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縣城關一小 王曉燕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開始的初期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的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等尚處于未成熟的狀態。學生對于綜合型的課程的接觸還沒有足夠深的程度,那么在課程的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是非常合適的。現在,筆者從小學的語文教育教學出發,在對語文的課堂教學活動的剖析中來展現應當如何在教學的過程中來實現學生的情感教育。
在小學階段,語文不止是所有科目中的一個基礎性課程,更是幫助學生學會基本的讀寫能力,以及自我的表達能力的課程,語文還對學生的綜合素養有著重要的影響。社會的發展要求素質教育的發展,語文學科的教師也在不斷地尋求著語文教學方法的優化與改進,情感教育的發展也正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情感教育對于語文學科的課堂教育有著重大的意義,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對于語文學科有著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探索熱情,語文的情感教育還能夠使學生可以深切地體會到文字、文章等帶來的語文的學科魅力,能夠從思想的角度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以及提升自我的綜合素養,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隨著教育的發展,學生的課堂主體性的形式越來越凸顯。那么,毫無疑問的是情感教育的開展也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而開展。對于開展的具體的舉措,使學生可以參與到課堂的教育教學的環節中去,也可以是老師發揮自我引導作用,讓學生能夠對于情感的相關教學內容有一定的思考等方面。以下是筆者從具體的方法來談論情感教育開展的具體措施:
語文是關于語言文學的學科,語文的教科書中收錄的文章都是可以對作者的相關生活場景以及相關背景的發展有一定反映的,那么在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中老師就可以設置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流程,讓學生可參與其中對相應的文章中的關鍵人物的場景進行扮演,能夠模擬出文章相關人物的場景。
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到文章中的相關人物的心境。對于小學生來說,對于相關的一些較為抽象問題的思考方式是比較的直觀化的,往往對于一些事件的含義和存在的問題無法進行理解,老師若是只單純地進行講授的話,學生往往不可以進行理解和領悟,也很難產生深刻的影響。那么,這時的角色的扮演帶入情境就可以克服上述的問題了。通過具體的角色扮演,學生不僅僅感受到當時的主要人物的內心思考,還能夠帶動學生對于自身的生活實踐的思考,從而對于文章的思想含義有著自我的思考與見解。在此階段的開展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先進行相關的文章含義的自我思考,老師不斷對學生的思維路線進行引導,使學生的思想見解與文章的表述思想慢慢相靠近,從而使學生能夠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和相關的情感的體會。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學生如果有相比于老師更加新穎和合適的情感體驗的方式,那么老師也可以將學生的想法和教學的活動開展方式結合起來,改變原有的教學流程開展方式,以學生的自我的體會與思考方式為基本點來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
就拿人教版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司馬光》來說,老師在備課的階段就可以設置相關的場景的角色扮演的活動,讓學生來進行參與扮演。那么這時候老師就可以提出一些相關的文章的引導問題,如:我們一起的同伴在陷入了危險的時候,我們能夠做些什么?老師可以將這種引導性的問題嵌入角色扮演的活動的場景中,然后學生進行表演。之后進行問題的課堂抽問,了解學生的自我想法,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文章的深入學習與思考,更是可以把情感教育深切地融入至語文教育中。
在小學的語文教材中,多數文章都對學生的三觀樹立和思維方式培養,有著一定的情感啟發和引導,老師就應該抓住文章中的情感教育的文字表達,進行教材的深入挖掘。把教材中關于情感教育的內容,設置為老師的相關教學活動的流程開展環節,通過教材呈現和老師的教育表達來啟發學生思考,傳遞情感教育,從而達到三管齊下的效果,讓學生可以深切地領悟相關的文章的思想情感。
舉例來說,在人教版語文教材《烏鴉喝水》的文章的教學中,老師應該在課前的備課過程中,對文章的思想感情進行挖掘和體會,從而使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能夠更好地傳達給學生。具體活動可以這樣,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對文章進行朗讀,然后在朗讀的過程中對于文章的思想感情有一個大體的認識與了解,老師在課堂上使用準備好的工具來模擬出文章的烏鴉喝水的樣子,然后,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思考老師根據文章所提出來的引導性問題,啟發學生的思維,然后使學生對于文章的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更加深入的體會。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還可以讓學生對于文章思想情感有一個具體的認知過程。活動完成之后,老師可以用簡單的語言進行總結表達:烏鴉能夠喝到水是開動腦筋進行思考的結果,當然也離不開烏鴉不放棄前進的努力。以此引出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要勤于動腦,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的道理。
小學的語文教育是很好的情感教育開展的載體,能夠傳達不同的思想情感。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處于教育的基本階段,老師在開展情感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夠忽略了學生成長與發展自我規律和相關的教學秩序。在一些實際的課堂的情感教育開展過程中,老師急功近利的教學方式不僅沒有起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反而打擊了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對于學習沒有動力和探究的欲望,這樣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在多年的教育發展情況中,不難知道教育教學的規律對于老師教學活動的開展和學生的身心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就要知道對于學生的教育要以教學規律和學生的發展規律為基礎,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活動。在老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老師應該要以連續的教學活動開展來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從而保障情感教育的完整度,在進行系統的教學活動的時候,老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學順序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活動的開展中就可以融入情感教育,從而提升課堂的學習氣氛和學生的學習興趣。
舉例來看,在人教版語文教材《寓言兩則》的文章教學中,老師可以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中設置難度較小、較為簡單的課堂問題來進行課堂的抽問,以此了解學生對于文章的熟悉度。然后,老師從學生的實際反饋情況出發,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文章的教學目標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可以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來理解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而言,情感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當下的教育發展對于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情感教育的發展刻不容緩。在情感教育的過程中,老師要及時地發展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和改良相關的教學方法,分析小學階段的學生特點。不斷地創新教育的發展方法與思路,推動教育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