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通過分析《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雜志初審稿件退稿情況,指導作者規范寫作,科學投稿。方法:選取《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雜志2017-01-01至2020-01-01期間經稿件遠程處理系統投稿至本刊并由筆者處理共計795篇稿件,分析退稿稿件的退稿周期、第一作者單位類型、退稿第一作者地域分布情況、稿件類型、退稿原因。結果:795篇初審稿件中共有722篇稿件被退稿,退稿率為90.82%,退稿周期為0—15天,平均退稿周期為5.52天,其中退稿的稿件中有基金資助的稿件為32篇(4.43%)。大多數退稿651篇(90.17%)來源于三甲醫院,33篇退稿(4.57%)來自醫學院校。722篇退稿稿件分布于全國30個省份(直轄市或自治區),分布范圍較廣。退稿最多的稿件欄目為基礎研究70篇(9.70%),最常見的退稿原因為稿件質量差未達到刊登標準318篇(44.04%),其次為稿件不符合刊登范圍201篇(27.84%)和無創新性且復制比>15%稿件109篇(15.10%)。結論:當前期刊最突出的問題為稿件質量不高,復制比過高、一稿多投、代寫代投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作者應恪守職業道德,認真撰寫論文,提高論文水平,以期增加稿件接受率。
關鍵詞:初審;退稿;退稿周期;退稿原因
中圖分類號:G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23-00-03
國內科技期刊編輯部通常采用“三審制”,即編輯初審、同行專家復審以及主編終審。編輯初審即對稿件的規范性,研究內容質量、發表價值進行初步判斷,確定是否發給同行專家復審。因此,初審工作至關重要,初審工作不僅影響著期刊質量,還會影響外審、終審等一系列后續工作的效率[1]。《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雜志(以下簡稱“本刊”)創刊于1996年,由中國藥理學會主辦,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承辦,主要刊登藥物基礎或臨床藥理學研究、以及臨床疾病相關藥物治療學等方面的內容。本刊每年的投稿量約2 000篇稿件,實際每年的用稿約250篇,因此,本刊需要強化初審,加大初審的退高率,減少期刊外審壓力。國內外很多優秀期刊都嚴格把控初審階段,并加大退稿的力度[2-5]。本文將統計投稿至本刊并由筆者處理的共計795篇稿件,分析退稿稿件的退稿周期、第一作者單位類型、退稿第一作者地域分布情況、稿件類型,并對退稿原因進行初步探究,以幫助作者規范撰寫科技論文,提高稿件的質量和接受率。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選取2017-01-01至2020-01-01期間經稿件遠程處理系統投稿至本刊并由筆者處理的稿件共計795篇稿件。
(二)初審方法和流程
根據本刊的辦刊理念與宗旨,采用三審定稿制中的初審程序審稿。本刊自2011年啟用中國知網《科技期刊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AMLC)》,本刊進一步細化審稿制度,即審查稿件復制比、責任編輯審理、統計編輯審理、編輯部內部集體討論4個環節,形成嚴格規范的初審流程。1.AMLC查復制比:所有通過網上投稿系統投至本刊稿件,通過AMLC檢測復制比查看稿件否存在學術不端行為。(1)當復制比>40%的稿件,認為稿件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直接給予退稿。(2)當AMLC查重率≤40%,根據AMLC中稿件追蹤信息若發現該稿件存在一稿多投現象,直接給予退稿,并和對方期刊編輯部聯系溝通,對作者進行批評教育。2.責任編輯審理:查重通過的稿件,責任編輯通過百度學術、中國知網對稿件的創新性、科學性以及是否具有發表的學術價值進行評估。通過文獻檢索若已有多篇類似報道,則退稿處理;同時,責任編輯通過投稿系統后臺查看來稿的投稿郵箱、用戶名、密碼等信息并審閱來稿的格式,判斷稿件是否存在第三方機構代寫代投情況;如稿件有疑似代寫代投稿件情況,則一律按退稿處理。3.統計編輯審稿:如果稿件中涉及統計學處理,稿件在外審之前需要統計編輯仔細審閱,判斷稿件中統計方法、實驗數據是否正確合理;如發現存在偽造數據,則作為退稿處理。4.內部討論:全部編輯審閱完稿件后,對稿件的質量和學術價值進行內部討論,編輯部主任決定是否退稿處理或進入外審階段。
(三)數據處理
