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璇
(西安音樂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1)
音樂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個人綜合素養,使得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這將會構建起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和興趣,對于學生在日后的學習生活當中進一步了解和欣賞音樂起著十分巨大的推動作用。教師需要在音樂基礎教學當中應用更加高效的教學方法,使得年紀較小的學生能夠通過更加輕松簡單的方式對復雜抽象的樂理概念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也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音樂學習的技巧和方法。
學生需要從小培養良好的樂感,這就需要學生在音樂聽力上有足夠的訓練。在良好的音樂聽力訓練方式指導之下,學生能夠更好地通過聽覺感知音樂當中所塑造的形象,將耳朵聽到的各類聲音轉化成頭腦當中鮮明豐富的視覺圖像,以此幫助聽者更好地理解創作者在音樂作品當中所表達的豐富感情和思想。視唱練耳訓練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使得學生更好地強化自身的音樂聽覺,對于音樂的節拍和旋律等內容有更好的辨識力,同時能夠將音樂當中所傳遞的信息進行更好的解析。[1]學生在音樂聽覺訓練當中也能夠極大地擴充自身的音樂庫,使得自身更好地了解多種類型的音樂特征,這會讓學生在多樣化的音樂類型當中識別和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音樂類型,以此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視唱練習能夠極大地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讀譜能力,使得學生對樂譜有更好的掌握。樂譜是音樂學習的基礎,學生在良好地掌握了讀譜能力之后可以更好地促進自主音樂學習的發展。學生面對任何一首全新的歌曲都能夠依靠自身的讀譜能力自主地學唱,這將極大地增強學生音樂學習的自信心,使得學生在自己的音樂學習當中獲得更好的主導地位。視唱練習也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歌唱能力,學生能在歌曲練唱的過程當中對自身的音色特點有進一步的了解,能夠在練習過程當中不斷豐富和提升自身的演唱技巧。學生在歌曲演唱的過程當中能夠進行進一步表達自我情感,將自身的情緒和情感融入到歌曲的演唱當中,讓自身跟隨著歌曲中的情感流動,從而獲取良好的情感體驗。學生對于樂譜的熟練掌握也將促使學生在自己的音樂學習過程當中進行更好的樂譜讀寫,學生能夠更好更快地學習新樂譜,也能夠更好地應用樂譜創作音樂。[2]學生的各類靈感能夠更好地借助樂譜讀寫技巧進行表達,這將極大地激發學生的音樂創作才能。
音樂教師應當提高自身對于視唱練耳教學法的重視程度,使得這一教學方法能夠真正有效地應用到音樂教學的日常實踐當中。許多小學音樂教師認為音樂學習在學生的整體課程學習當中所占據的比例較小,因此忽視了課堂上的教學方式方法創新和提升,往往只會采用簡單的跟唱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一些新的曲目,而并沒有深入地探討樂理的學習。因此,音樂教師需要更好地改善和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課堂的質量,使得學生能夠在音樂課堂上更好地學習樂理知識,在不斷培養自身對于音樂的興趣愛好之外,也能夠掌握豐富的音樂基礎知識,以此幫助自身在日后的音樂學習當中進行進一步的學習和探究。[3]
教師需要更好地根據音樂教學材料來應用創新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夠通過更好的方式認識和學習音樂。教師應當根據不同類型的音樂決定課堂演唱教學環節當中應當采取怎樣的形式開展練習,怎樣的音樂類型適合班級學生的集體演唱,什么樣的音樂類型適合學生的單人獨唱練習。教師在細致思考這一系列問題之后,便能夠在自身的課堂教學環節當中更好地開展視唱練耳教學。教師還應當在樂譜教學環節當中采用更加專業化的方法,來使得學生對這一類復雜的標記系統有更好的認知,讓學生能夠對樂譜產生更加深刻的記憶,這樣才能夠有助于學生在之后的視唱練習當中擁有更加良好的表現。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創新還需要音樂教師在課堂實踐當中更好地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結合學生的表現和問題對自身的專業音樂教學方法進行調整。[4]
