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 博
印度奧里薩邦布巴內斯瓦爾。26382 名學生列隊站定,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支牙刷。當指導員倒數到零時,學生們開始瘋狂地刷牙。左、右、上、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直到持續兩分鐘,指導員要求他們停下。
11月7日這一天,印度再次創造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最多的人在同一場地同時刷牙。工作人員花了好幾個小時才數完參與者的人數,他們打破了之前16414 人的紀錄——保持者也是印度人。
“現在全世界都知道我們了。”17 歲的參與者拉杰什·布米吉一邊興奮地和朋友們自拍,一邊說道。
在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印度,創造世界紀錄已經成為一種執念,一種癡迷。大大小小的報紙上總是有著人們嘗試挑戰或者取得紀錄的報道。
用輪椅拼成的最大圖案(2016年9月,1000 名坐在輪椅上的參與者共同擺出了一個34 米×27 米見方的圖案);
最大的由包裝食品組成的句子(2019年6月,喀拉拉邦一家商場用1005包品客薯片拼成了“帶回獎杯”的口號);
最多人一起進行平板支撐(2018年11月,在一名寶萊塢女星帶領下,2353 人以這個姿勢堅持了60 秒)。平板支撐的紀錄此前由中國保持。
就連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也在瑜伽上創造了兩項世界紀錄。一項是同時練瑜伽的人數最多(35985 人),另一項是參與者來自的國家數最多(84 個)。2015年6月22日,在新德里印度政府大樓前標志性的拉杰帕特大道上,莫迪親自上陣,帶著內閣成員、各國外交官、5000 多名學生和5000 多名印軍官兵以及其他各界人士一起刷新了這兩項紀錄。

《華盛頓郵報》認為,印度全國各地,幾乎每天都有人在創造或打破各種各樣的紀錄,這證明了印度不斷增長的抱負。吉尼斯世界紀錄,自然是各種挑戰者眼中的圣杯。
為了進入這本世界上最出名的紀錄大全,一向擅長“開掛”的印度人屢屢爆出驚人之舉。
2012年6月21日,在印度拉賈斯坦邦焦特布爾,卡皮爾·格洛特創造了由胡子拉動的最重車輛的紀錄,重量為2205 公斤。
2019年2月3日,印度阿納卡拉的K.V.薩達拉維和穆罕默德·艾薩爾共同創造了一項新紀錄——一分鐘之內,在躺在釘板上的人的肚子上揮刀切開54 個西瓜,刷新了另一對印度人一年前創造的51 個的紀錄。
還有一些人們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紀錄——2017年11月19日,印度陸軍“龍卷風”摩托車特技表演隊創造了58 人同乘一輛摩托車的新世界紀錄。此前的紀錄(56 人)也由他們保持。
“我們是極具競爭力的類型,”35 歲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印度代表尼克希爾·舒克拉說,“無論是為了學校的成績,還是為了擠上市郊鐵路,我們都必須競爭。”
早在拉吉夫·甘地當政的年代(1984—1989年),印度的世界紀錄申請信就占到了全球總數的十分之一。那些獲得紀錄的印度人成立了一個印度世界紀錄保持者俱樂部,該俱樂部主席甚至將名字從哈卡帕什·瑞什改成了吉尼斯·瑞什。
2012年,吉尼斯官方在印度設立了辦事處,這進一步激發了印度人民的熱情。7年間,申請人數激增。在所有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申請中,印度人的數量最多。吉尼斯官方稱,只有美國和英國發送的申請郵件比印度更多。2018年,印度人總共提交了超過5500 份世界紀錄的申請,比5年前增長了122%。
舒克拉說,印度互聯網的迅速崛起對這一盛況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過去的20年里,能夠上網的印度人增加了2700%。印度也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現在智能手機已經“改變了游戲規則”,舒克拉說:“我們有收到來自鄉村和小城鎮的申請。這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20 歲的阿比·拉爾在印度中部一個毫不起眼的小鎮長大,最大的愛好之一就是收看美國探索頻道的節目,里面經常播放各種大膽的世界紀錄。他花了好幾個小時上網翻找紀錄,想找到他能做的事情。
