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梅
(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慶城小學,甘肅 慶陽 745100)
紅色音樂文化是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紅色歌曲屬于彰顯我國特色的重要音樂表現形式與內容,其中蘊藏了新時期社會主義價值觀理念。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加注重紅色文化的傳承,保證學生能直觀地了解自己與祖國之間存在的重要聯系,形成良好的愛國意識。由于革命時期歌曲的旋律動人,能體現出革命的艱辛以及人們對小康生活的向往。所以,對于音樂教師來說,只有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紅色音樂文化教育活動,鑒賞與演唱紅色音樂,才能保證學生感受到革命精神的影響,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
基于現代化建設持續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出現了盲目追求西方國家文化的現象,導致我國的文化底蘊與傳統文化失去光彩,社會中出現了許多不良作風,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紅色音樂文化是創作者根據革命時期的真實事件創造的一種文化。利用高昂的音樂旋律寫詞,歌唱革命勇士的頑強意志力[1]。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紅色文化的傳承,就需要滲透紅色歌曲,保證學生對我國的歷史文化有充分的了解,對其愛國精神進行培養。例如,在實際的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可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為例,其中表述了抗日小英雄為了能掩護干部,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將敵人帶入八路軍埋伏圈的事跡。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對該樂曲進行學習,明確中國是如何度過抗戰時期的,還需要向英雄致敬,以此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
紅色音樂文化是由革命事件、革命任務以及精神等構成的情緒激昂的歌曲,歌頌抗戰英雄勇敢機智、堅韌不拔、愛國片愛民的思想?;诖?,教師要結合抗戰英雄的基本品質,做好一系列弘揚工作,并保證良好的思想品質。下面以音樂教學活動的舉辦為例,感受《英雄贊歌》中王成握緊爆破筒的英勇形象,了解英雄們的事跡,并且激勵人們前進,注入革命精神與價值,形成正確的思想品德。在規范自身行為的基礎上,傳承與發揚紅色文化。
紅色音樂文化能將歷史時期的實際情況反映出來,更多的人們愿意投身到民族復興當中,對于當前中小學生的音樂教育來說十分重要。由于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學生缺乏對紅色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視?;诖耍處熜枰獙⒕哂屑t色精神的文化傳遞給學生,促進學生了解精神文明。例如,在實際的音樂教育過程中,以《保衛黃河》《松花江上》等作為依托,隱喻抗日隊伍逐漸變強的過程。[2]教師要指導學生學習前輩的革命精神,還需要做到在歌聲中提升自己,銘記紅色革命的初心,真正將革命傳統精神發揚光大,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發展目標,做出自身的一分貢獻。
有人說,雖然紅歌屬于當今時代,但與學生的基本生活差距還很大,這種觀念的錯誤十分明顯。雖然紅歌的年代時間稍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關聯不大,但是其中蘊藏的思想精神卻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密?;诖?,在小學音樂的紅色文化傳承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發現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對學生的情感進行積極的培養。[3]如在《團結就是力量》這首歌曲的教學過程中,主要就是保證學生能了解樂曲的內涵,不管所處的環境多么艱辛,只要有團結的精神,就能形成更加強大的力量,以此培養學生與人協作的能力,以此發揮紅歌的正能量,激勵學生的進步和成長。
在實際的紅歌教學過程中,除了傳統的歌曲教學之外,教師需要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將新媒體作為紅歌教學的重要輔助資源。在整理、挖掘網絡資料的基礎上,實現紅色歷史與紅歌的互相融合,保證學生可以直觀地感受到紅歌中蘊涵的情感。例如在《洪湖赤衛隊》中有一首經典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教師可以先從網絡平臺上下載相關的影視片段,并且做好微課件的制作,將整首樂曲的年代背景展現出來,使得學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洪湖的美景,引導學生感受共產黨的思想精神,還有漁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足。[4]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紅歌演唱,并制作成為微課件的方式上傳到網絡平臺上。采取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保證教學資源的豐富性,還能逐步增強師生、生生的互動與溝通。在激發傳唱紅歌積極性的同時,影響學生的思想行為,將新媒體技術的優勢發揮出來。
