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英華 吳春梅
(1 慶元縣人民醫院兒科 浙江 麗水 323800)
(2 慶元縣人民醫院隨訪中心 浙江 麗水 323800)
毛細支氣管炎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兒科疾病,患者的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1 歲以內占60%左右。其中0 ~6 個月齡內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高峰時段。據相關醫學研究專家曾發文表示[1],毛細支氣管炎嬰幼兒的主要發病原因為RSV 感染所致,RSV 感染是兒童重癥肺炎的重要病原,除了呼吸道癥狀外,還可以造成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及中樞神經系統損害。需要臨床中采取相關的治療措施進行有效防治,否則極大可能會影響患兒的正常生長發育,甚至危及生命安全;但目前對于此疾病的研究相對較少,并不能做以參考依據,仍需要不斷進行關注和證實。本文將就我院嬰幼兒呼吸道合胞病毒與非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在毛細支氣管炎疾病的臨床特征進行分析,為臨床診斷、治療提供有利依據。
將2019 年4 月以前我院收治的住院患兒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通過采集患兒鼻咽部分泌物及血液標本檢測呼吸道合胞病毒1750例,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檢測陽性76例。其中男性患兒52例,女性患兒24 例;患兒的最小年齡和最大年齡分別為出生1 個月和24 個月,平均年齡為(5.2±3.1)個月;所選患兒中,排除早產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先天性免疫缺陷以及存在支氣管或肺部先天發育不良,所有患兒均在家屬的自愿情況下接受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倫理委員會監督核準研究內容,患兒臨床病例資料完整。
納入標準:(1)經本院相關輔助檢查確診,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2]》(7 版)診斷標準且患病年齡在24 個月以內的患兒;(2)病史資料齊全,且均進行過呼吸道病毒病原學檢測的患兒;(3)排除喘息原因由支氣管異物或肺結核等肺感染因素引起的患兒。
所有患兒在入院后均由相關醫務人員通過詢問家屬了解其主要病史、病因以及相關一般資料。之后進行常規的體格檢查并通過采集鼻咽部分泌物及血液標本檢測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情況,同時對患兒的一般資料以及臨床特征進行分析。
對患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毛細支氣管炎患兒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發病時間、出生體重、相關的呼吸道癥狀:有無三凹癥、入院血氧飽和度情況)以及相關實驗室指標(中性粒細胞比例(NEU)、白細胞計數(WBC)、 C-反應蛋白(CRP))進行分析。
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
76 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細支氣管炎嬰幼兒,RSV 感染重癥肺炎的31例。患兒感染年齡主要以6個月以內,平均(3.36±1.29)個月小嬰兒為主,且男性多于女性;患兒感染時間在1 ~3 月份較多。其中出現3 例合并先心并發癥,1 例21-三體并發癥,無死亡情況;且中性粒細胞比例(NEU)(0.22±0.11)%、白細胞計數(WBC)(6.84±2.19)×109/L、 C-反應蛋白(CRP)(3.25±1.08)mg/L 等相關實驗室指標較低。
據相關醫學研究資料表示,RSV 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病毒,其主要的傳播途徑為密切接觸和空中飛沫傳播,并且存在一定的潛伏期,時間大概在2 ~7 天左右,同時,該種病毒還是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嬰幼兒一旦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會出現鼻炎、喉嚨炎以及高燒不斷等主要臨床癥狀,如果不給予及時的治療和有效控制,將會致使患兒出現毛細支氣管炎以及重癥肺炎等疾病,嚴重的還會危及患兒的生命健康[4]。呼吸道合胞病毒臨床中具有發病急且速度塊的特點,同時,該種病毒會對患兒機體內的相關免疫反應產生抑制作用,由于低體重及<3 個月內小嬰兒免疫系統相對不成熟,會出現異常的免疫應答或者免疫應答不及時的現象,因此會產生較多炎性因子與細胞因子,導致氣道炎癥反應,最終出現毛細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通過對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性毛細支氣管炎臨特征分析,可幫助臨床進行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