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722篇初審退稿稿件的資料(包括退稿周期、有無基金資助、第一作者單位類型和所屬地域、稿件專業類別、退稿原因等情況)進行分析。所有數據運用Excel 2019進行統計分析。
二、結果
(一)退稿情況分析
2017-01-01至2020-01-01期間筆者共初審795篇稿件,退稿722篇稿件,初審退稿率為90.82%;退稿周期為0~19天,平均退稿周期為5.52天;其中來稿中有基金資助的稿件為32篇(4.4%);退稿時間≤7天的稿件有505篇(69.9%),約占稿件總數的60%,基本不會影響作者改投他刊或修改后重投。
(二)第一作者單位類型分析
722篇在初審中被退稿的稿件,有651篇(90.17%)稿件來自三甲醫院,18篇(2.49%)稿件來自二級醫院,33篇(4.57%)稿件來自醫學院校,其他20篇(2.77%)稿件(研究所、疾控中心等)。其中來自醫學院校稿件質量較高,48篇來稿,錄用15篇,退稿率最低,二級醫院稿件質量較低,退稿率最高。
(三)退稿第一作者地域分布情況分析
722篇退稿稿件分布于全國30個省份(直轄市或自治區),分布范圍較廣。退稿較多的四個省份分別是浙江(167篇)、湖北(81篇)、廣東(65篇)、江蘇(39篇),退稿較少的四個省份分別為天津(4篇)、山西(4篇)、貴州(4篇)、新疆(3篇)。具體結果詳見圖1(注:新疆3篇,貴州、山西、天津各4篇,黑龍江、甘肅、內蒙古各6篇,吉林7篇退稿未在統計圖中顯示)。
(四)稿件類型分析
根據稿件的內容將初審退稿稿件分為基礎研究(70篇)、綜述與講座(19篇)、臨床試驗(12篇)、醫院藥學之窗(30篇)、護理學研究(45篇)、臨床藥物治療學(536篇)、其他類型(10篇)7類。其中初審稿件退稿最多的是臨床藥物治療學欄目稿件,其中兒科、婦產科、心血管方向退稿較多,眼科、口腔、風濕免疫等研究方向退稿較少,其他相關臨床疾病治療研究方向的退稿情況詳見圖2。
(五)退稿原因
722篇初審退稿稿件的退稿原因可分為:(1)稿件不符本刊刊登范圍;(2)稿件質量未達到刊登標準;(3)稿件內容已有較多報道無創新性且復制比>15%;(4)涉嫌一稿多投、代寫代投;(5)統計學方法有誤。其中,稿件質量未達到刊登標準的稿件最多,共318篇(44.04%),統計學處理有誤的稿件最少,共37篇(5.13%)。具體稿件退稿原因詳見表1。
三、討論
本刊初審退稿722篇稿件中,最長的退稿周期為19天,平均退稿周期為5.52天,不會影響作者改投其他刊物或修改后重投。初審被退的稿件中,690篇(占95.57%)稿件無基金資助,從退稿統計分析中可以得出大部分被退的稿件無基金資助,稿件質量不高。722篇退稿的稿件中,201篇稿件不符合本刊刊登范圍,318篇稿件內容偏單,稿件質量未達到本刊的刊登標準,這些稿件直接可以退稿,因此退稿周期較短。
從投稿第一作者單位類型來看,本刊讀者、作者群主要來自三甲醫院和醫學院校。根據國內現有的評價體系,不管是衛生系列職稱晉升還是教學系列職稱評定以及研究生畢業都需要發表一定數量論文。大多數來自三甲醫院的臨床醫生臨床工作較忙,沒有太多時間做科研,因此多數臨床醫生來稿研究方向若是實驗研究則稿件內容單薄,檢測指標偏少;如果研究方向是臨床疾病的治療,則研究內容都是臨床工作中的常規治療藥物和方法,已有較多類似報道,內容缺乏創新性。目前本刊來自醫學院校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在讀研究生,多所醫學院校要求每一位學術學位研究生必須在被認定數據庫的期刊上發表一篇或兩篇較高質量的論文,才予以畢業。所以本刊來自醫學院校稿件的質量均較高,退稿率最低。
從退稿第一作者地域分布情況來看,本刊第一作者地域分布遍布全國30個?。ㄖ陛犑谢蜃灾螀^),退稿較多的4個省份分別是浙江、湖北、廣東、江蘇,這4個省份也是本刊投稿量較多省份,退稿較少的4個省份分別為天津、山西、貴州、新疆,這4個省份投稿量也較少,研究結果顯示本刊稿源分布較分散,具有較強的開放性,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投稿量大,比較偏遠的地區投稿量較少。這一研究結果與筆者研究本刊2008—2017年10年間高被引論文的特征與規律所得到結果相一致,本刊10年間高被引論文主要分布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比較偏遠的省份被引論文較少或無論文被引用[6]。
本刊設有專論、基礎研究、臨床藥理學、定量藥理學、藥物治療學、綜述與講座、醫院藥學之窗等欄目,藥物治療學包含臨床各個專業方向疾病的藥物治療學內容,如心血管、神經、呼吸、消化、腫瘤、內分泌、感染、兒科、婦科等相關臨床治療研究方向。從722篇退稿的稿件類型分析,大部分稿件都符合本刊的辦刊宗旨,護理學和其他類型中臨床檢驗研究方面的稿件以及未使用任何藥物的稿件均不符合本刊的辦刊宗旨。從退稿稿件類型可以看出,有部分作者只是為了晉升需要,盲目投稿,在投稿之前根本沒有了解本刊《稿約》要求。
