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亞
(澤州縣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事務服務中心,山西 晉城048000)
土木工程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基礎工作,工程質量的好壞將直接決定社會前行進程。近幾年,我國土木工程建設數量不斷增多,但存在的質量問題也逐漸凸顯,雖然相關部門加大了質量管理力度,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管理效果并不明顯,這導致土木工程建設水平停滯不前。為此,有必要加大土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研究力度,針對現存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以提高土木工程建設質量,促進行業及社會的穩定發展。
土木工程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工程,與地區經濟發展及人們的生活需求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保證土木工程建設質量,做好質量監督和管理工作也成為施工單位關注的重點內容。但由于土木工程自身特征的影響,如材料設備種類繁雜、工期較常、涉及內容較多等,使土木工程在開展質量監督管理時面臨較大難度和負擔,管理中經常會因為一些因素的影響而出現問題,降低最終建設質量,造成不必要的資金、資源損耗。
質量一直都是建筑行業發展的核心內容,但結合現有資料數據分析,近幾年出現的路線、橋崩等問題逐漸增多,并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及社會的和諧穩定帶來了不利影響,而這一系列問題產生的原因與土木工程建設質量不過關有直接關系。鑒于此,就有必要加大對土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研究力度,創新管理理念,加大領導層人員對其的重視力度,解決以往重利益不重質量的情況,合理規劃管控內容,以強化現場作業監管效果,保障工程作業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和計劃開展,從而提高工程質量,減少不必要損失的形成,為社會發展及人們良好生活提供保障。由此可知,土木工程中質量監督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完成土木工程建設任務,促進其作用發揮的關鍵,具體組成如圖1所示。

圖1 土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土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需要施工方、承包方和投資方三者的協調溝通,明確質量監督管理目標和要求,分段開展管理作業,增強每環節施工的合理性、規范性。但現階段三方對于質量監督管理的探討機會較少,再加上一些領導人員的松懈心理,對質量監督管理重視度不高,制定的質量監督管理計劃與實際情況不符合國家要求,阻礙了工作的落實,削弱了管理的效果。又由于領導層管理意識的缺失,下屬員工對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視度也不高,管理效果不理想,問題頻出。
雖然我國土木工程項目數量呈不斷上升趨勢,但針對土木工程管理上卻并未有明確說明,管理系統缺乏統一性、一致性,對質量監督管理要求參差不齊,導致工作落實中存在諸多差異,缺少科學有效的制度法規作為支撐。再加上工作人員能力素質上的影響,管理技術的落實不到位,提高了質量監督管理中問題出現頻率,最終土木工程建設質量無法達到標準要求。
(1)管理制度老舊。雖然土木工程建設數量在不斷增加,但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仍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很多施工企業仍沿用傳統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導致土木工程建設與實際需求脫節,難以滿足現今發展需求,阻礙了土木工程的良性發展。為此,就有必要對老舊的管理制度進行改革創新,迎合時代前行的需求,加大管理力度。
(2)獎懲制度不明。獎懲制度對于解決管理問題,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有顯著效果。但模糊的獎懲制度及單一的獎懲方式,會降低員工認可態度,久而久之,便會消磨了員工對工作的熱情,問題發生后出現嚴重的推諉現象,削弱土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有效性。另外,獎懲制度不明確,也使一部分員工在工作中缺乏積極性,干擾了土木工程質量監管工作順利高效的進行。
受傳統管理制度和模式的限制,土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在落實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工作效率不高。社會發展使土木工程包含內容增多,涉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在增多,人員流動性不斷加大,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如果仍使用傳統管理方式,勢必會存在失誤和漏洞,反而削弱質量監督管理效果。此外,監管部門并未發揮自身職能,對工作的創新力度不強。這些問題的出現都預示著土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有必要開展創新活動,結合形勢發展需求,不斷完善和更新管理內容及方法,提高總體的管理水平。
針對管理意識缺失這一問題,企業領導層應先轉變自身理念和思維,明確土質量監督管理在土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性,合理規劃管理內容,明確質量檢驗標準,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并加以落實。工作人員需明確方案要求,分析和了解圖紙內容,與相關部門人員溝通,嚴格落實規劃內容,推動施工作業的順利開展,提高管理水平。另外,加大安全化管理力度,預防和控制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減少不必要損失的形成。規范施工流程和工序,做好各環節檢查和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展下一環節的作業。
土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存在復雜性的特征,且針對管理內容的不同,采用的方式也會存在差異。這就需要聘用專業的監管單位科學規劃質量監督管理體系,細致劃分監管任務,實現工程質量和經濟效益的共同發展,如圖2所示。另外,針對目前部門企業為節省經濟效益而選用專業性不高的監管單位及人員的情況,應調動國家相關部門的參與積極性,做好監管單位及人員的審核工作,并與監管單位一起完成工程監督管理體系的監理工作,協助監管單位提高自身監管水平,加強各單位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從而完善相關的市場管理制度,促進監管體系的建立與完善。
在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中,應加大先進技術、管理理念的引進,豐富管理經驗,快速找出傳統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并根據時代發展需求,做好改革和創新工作,為管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再者,完善獎懲制度,利用獎懲制度規范工作人員思想和行為,對表現良好的員工給予適當獎勵,對存在問題的員工加以處罰,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營造良性競爭的環境,避免推諉等不良現象的出現。此外,鼓勵相關部門開展相應的工程質量問題責任制的講解工作,以減少質量問題產生時,商戶與建筑商之間的糾紛問題,這樣也有利于土木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的順利開展。

圖1 土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
傳統土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將重點放在施工階段內,對前期、后期的管理較為松懈。要知道,土木工程建設質量的改善不單單是依靠施工階段的管理,前期設計和準備、后期竣工驗收也是非常重要的。為此,需對傳統監督管理方式加以創新和變革,針對不同環節制定有效的管理計劃,提高管理水平。管理人員應將監管行為貫穿整個施工階段,對施工材料質量、施工人員安排、施工現場管理、施工工藝選擇等都實行嚴格的監管,做到事前有效預防、事中有效解決、事后有效驗收,以全方面、多層次的管理指標提高質量監督管理水平。
希望通過本文論述,施工單位可加強對土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的重視,并針對現存問題提出合理的解決措施,創新質量監管方式,完善管理體系,以此推動土木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創造理想的工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