減少,推出的報道便會缺少溫度、缺少溫情。
“腳底板下出新聞”,基層是新聞的源頭活水。多元傳播格局下,更要堅持“走轉改”,而且是真走真轉真改,不能浮于表面走過場。本次宣傳活動,媒體記者們走進社區工廠、田間地頭,采寫了大量生動鮮活、沾泥土帶露珠的報道,吸引受眾紛紛點贊,這也是此次活動成功的重要原因。如采訪團走進河南范縣龍王莊鎮,采訪當地千畝小龍蝦養殖基地,感受當地群眾養殖號稱“白腹美”的小龍蝦脫貧致富的喜悅心情,推出的新媒體產品生動有趣,報道有溫度、有品質。如采訪團走進鶴壁東區5G產業園的無人超市,現場體驗無人超市的便捷,推出的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報道,新穎、直觀,吸引數萬人次觀看。
年輕記者一直是媒體中活躍在一線的主要力量,他們大多是剛出校門的畢業生,除了新聞、中文專業外,包括外語、法學、經濟等多專業領域,采訪經驗、社會閱歷不多,需要進行深入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同時增強對黨史、新中國史的學習,對政策方針的把握,在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方面不斷加強。參加本次集中采訪活動的媒體記者,平均年齡27歲,他們在采訪活動中展現了媒體記者嚴謹細致、求真務實的優良作風;同時,展現了青年記者勇于創新、敢于實踐的蓬勃朝氣,通過新技術、新手段,創新方式方法,呈現出一篇篇生動有趣的融媒體報道,增強了報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如大河網推出雙語報道《盧氏有個全國規模最大的香菇產業園 全縣年出口香菇超10億元》,中文、英文同步刊發。大河財立方推出《解鎖“地溝油”新姿勢!南陽這家企業變廢為寶出口歐洲》,網友評價“這工藝技術真了不起”。東方今報猛犸客戶端推出《這么多崗位你不來看看?鶴壁織好三條就業線》,吸引受眾廣泛點贊。
參加采訪活動的年輕記者紛紛表示,此次集中采訪安排有序、策劃精心,“一路走來看了很多,也學習了很多”,“交了很多新朋友,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感受到基層蘊含著豐富的報道素材,要用自己手中的筆用心記錄基層的精彩,講好百姓故事”。采訪活動對青年記者來說是一次深刻難忘的經歷。
參考文獻:
[1]胡沈明.傳統媒體內容供給側改革的三條路徑[J].新聞界,2016(13).
[2]張政.多元傳播格局下堅持“走轉改”的現實意義[J].新聞戰線,2018(10).
[3]刁文朝.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產業供給側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西部學刊,2016(2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