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第一實驗學校 郭 情
互動教學法是教育改革民主化的體現,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咏虒W法由來已久,但普及也只是在近些年。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的核心目的,使得互動教學法被廣泛應用。
不僅僅是歷史課堂,當前的初中課堂普遍存在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問題,一般還是以教師作為主體來進行教學。教師為了提高教學成績而“填鴨式”地向學生灌輸知識,使得課堂的學習氛圍沉悶枯燥,這極大地打擊了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積極性,使得教學效果不佳,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不能實現教學的根本目標。
許多初中歷史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更加看重教學的結果,即學生的成績,而忽視了教學的過程,忽視了歷史教學的根本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關注學生成績大于學生對歷史的理解教育,導致很多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并沒有深刻理解中國歷史的種種意義。歷史教學的根本意義是讓學生領略到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魅力,從歷史中得到經驗和感悟,從而完善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初中歷史教學忽視歷史的根本意義,會導致歷史教學變得毫無意義,對學生的成長也沒有絲毫幫助,這并不是我國歷史教學的目的。
很多初中歷史教師對于互動教學的理解不深刻,認為只要與學生進行交流或讓學生進行討論就是互動教學,其實并不是這樣?;咏虒W指的是通過教學活動,讓師生進行交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從而實現提高學生學習歷史效率的目的。當前許多歷史教師的互動流于表面,缺乏明顯的教學目標,使得互動教學的效果無法達到預期目標,過于形式化。
當前初中歷史課堂的互動教學還存在互動方式過于單一這一缺點,初中歷史作為副科,課時少、教學任務重。因此,初中歷史教師應當采取高效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部分教師的互動教學方式僅為直接性地與學生交流?;咏虒W方式過于單一,使得學生對歷史失去興趣,不能夠提高學習的效果。因此,教師在采用互動教學方式時,應當不斷優化互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缺少互動,教師單向地傳遞知識給學生,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參與感,使得整個課堂枯燥乏味;課堂上的學習氛圍不濃重,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不高,導致學習效率不高?;咏虒W法通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能動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基礎知識。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是說一不二的,這使得許多學生對歷史失去學習興趣?;咏虒W法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拉近了師生間的距離,促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也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提升。另外,傳統教學方法由于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導致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很少主動提出問題?;咏虒W法提高了學生思考與提問的主動性,逐漸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
傳統教學方法由于教師對學生了解不夠深入,教學的方式有時也是不恰當的,使得教學效果不佳?;咏虒W法可以讓教師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咏虒W法是從學生出發,針對學生的特征,在互動的過程中隨時改變教學思路,使得歷史教學更加高效,學生能夠清晰地理解并掌握知識,使得學習的積極性也得到提高了。
為了提高師生互動教學在初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效果,初中歷史教師首先要與學生構建良好的關系,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在教學課堂上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會傾聽學生的看法和建議,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與學生彼此尊重。例如:教師可以在課下與學生談心,交談的內容不局限于歷史知識,也可以是生活中的一些事,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平易近人,在課堂上也就更加放松。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消除學生的畏懼感,將學生與自己放在一個平等的地位,讓課堂教學氛圍更加輕松,可以有效提高學習質量和效果。
初中歷史教師課前的備課工作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也影響著互動教學的有序進行。教師應該在上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明確互動教學的方式和流程,做好完善的教學規劃,提前預想好教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對于重難點內容做好標注,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節奏,分配好重點以及簡單知識點的時間安排,避免打亂課堂節奏從而出現拖堂現象。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要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引導學生一步步融入歷史課堂的主題。為了使教學效果更佳,還可以讓學生在上課之前對將要學習的內容進行預習,在課堂的前幾分鐘,讓學生發表自己預習內容的看法以及提出疑問,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學習疑慮做出解答,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為了提升初中歷史課堂互動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初中歷史教師應當不斷豐富互動教學方式,拒絕單一的教學方式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歷史教師應當提高創新能力,增加多樣化的課堂互動活動。例如:在講解“抗日戰爭的勝利”這一課時,讓學生分享自己看過的抗日電影或聽過的抗日戰爭小故事,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學生的描繪當中延伸講解抗日戰爭的歷史意義,加強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在講解“美國內戰”這一課的內容時,可以將互動教學與情境教學相結合,通過話劇的表現形式,讓學生扮演黑人,從黑人的角度宣讀“解放黑人奴隸宣言”,體會當時的歷史氛圍,讓學生深刻了解南北戰爭發生時的歷史背景,理解當時黑人所受到的磨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也有著重要意義。此外,還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戲來鞏固學生學習的基礎知識,如快問快答、搶答等互動游戲,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初中生處在青春期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獨特的性格,對于事物有自己的看法,能夠獨立思考問題,但與成年人相比又不夠成熟,三觀的塑造需要教師去引導。因此,要針對初中生的特點,不斷完善互動教學法,使得互動教學法能夠有效地實施。初中生的喜好十分明顯,若課堂教學的方式不正確,一味地進行灌輸式教學,就會使學生產生排斥心理,從而對歷史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初中歷史教師要根據初中生的喜好來優化歷史課堂,采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課堂,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例如:學生喜歡聽一些歷史小故事,教師可以在課堂快要結束的時候給學生講解故事并設置一些有意思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體會歷史的獨特魅力,讓學生喜歡上歷史并愿意主動學習,實現歷史教學的真正意義。
要想提高師生互動教學的效果,初中歷史教師還應該結合現代的教學理念,不局限于書本的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課堂上的互動教學。計算機技術的運用使得課堂教學效果有了顯著的提高,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在講解“盛唐氣象”這一課時,利用投影技術展現唐朝時期的特色文化和物品,讓學生感受唐朝文化的多彩魅力;在講述制瓷業發展時,播放陶瓷的圖片,并搭配詩句來渲染氛圍,提高學生的歷史審美意識,并將設置的問題通過屏幕進行呈現,與學生進行互動,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初中歷史教師還可以通過微信、QQ 或電子郵件等通信技術與學生進行線上溝通交流,解答學生學習歷史過程中產生的疑慮,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針對性的輔導,解決因歷史課時不多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提高互動教學法的教學實效率。
綜上所述,師生互動教學策略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被廣泛應用,但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由本文分析可知,初中歷史課堂中互動教學的策略包括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教師要做好課前準備、豐富教學方式、針對性完善課堂內容以及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