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國良
(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上海 201102)
2020年春節期間,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二月底,通過全國上下的不懈努力,疫情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是由于疫情還沒有完全穩定,為防止疫情反撲,國家暫停了全國所有學校的開學工作。同時,為了不耽誤學生們的課程,各級地方教育部門紛紛下達了“停工不停學”的工作部署,全國各中小學與高校,以及職業學校都紛紛響應,積極部署線上教學任務,教師們根據學科特點以及自身特色積極備課與大膽嘗試。而通過本次疫情,也促進了網絡教學的全面開展。
線上教學對于普通中小學與高校的教學來說其實并不陌生,這幾年國家大力扶持線上教育,所以,線上教育這幾年的開展可以說是如火如荼,已經有大量的線上課程可供參考,只是沒有完全普及而已。所以,各個中小學與高校開展工作還是得心應手的。但是,線上教學對于戲曲教育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為什么這么說,原因如下。
目前,戲曲的線上教學資源絕大部分針對的是業余教育與普及教學,它與戲曲的專業教育有很大的區別。先說戲曲的業余教育,其主要針對的是廣大的戲曲票友與戲迷愛好者,其特點,大部分票友與戲迷喜歡學習唱腔與一些理論知識,而很少會去練習戲曲基本功與武功,而線上的唱段教學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也有很多利用微信群的方式為廣大戲迷愛好者教授唱段的形式。再說戲曲普及教育,其主要針對的是一些對戲曲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的人群。內容大部分是一些基本的、入門級的理論知識,從而起到推廣戲曲的作用。這種形式的教學視頻資源更多一些,比如我本人創編的上海市第一套少兒戲曲韻律操就屬這一類教學范疇,其目的就是培養孩子們對戲曲的興趣。由此可見,線上教學對于戲曲業余教育來說有很大的優勢,如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傳播廣泛、生動有趣等,所以,線上教學對于戲曲業余教育其實并不陌生。
戲曲專業教學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中專階段,大部分學校都是六年的學時。其目的主要是夯實基本功,把戲曲所需的四功五法訓練得爐火純青。第二階段是大學階段,學時為四年。這一階段主要解決的是學生對于“戲”的理解與體現程度,比如對于人物的理解、節奏的把控、尺寸勁頭的拿捏以及演戲的成熟度。大學階段相對于中專階段來說,理論性教學會更多一些,線上教學的可操作性也更強。而中專教學,由于其實踐性非常強的特點,線上教學的開展將是非常困難的。
由于戲曲教育的特點是傳統的口傳心授的方式,學生、老師面對面授課是最為有效的授課方式。但是,疫情當前,使得全國各個戲曲專業學校不得不用網絡授課的方式進行大膽的嘗試。而我作為一名戲曲劇目課教師,通過近兩個月的線上教學,也發現了線上教學的一些閃光點,以及實質性問題。
戲曲的專業教學分為五門課程:基本功、毯子功、把子、身訓、劇目課。
先來說說基本功與毯子功。基本功指腿功與小技巧類項目的教學;毯子功其實就是教如何翻跟頭。兩門課程的特點比較相似,所以放在一起來介紹。低年級階段主要解決軟度,比如壓腿、踢腿、下腰等,高年級則要開展一些技巧訓練與長跟頭練習,比如飛腳、璇子、前空翻、后空翻等。相對來說,壓腿、踢腿、下腰這類問題在線上還能夠解決,只是效果沒有線下好,而且可以通過直播或者錄像的形式來完成。而高年級的技巧項目如果是提前在線下已經掌握的項目,同時場地夠大的情況下,也是可以通過類似的教學手段實現,但是,想要開展新的技巧的話難度就非常大了,首先是中專學生年齡比較小,沒有老師手把手地教學很難學會一些技巧;其次就是安全性很難得到保證,開展新技巧往往需要老師的專業保護來輔助完成。
由此可見,線上教學對于基本功與毯子功的練習來說,只能夠起到反復練習的作用,并不能達到學習新知識的目的。
