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忭忭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簡稱“公衛中心”)在全力以赴做好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的同時,積極倡導人文關懷,始終做到醫療有溫度,關愛有力度,服務有深度,讓無論是醫護還是患者深切感受到人性化關懷的溫暖。
1月25日是農歷大年初一,當天下午,公衛中心的應急病房內出現了溫馨的生日會。當天是一名新冠肺炎小伙子的生日,自從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以后,他積極配合治療,恢復情況良好。當醫護人員獲悉大年初一是他的生日后,主動購買了生日蛋糕,為他慶祝生日。由于治療條件限制,現場沒有生日歌,醫護人員也穿著厚重的隔離服,但是意外的驚喜讓小伙子十分感動,他表示這是他有生以來最特別的生日會。
“祝您早日康復,請收下我們護士折的千紙鶴。”在公衛中心新冠肺炎輕癥患者病區,護士們將親手折得千紙鶴送到患者手中,而這只是諸多人文關懷的亮點之一。為了減輕患者因為對疾病預后的不確定性以及在隔離病房期間無法與家人見面等原因而產生的焦慮、緊張、抑郁、擔憂等心理問題,改善患者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公衛中心有計劃地開展一系列人文關懷活動,并針對不同患者人群,提供有針對性的人文關懷措施,最大程度地解決患者住院期間的身心問題,促進疾病康復。面對外籍患者,醫護人員均配備了語言翻譯器,確保溝通無障礙。此外,對于不習慣中餐的患者,床位護士就主動了解其飲食禁忌和偏好,營養師根據患者飲食需求提供西餐服務。由于輕癥病區年輕患者較多,一些外籍患者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他們不僅用外語寫表揚信,還拿起畫筆,在醫護的防護服上留下手繪圖案或者感謝的話語。
在疫情初期的重癥病區,多數患者語言表達不暢,只能依靠肢體動作表達需求。護理部專門引入了一組生動形象的需求卡片,包括喝水、吃飯、大便、胸悶、難入睡、冷等需求或問題,只要手指點點,輕松與醫護人員進行交流。對于手腳機能不協調的患者,醫護人員就會通過小黑板與其溝通,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甚至還會跳上一段手語舞,激發患者鍛煉手腳協調性。
“一位患者出院前夕,專門訂購了鮮花送給醫生和護士,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的。”應急病房護士長王琳收到鮮花的那一刻激動萬分。白衣戰士是抗擊疫情的主力軍,也是骨干力量,必須全方位給予保障。在應急病房啟用之初,心理治療師24小時進駐應急病房進行心理干預,并提供VR心理舒緩設備,緩解醫護人員心理壓力。
3月15日,對公衛中心護士翁雪怡來說也是個特殊的日子,是她和丈夫喜結連理的日子。雖然在醫學觀察期間,這對新人不能碰面,但是疫情并不能讓愛延期。當天,他們在公衛中心通過視頻連線,舉行一場特殊的證婚儀式,見證他們的愛情。公衛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擔任兩位新人的證婚人。整個儀式過程雖然簡短樸素,但是寄托了公衛中心對他們誠摯的祝福。
據了解,社工部為全院員工提供心理疏導、減壓等支持性服務,制作二維碼和心理健康自評問卷,同時設立了24小時心理咨詢電話;黨辦和團委為每一位應急病房醫護購置生日蛋糕,并由專人為他們慶祝生日;護理部在病區和生活區設立了心愿墻,對于醫護的心愿公衛中心盡力給予滿足……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醫院的日常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公衛中心竭盡所能做到“不讓患者有焦慮感、不讓醫護人員有無力感、不讓群眾有恐懼感”,傳遞有態度、有溫度的人文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