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瑋
(大同市二院建筑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山西 大同037000)
當前,社會人口老齡化加重,對養老建筑的需求也進一步擴張。同時,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由此,立足于適老化視域對養老建筑進行規劃設計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適老化理念的核心內涵及養老建筑空間設計的基本原則進行了探究,介紹了適老化理念下的養老建筑的空間設計要點。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適老化建筑設計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適老化理念是指對建筑空間進行針對性的規劃設計,打造適宜老年人居住的建筑。基于適老化理念打造的建筑,既要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又需保障老年人的人身安全,這也是適老化建筑設計最重要的價值。
養老建筑空間設計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無障礙原則、安全性
原則以及適老性原則三方面。
大多數老年人的自主行動能力較差,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養老建筑的無障礙設計就是要減少建筑空間中阻礙老年人自主活動的障礙物,增強老年人生活的便捷性、舒適性與安全性。養老建筑的流線是簡單、規則且清晰的。地面平坦,各功能空間的過渡無明顯高度差異,在不可避免出現高度差的空間設置緩坡。另外,在各功能空間設置各種各樣的安全防護輔助設施,以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生理機能逐步退化,健康狀況也越來越差。這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能出現危險。由此,安全性原則在養老建筑設計中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設計師要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在適宜的場所,合適的位置設置安全扶手,并采取防滑措施。并且在老年人可能需要幫助的空間,如衛生間、活動室等公共使用空間設置緊急呼叫裝置。各類家電用器使用的安全性也應得到一定的保障。
老年人的生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養老建筑設計需充分考慮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從健康看護方面來說,為滿足老年人的健康看護需求,在服務范圍內,設計醫療看護空間,并配備專業看護人員。從日常生活方面來說,除了要打造優質的居住空間以外,還需設計不同類型的休閑娛樂空間,豐富老年人的業余生活。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退化,而且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免疫系統也會逐漸衰退。這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極易出現各種意外狀況。而基于適老化理念的養老建筑空間設計就是要充分滿足老年人的多方面需求。
3.1.1 起居室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機能逐漸退化,所以老年人的活動范圍也越來越小。起居室幾乎成為老年人的主要活動場所。在對起居室展開設計時,要合理調整起居室的方位朝向,確保起居室內空氣流通,光照充足,噪聲污染小。起居室設計應遵循無障礙原則,盡可能減少可能對老年人自主活動造成阻礙的障礙物。對光線較為敏感的老年人來說,在設計過程中,需延長光照時長,以滿足不同生理狀況的老年人對光照時長和強度的需求。
3.1.2 衛生間
由于衛生間濕滑,老年人極易在衛生間中發生意外。為此,對衛生間的空間實行合理設計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保證老年人如廁便利,盥洗方便,還應減少衛生間的異味。衛生間地面要平坦,門最好設計成推拉門或折疊門,方便老年人操控。做好地面防滑設計,嚴格控制洗漱臺高度,采用坐式便器,在墻壁上安裝扶手,以便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獨立如廁,如圖1所示。
3.2.1 交往空間的設計

圖1 老年衛生間無障礙設計
老年人的內心是極度空虛寂寞的,他們渴求與家人、朋友的溝通交流。為此,設計溫馨舒適的交往空間顯得尤為重要。餐桌是日常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為此,設計人員應盡可能擴大餐廳面積,完善內部設施,以滿足家庭聚會需求。
3.2.2 門廳設計
門廳是內外部空間的分隔界限,也是老年人經常進出的場所。所以,在設計過程中,要注重空間流線的規則性及空間形態的合理性,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從生理角度來說,老年人可以在感覺疲累時隨時倚靠。為加強老年人生活的便利性,還可在門廳附近設置小型超市。
3.2.3 醫療保健空間設計
醫療保健空間要為老年人提供常規疾病治療以及身體健康檢查等多方面服務。在設計醫療保健空間時,注重動靜分區、潔污分離,盡可能遠離噪音較大的區域,以免危害老年人生理健康。醫療保健空間的內飾布置生活化,削弱醫療氛圍,減輕老年人的心理負擔。
3.2.4 休閑娛樂空間設計
休閑娛樂空間應設置各種各樣的娛樂設施,如棋盤、書桌、樂器以及健身器材等。所以,對空間尺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休閑娛樂空間不僅能夠讓老年人強身健體,提高身體素質,還能豐富老年人的業余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生活品質。
3.3.1 走廊設計
養老建筑中的走廊,既要方便老年人進出,又需為老年人提供臨時休憩設施,更要滿足老年人的溝通交流需求。為此,在走廊設計時,應擴大其寬度,并在兩側擺放舒適的座椅,以便老年人在感覺疲累時能夠臨時休憩。另外,走廊也是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聯通場所,既要注重私人空間的隱秘性,又需隔離公共空間的噪聲。同時,在走廊拐角位置應設置緩沖帶,以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出現意外狀況,如圖2所示。
3.3.2 樓梯設計
由于老年人身體素質較差,所以,對樓梯的使用頻率較低。但是在出現緊急狀況時,樓梯是最安全的疏散通道。絕大多數老年人體力較差,容易感覺疲累。為此,有必要在樓梯間進出口不妨礙通行的位置設置臨時座椅。樓梯踏步的高度與寬度應符合老年人的使用尺度,且保證地面防滑,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
3.3.3 電梯設計

圖2 養老建筑中的走廊設計
養老建筑的電梯使用頻率要遠遠高于樓梯,因此,老年人使用的電梯應采用無障礙電梯。電梯空間需做到開闊,采取先進的電梯運行技術,從而減輕電梯轎廂的晃動及高速運行產生的噪聲,讓老年人感覺到舒適和安全。另外,電梯等候空間也要保持開闊,避免等候人流量大,造成不必要的阻塞和推搡。電梯轎廂作為一個獨立的空間,需盡可能減輕噪聲污染。
3.4.1 生理特征
大多數老年人的記憶力較差,所以在對養老建筑進戶門設計時,需根據老年人的生活習慣進行設計,以便老年人對自己的生活環境有熟悉感。養老建筑中的窗戶設計應保證采光條件與通風條件的良好性,并注重安全性。可用上懸窗代替平開窗,避免老年人行動不便意外墜落。總而言之,養老建筑的窗戶設計必須注重實用性與安全性兼顧。
3.4.2 心理特征
由于老年人在獨居的過程中會產生強烈的孤獨感,故而在養老建筑空間設計時,盡可能的避免留置大面積的空白空間。同時,嚴格控制天花板與地面的距離,既要避免距離過大產生空曠感,又要防止距離過小產生壓迫感。養老建筑內部空間的裝修應以暖色調為主,讓老年人感覺到溫馨舒適。再者,在居住環境中擺放色彩艷麗的植物和家居用品,使老年人保持愉悅的心情。
綜上所述,適老化理念應該滲透到養老建筑空間設計的方方面面。優質的養老建筑,無論是室內空間,還是室外環境,亦或是內部細節,都應結合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進行設計,為老年人提供便捷、舒適、安全的服務,以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