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Brain 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肯塔基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聯合研究成功區分了癡呆癥所誘發的多種大腦疾病的亞型,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制定出了一種標準來區分額顳葉癡呆(FTD,frontotemporal dementia)和一種常見的阿爾茲海默病“模仿者”—LATE 病。
研究者指出,LATE 病指的是邊緣主要的年齡相關TDP-43 腦病(limbic-predominant age-related TDP-43 encephalopathy),該病與阿爾茲海默病患者的疾病癥狀非常像,其癥狀通常也被稱之為癡呆癥,但卻是由大腦中不同的發病過程所誘發的。LATE 非常重要,因為其影響著數百萬人的健康,大約40%的患者都是85 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那么如何有效識別這種疾病呢?來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在尸檢時發現,許多死于高齡的人群都存在有癡呆癥的癥狀,但其大腦中卻并沒有阿爾茲海默病的明顯特征,比如纖維纏結和淀粉樣斑塊等,而最近研究結果顯示,正是TDP-43 蛋白導致了這一現象的出現。
研究者Nelson 博士表示,很多不同的病毒和細菌會引起肺炎,那么為何我們認為只有一種原因會導致癡呆癥的發生呢?帶著這個問題,研究人員就開始著手制定新的診斷標準和其它指導方針,從而推進對這種新型癡呆癥的命名工作。研究者表示,我們曾經認為與衰老相關的記憶和思維功能衰退意味著一件事情,即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生,但如今我們知道,我們所說的阿爾茲海默病其實是多種不同的疾病(往往是聯合出現),他們發現,一種稱之為TDP-43 的蛋白在大腦中積累會對大腦產生有害的影響,并會誘發癡呆綜合征,其主要特點為患者大腦的記憶喪失及思維出現問題等。
研究者指出,人們普遍認為,全世界有數百萬人受到了年齡相關的TDP-43 病癥的影響,然而,在對特定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分類指南中或許存在嚴重的空白,這就是為何研究人員要花費時間來比較FTD 與其相似疾病LATE 之間差異的原因了,因為這兩種疾病的確具有不同的病理性特征。除非我們能夠定義一種疾病,否則很難找到治愈的手段。
研究人員希望后期能進行LATE 疾病的首個臨床試驗,這或許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機會,因為其能幫助研究人員測試新型藥物是否能抑制該疾病的進展;后期研究人員將會爭取更多的資助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來闡明LATE 的發病機制,并尋找新型有效的治療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