對于紅歌的教學來說,不僅要讓學生懂得傳唱,還需要將紅歌的旋律進入到課堂中,并走出校園進入到學生的心里,以此體現紅歌教學的實際價值,將紅歌教育的初心體現出來,不斷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保證校園文藝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學??梢远ㄆ陂_展傳唱經典紅色活動。采用集體唱紅歌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斗志,讓學生主動傳唱紅歌,以此達到傳唱紅色文化的效果。對于紅歌比賽來說,可以利用學生獨唱表演、班級合唱的形式,使學生獲得展示自己的機會,形成濃烈的熱愛紅色文化氛圍,為校園文化建設奠定穩固基礎。
基于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背景下,西方文化會對我國青少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使得許多學生崇洋媚外的情況越發嚴重,對中國民族文化學習與精神繼承的重視度不足?;诖?,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在各項教學活動中合理利用紅色歌曲,保證學生深入了解傳統文化蘊藏的魅力。藝術性與思想性是紅色歌曲需要具備的基本特點,教師需要對紅色精神進行挖掘,并帶領學生通過學習紅色歌曲,升華自身情感,真正達到振奮自身革命精神的基礎目的。
在眾多現代化的音樂活動中,許多歌劇、影視劇以及舞劇等藝術表現形式都融入到了紅色歌曲當中[5]?;谔囟ǖ乃囆g表現背景下,紅色精神會對觀眾產生較大的影響。所以,教師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也應當將紅色精神藝術分享給學生。下面以《白毛女》這一紅色影視作品為例,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經典的片段,分析整首樂曲中加入的西洋歌劇表達技巧,讓學生通過欣賞作品,體會與傳授紅色精神文明。
對于大多數愛國題材的影片來說,其中都有紅歌,保證學生在觀看這一類型題材影片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入紅歌教育學生。愛國主義是長久都有的,并且蘊藏在人們內心深處,對于人民與國家的思想感情有充分的理解,這種感情十分高尚。在紅歌里,經常用母親比喻祖國與共產黨的精神,并凸顯出愛國主義感情。母親對子女的愛十分無私,這也就像祖國和黨的兒女一樣。[6]以《黨啊,親愛的媽媽》為例,在這首樂曲中,將黨比喻成了母親,他養育了孩子,讓自己的孩子學習文化,并且教育學生熱愛祖國。歌里面的黨,就像自己的媽媽一樣親切。在聽到這樣歌曲之后,能喚起人們內心深處對祖國的深情。由此可知,紅歌在培養愛國主義感情方面能發揮出重要的效用。
愛國主義體現出中華民族的自信心,并為自己能出生在中國中感到無上光榮,這也是人們常說的民族自豪感,也就是所謂的民族自信心,堅信偉大的中華民族能自強自立、繁榮昌盛。比如:《葉問》同類型系列影片上映之后,獲得超過億元的票房。之所以能獲得這么高的票房,可能會引發很多疑問,為什么這一系列的電影能獲得這么高的票房呢?為什么能吸引那么多的觀眾?主要就是這部影片是愛國主義題材的電影,不僅僅是因為明星陣容強大,還能將中華武術精神體現出來,精彩緊湊的劇情獲得大多數觀眾的喜愛。
《葉問》不僅僅是一部單純以愛國主義為核心題材的影片,而且在影片中更體現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因素。在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能激發觀眾內心深處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愛國情懷。在影片中,利用武術大師洪震南和葉問的傳奇故事,憑借中華武術真正抵御外敵的本領,探究救國的道路,體現出中華民族的不屈氣節,從整體角度提升教育水平。
總而言之,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想實現紅色文化的傳承,就需要保證教學有方向、有目標。因為紅色歌曲不僅僅是重要的音樂教學資源,還能真正實現音樂德育教育目標,陶冶學生的情操。利用教師深入講解的方式,融入新媒體技術,將歌曲的內涵凸顯出來,并且組織豐富的紅歌活動,傳承與發揚我國的紅色文化。在小學生音樂教育過程中,促進神文明的發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激發其良好的愛國精神,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成為高素質的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自身的一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