退稿中有318篇稿件內容略偏簡單,稿件結果部分只有1—2個表格,稿件研究內容陳舊,稿件質量未達到本刊的刊登標準。科技期刊影響力的高低歸根結底取決于刊登稿件質量的高低,高質量稿件是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根本保證,提升科技期刊的核心競爭力決定于期刊是否刊登高質量的稿件[7]。
科技期刊發表論文的宗旨是將現代科學技術的新發現、新方法、新技術,或補充、修正或否定已有的理論和方法,將這些新發現的信息及時、準確地傳遞給廣大讀者。創新性與期刊的生命力息息相關,一個期刊沒有創新性,期刊就會失去其強大的生命力,其品牌效應也會受到影響[8]。本研究722篇初審退稿稿件中,109篇(15.10%)稿件無創新性并復制比>15%,作者只是為了晉升需要而撰寫文章,大篇幅地復制粘貼他人已發表的文章。如:來稿“妊娠期糖尿病與生活方式及膳食相關影響”一文,通過AMLC檢測時發現,該稿復制率竟達“40.6%”,稿件的方法學、結果部分以及討論等大部分內容都是抄襲而來,甚至連表格中的數據都原封不動地照搬照抄,讓人匪夷所思。有的作者為了追求創新弄虛作假,根本無創新性可言。
722篇退稿的稿件中,有57篇(7.89%)稿件涉嫌代寫代投。本刊使用的是Journal XTM采編系統,當作者來稿在采編系統中輸入信息不全,特別在稿件中沒有單位信息,這類稿件大部分是代寫代投稿件。對于投稿系統中同一時間段多篇來自不同單位、不同區域的稿件,但行文格式相同,查看這類稿件的注冊信息,發現投稿人投稿郵箱、用戶名有一定的規律,且登錄密碼相同,這類情況的稿件疑似存在學術不端行為,涉嫌代寫代投。
本刊刊登大部分稿件均需要進行統計學處理,部分作者經常會錯誤地使用統計學處理方法,最常見是使用t檢驗代替重復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比如來稿中研究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一些指標的變化情況,這種情況應該使用重復測量數據方差分析,很多作者使用t檢驗或者配對t檢驗,錯誤地使用統計學處理方法。有些稿件研究方法中沒有相關統計學方法描述,結果中也沒有顯示,結果只是療效的對比變化情況,也無統計分析,這種未經統計分析而得到的研究結果,缺乏科學性,不可信。本刊722篇退稿中有37篇稿件統計學方法有誤或未經統計分析,占總退稿的5.13%。
四、結語
對本刊722篇退稿情況進行分析,建議作者在投稿之前要仔細審讀本刊《稿約》要求,不要盲目投稿,要了解本刊的刊登范圍,稿件的研究內容要詳實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切勿一稿多投,恪守學術道德,禁止學術不端行為,并采用正確的統計學處理方法。作者只有注意以上細節,才能夠提高投稿的采用率。
參考文獻:
[1]程劍俠,李來福.《世界胃腸病雜志(英文版)》42例初審退稿淺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4,25(1):180-181.
[2]陳子郁,李雪華,唐銀星,等.《華南國防醫學雜志》退稿分析[J].華南國防醫學雜志,2017,31(1):58-62.
[3]關望,王霄,謝瑞夢,等.《腫瘤預防與治療》雜志415篇初審退稿稿件分析[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8,31(6):455-459.
[4]郭玉慧,周靜,侯維娟,等.《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退稿原因分析及建議[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17,22(10):477-480.
[5]龍靜,孫云志.運用數據分析方法縮短科技期刊論文發表周期[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6,27(4):363-368.
[6]鐘正靈,李娟,儲冀汝,等.基于文獻計量角度尋找高被引論文的特征與規律——以《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為例[J].傳播與版權,2019,76(9):36-40.
[7]蔡斐,李世秋,蘇磊,等.爭優質稿件創一流期刊[J].編輯學報,2019,31(5):486-489.
[8]孫濤.提升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途徑及措施[J].編輯學報,2016,28(3):290-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