“我想以非凡的能力成為世界上最牛的人。”拉爾說。
挑戰吃生雞蛋最多的現有紀錄似乎是可行的。練習是需要技巧的——他不喜歡生雞蛋的味道——但他堅持了下來。
現在他保持著這一項目的世界紀錄,因為他在30 秒內吃了9個生雞蛋(比之前的紀錄多了兩個)。拉爾還創造了用腳吃葡萄最多、在塔上堆硬幣最多的紀錄。
“這是一種成就感,”他說,“如果我不是紀錄保持者,記者們就不會給我打電話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印度在世界上都不太受重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歷史學教授維納伊·拉爾說,“當時的沖動是,我們必須證明自己擅長某件事。所以能不能進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就成了衡量這個國家偉大與否的標準。”印度人無法在奧運會等舞臺上摘金奪銀,《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成了最好的替代品。
對于很多挑戰者來說,申請世界紀錄沒有那么深刻的動機,比如拉克希斯·謝蒂,他是一個來自農村的有抱負的運動員,家庭條件卻負擔不起專業訓練費用。對35 歲的他來說,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不能參加地區或州一級的比賽,所以我想做點與眾不同的事,讓自己在這項運動中成名。”
倫敦馬拉松給他帶來了靈感。他決定穿著奇裝異服跑步,現在他已經創造了14 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其中包括打扮成放屁坐墊(人坐上去可以發出放屁聲音的惡作劇道具)、鞋子和卷尺跑半程馬拉松最快的人。
“每個人都在報紙上寫我,但我沒有從任何人那里得到任何幫助。”他說,他對自己的瘋狂紀錄沒有帶來一份經濟上的好處或者工作感到失望。
吉尼斯世界紀錄的印度代表舒克拉說,成為一個紀錄保持者的意義遠不只是在網上成名15 分鐘。
“這更多的是一種認可,而非名望,”他說,“你是如何在工作中脫穎而出的?不管那是什么。”
團隊紀錄挑戰者的動機往往更好解釋。
用輪椅拼成標志的活動由印度政府殘疾人賦權部和印度假肢制造公司共同組織,是新德里正在推行的“無障礙印度”倡議的一部分,也是為了慶祝莫迪的66歲大壽,輪椅拼成的標語正好是“生日快樂,總理”。
事實上,這個生日催生了三項世界紀錄:除了輪椅,989 名殘疾人還在幾天前創造了同時點亮最多油燈(單場地)的新紀錄,600 名聽力受損者則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創造了8 小時內為最多的人安裝助聽器的紀錄。莫迪親臨現場向三項紀錄表示了祝賀。
用品客薯片拼成“帶回獎杯”的商場,是為了給正在參加2019年板球世界杯的印度國家隊加油打氣。平板支撐的活動由一家人壽保險公司和當地的醫學院共同組織。至于莫迪親自創下的瑜伽紀錄,則是國際瑜伽日的一部分,這是印度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拉杰什·布米吉參加的刷牙挑戰,則是由高露潔印度分公司、印度公共衛生牙醫協會和當地一家教育機構聯合主辦。對組織者來說,紀錄意味著曝光、營銷和提高對某項事業的認識。
但對拉杰什這樣的參與者來說,這次活動意義重大得多。
“我們村里連牙膏都買不起。”他說。他在一所免費學校學習,該校為來自該國最貧困地區土著社區的兒童提供教育。“成為世界紀錄的一部分,著實令人振奮。”
詩劇

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
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長城外才有的清香
誰說出塞歌的調子都太悲涼
如果你不愛聽
那是因為歌中沒有你的渴望
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
想著草原千里閃著金光
想著風沙呼嘯過大漠
想著黃河岸啊陰山旁
英雄騎馬啊騎馬歸故鄉
——席慕蓉《出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