再來說說把子與身段身訓。把子課教的是用木質冷兵器對打,與武術相似;身訓教的是戲曲傳統的身段訓練,與古典舞相似。二者線上教學的手段比較相似,只要場地沒有限制、手里有教具的話,都可以用直播的方式教授一些淺顯的、基本的動作與套路,但是,想要做到精細化的教學與進步,還是要靠老師手把手的教授與示范,比如刀槍的拿法、手的高度、眼睛的方向、臉上的細節等。
由此可見,線上教學對于把子與身訓教學來說,能夠達到學習新知識的目的,但是想要精益求精就很困難了。
最后說一下劇目課教學。由于本人是主教劇目課的教師,所以對于劇目課的線上教學更為了解。劇目課其實就是把前面的各個課程所教的內容綜合在一起,加上唱念,形成一個完整的劇目,而最終呈現于舞臺也是通過這門課程來完成的。所以,其綜合性是最強的一門課程,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這門課程結合了前四門課程的教學手段,同時,在此基礎上增加了唱念的教學,所以,前面四門課程遇到的問題在劇目課中也都有體現。同時,因為有了唱腔與念白的教學,又有新的問題出現。比如,因為戲曲專業學習大部分是通過微信、騰訊會議等APP線上直播的方式來教學,所以,在直播時遇到高頻的時候就會直接屏蔽掉,但是,如果把調門變低又不能達到練功的目的。再比如直播時會有延時的情況,由于平時教學唱腔的過程中,教師會給學生哼唱過門以及拍板掌握學生演唱節奏,但是由于網絡延時,教師也就不能同時給學生拍板掌握節奏,導致學生自己演唱時的節奏都不十分準確,長此以往,唱腔節奏會受到很大影響。但是,這一點也有好的一面,使其變不利為有利,可以讓學生們練習自己哼唱過門、自己拍板,無形中學生們就對唱腔掌握得更加全面,同時,對于一段新的唱腔的初期教學來說還是能夠完成的,且效率也比較高。
由此可見,線上教學對于劇目課教學來說,其實既可以做到新知識的學習,也可以做到既往知識的練習,但是,想要精益求精的加工與進步顯然也是做不到的。
1.時間空間限制少
可以隨時隨地地教與學(當然疫情期間對于場地還要有一定的限制的),特別是回課非常方便,在空余時間練功并且隨時記錄,而教師又可以隨時隨地觀看回課視頻,并且第一時間指出不到位的地方,可以讓學生及時改正,減少壞毛病的養成。
2.相對更專注
對于我們這種住宿學校來說,這種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社會各個方面對學生的干擾,因為沒有其他娛樂方式,同時有家長的監督,使他們能夠更加專心地練功與學習,學習的專注度其實是有很大提高的。
3.天天與學生見面
平時線下教學一周兩次,一次四節課,一周只能見面兩次,有些學生由于自覺性較差,往往下一次上課時的回課效果不理想。但是,通過這次線上授課我們發現,可以通過錄視頻與音頻的方式與學生“天天見面”,這樣回課效果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也隨之增長。而這也是本次網絡授課最大的驚喜,在今后恢復線下授課后,這也是可以繼續使用的教學輔助手段之一。
1.高頻無法輸出
目前的直播設備對于假聲的高頻影響還是很大的,唱到高音就聽不見了,如果一直低聲唱的話又起不到練功的作用。希望今后通過技術革新解決此問題。
2.直播延遲問題
雖然我們能夠做到變不利為有利,但是延時的問題確實也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對于一些配合問題還是不能實現的,比如和課堂對戲,或者大家一起唱的話就做不到整齊和流暢了。今后,通過5G技術的普及與應用,應該能解決此類問題。
3.身段技巧教學功能薄弱
對于場地也有一定的限制,對于身段與技巧的教學有很大的影響。戲曲網絡授課為什么在業余教學與推廣教學應用比較廣泛,而專業教學基本沒有什么應用,也跟這個缺點有很大關系。不進行面對面的授課,身段與技巧的一些動作就是無法完成,一些細節問題無法解決。有些動作是需要老師手把手的去教授的。而網絡授課確實目前還無法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綜上所述,對于戲曲專業教學來說,網絡教學并不能夠取完全代線下教學的優勢,但是,通過兩個月的線上教學我們發現,線上教學可以作為輔助教學的方式存在,也就是在線下學習新知識與技能,在線上給予老師回課與反饋,而不是只依賴于學生的自覺性,這樣能夠讓學生們的學習更積極,更靈活,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