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青 辛超 陳袁佳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 四川 瀘州 646000)
漿細胞性乳腺炎,即導管周圍性乳腺炎,是臨床上常見的女性疾病之一。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患者病情復雜,臨床癥狀較多,主要有乳房腫塊,疼痛、溢液等等,該病容易與乳腺導管擴張、導管內乳頭狀瘤等等疾病混淆,從而影響后續的治療[1]。目前臨床上對于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治療,主要采用乳腺區段切除術,但是在術前,需要對患者病灶部位、病情嚴重程度等等進行診斷和鑒別[2]。本文將對高頻超聲檢查對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診斷與鑒別進行分析。
以2016 年2 月—2019 年2 月為時間基準,在我院所有漿細胞性乳腺炎患者當中,隨機收集68 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和主體,按照“顏色球分組” 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對照組34 例,年齡33 ~56 歲,平均年齡(44.1±1.3)歲;病程2 ~5 個月,平均病程(3.5±1.1)個月。
觀察組34 例,年齡32 ~58 歲,平均年齡(44.5±1.2)歲;病程3 ~6 個月,平均病程(3.3±1.0)個月。
兩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鉬靶X 線診斷。儀器為:GE Senographe,2000D 數字乳腺鉬靶投照儀。采用全自動曝光模式,對患者的乳腺軸位以及側斜位片進行常規加壓攝取。
1.2.2 觀察組 高頻超聲檢查診斷。儀器為:Hi Vison Ascendus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Hitachi 公司生產)。患者取仰臥位,將雙手抬起,將雙側乳房及腋下充分暴露,以乳頭為中心,做順時針輻射狀掃描,當發現異常信號時,要對其位置、大小、數量、邊界,形態,大小等進行觀察,同時,對患者腋窩淋巴結進行觀察。對患者病灶部位的血流情況進行查看,出具相關報告。
1.2.3 兩組患者均做病理組織檢查,并與兩組確診結果對比。
對比兩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
采用SPSS22.0 結果數據進行比較處理,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以(±s)及% 表示,組間比較分別采用t及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診斷準確率為97.06%,高于對照組的79.41%,差異顯著(P<0.05),見表1。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種類不同,超聲表現也各異。通過大量研究做如下總結:①單純導管擴張型。該類疾病的超聲表現為乳腺腺體層結構異常,甚至伴隨紊亂,并且導管出現擴張,內徑在3mm 以上,管壁回聲強,管壁內可以看見弱光點,周圍可以看見點狀血流信號[3]。②囊腫型。無回聲區呈現單個或者多個,并且大小不一,邊界不清楚,回聲不均勻,在囊腫的周圍,可以看見點狀、條狀血流信號。③膿腫型。病灶范圍大,出現囊性包塊,并且邊界模糊,形態各異,可以看見密集細小光點,周圍血流信號豐富[4]。④實性團塊型。腫塊性嚴重,形態呈現不規則,邊界不清晰,沒有明顯包膜,病灶內部血流信號豐富。
在臨床上,“組織病理檢查” 是目前診斷方式中最準確的一個,并且當出現乳管擴張和漿細胞浸潤的狀態時,即可確診,但具有創傷性。而患者發病初期,會伴隨乳腺導管擴張,管腔內出現大量的分泌物,該時期的超聲診斷顯示為單純導管擴張型或囊腫型,而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出現感染,超聲表現為膿腫型,后期患者的正常乳腺結構會被破壞[5],漿細胞浸潤現象嚴重,此時的超聲表現為實性團塊型。也就是說,無論是漿細胞性乳腺炎的哪個時期,超聲診斷所表現的均會有對應的癥狀,即超聲診斷可以鑒別出患者的病情時期和嚴重程度。
本文的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診斷準確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這說明,在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診斷當中,采用高頻超聲檢查診斷的準確性更高,并且能夠鑒別患者的病灶時期和病情嚴重程度,為后續的治療和手術墊定科學的基礎,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適合在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