教師還應當選用更多創新教學手法帶領學生對音樂學習產生更多的熱情,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上動用多媒體工具讓學生對樂理知識有更加形象化和直觀的了解,通過動畫教學的方式吸引小學生對這一類知識點的注意。在視頻類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好的專注度面對音樂學習。教師應當通過豐富的互聯網資源尋找更好的音樂教學素材,使得學生能夠接觸到豐富多樣的音樂類型,并且在聆聽和學唱的過程當中掌握更加多樣化的演唱技巧。教師在演唱教學環節當中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組成一個個小的合唱團體,在合唱練習的過程當中,學生能夠與其他的小組成員更好地交流演唱的經驗和心得體會,同時,在合唱練習的過程當中對音高和節奏變換等細節進行更加細致的學習和探討。合作演唱環節也可以使得學生在演唱練習當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在與他人的互動交流當中提高自身在課堂教學當中的參與度,使得學生與其他同學之間的情感聯系得到進一步加強。學生在這樣的互動學習過程當中能夠加強自身對于音樂學習的熱愛,也能夠在交流合作當中對他人有更加進一步了解,這能夠使得學生在合唱的過程當中通過更好的調節自身達到更好的合唱效果,讓學生對音樂的整體呈現有更多的關注。
教師要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看樂譜,讓學生了解樂譜當中各類符號的實際意義,同時,根據樂譜上的高低、長短、強弱等聲音標記符號來不斷地調整自身在演唱過程當中的情緒變化和速度變化。[5]這一系列指導都能夠使得學生在音樂演唱的過程當中以更加富有情感的方式進行表演,也能夠使得學生的歌曲演唱擁有更好的感染力。在視唱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擊拍的方式更好地把握節奏和律動。擊拍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聲音節奏,同時還能夠通過擊打的力度大小變化控制自身的聲音強度變化。這一系列演唱方法都能夠加強學生對于音樂的表達,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在心中對于歌曲演唱的把控能力。教師在班級內部組織視唱練習時可以采用多種多樣的演唱方式,可以組織全班集體演唱的方式讓學生在合唱過程當中感受歌曲磅礴大氣的力量,也可以通過分組合唱的方式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教師還可以采用單人演唱的方式集中指導學生的個人演唱能力,讓學生在演唱過程當中所存在的各類問題能夠被及時發現,教師也能夠在現場進行及時的反饋,對學生所出現的問題和不足進行細致的指導。學生在全班面前進行單人演唱可以很好地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使得學生能夠更加從容不迫地在公眾面前進行歌唱表演。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演唱細節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指導,使得學生能夠對自身的音高準確度、節奏把握度等做到更加精準的判斷,在不斷的演唱練習實踐中做到精益求精。
練耳教學則能夠使得教師對學生的音樂聽覺進行更加系統化的科學訓練,使得學生對音樂具備更加細致入微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能夠在聽音樂的過程當中對其中的音高、節奏、節拍等內容進行更加細致的解析,能夠對自身的音樂理解進行進一步的培養和提升。學生在音樂聽覺方面的不斷訓練,將會促使學生更好地通過聽音樂來豐富自身音樂知識,并以此指導和提升學生的演唱技巧。[6]聽覺訓練還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音樂激發內心的無窮聯想,通過音樂聲與頭腦當中畫面的結合,共同構建自身對音樂的全面感知。音樂聽覺訓練能夠使得學生將外部獲取的音樂印象留存在自身的意識當中,同時將這些內容融入到自身的音樂知識體系,并能夠在之后的音樂訓練當中更好地實踐和應用。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開展練耳訓練之后隨之開展音樂演唱練習,使得學生在音樂聽覺訓練當中所獲取的經驗信息更好地應用到自己的實踐演唱當中去,讓學生更好地模仿音樂聽覺訓練當中所感知的節奏變化和音高變化等細節內容,以此不斷改善和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
良好的音樂教學方法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使得學生更好參與到音樂課堂的實踐練習當中,促進自身的音樂全面素養進一步的打磨和提升。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對視唱練耳教學法進行進一步地探究和學習,使得自身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更加熟練地應用這一教學方式,也使得自身的教學課堂擁有更加生動有趣的吸引力,吸引學生對提升自身的音樂涵養投入更多的時間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