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小金,張祖君
(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 自貢 643000)
老年人的骨質丟失情況較為嚴重,可出現不同程度的骨質疏松。這可增加其發生跌倒等事件時骨折的發生率[1]。股骨轉子間骨折在老年人中的發病率較高。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的方式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本文以2017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期間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70 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采用鎖定解剖鋼板內固定術和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該病的療效。
選取2017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期間自貢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70 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髓內釘組和鋼板組,每組各35 例患者。髓內釘組患者中有男19 例,女16 例;其年齡為61 ~78 歲,平均年齡(67.5±0.3)歲。鋼板組患者中有男17 例,女18 例;其年齡為60 ~79 歲,平均年齡(66.9±0.5)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采用髓內釘內固定術對髓內釘組患者進行治療。手術的方法為:對患者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后,協助其取平臥位。在大轉子頂端2.0 cm 處做一個長約3 cm 的切口,確定進針點。用開孔器對進針點進行開孔后,向其中置入球形導針。在C 形臂X 線機的透視下沿導針方向進行擴髓,并安裝髓內釘瞄準器。向股骨頸內置入導針,在確認導針的位置令人滿意后,用空心鉆的鉆頭對股骨外側的皮質進行擴孔,并測量導針的長度。沿導針擊入螺旋刀片,檢查刀片的放置是否恰當(使刀片的尖端位于股骨頭軟骨下方約0.8 cm),然后將其鎖死。在瞄準器的輔助下置入靜態鎖定釘,安裝好尾帽。檢查骨折復位的效果、髖關節的活動情況、螺旋刀片及主釘是否穩固。沖洗術野,關閉手術切口。采用鎖定解剖鋼板內固定術對鋼板組患者進行治療。手術的方法為:對患者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后,協助其取平臥位。在大轉子頂端做一個切口,并向下延伸5.0 cm。充分顯露股骨大轉子和股骨干的上段,對骨折部位進行手法復位。在C形臂X 線機的透視下確定復位效果令人滿意后,在骨折的上下端插入鎖定解剖鋼板,并向髓腔內置入導針進行擴髓。選擇大小適宜的主釘,在患者大腿的外側做一個切口,在瞄準器的輔助下安裝主釘。利用髖螺釘導針進行擴孔,然后旋入髖螺釘及防旋釘。在瞄準鏡的輔助下向骨折遠端再次旋入鎖定釘。沖洗術野,關閉手術切口。
治療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髖關節功能的恢復情況及圍手術期相關的指標(包括手術的用時、術中的失血量、術后骨折部位愈合的時間)。采用Harris 髖關節功能評分表對兩組患者髖關節功能的恢復情況進行評估。具體的評估項目包括關節畸形、關節疼痛及關節功能等。依據兩組患者Harris 的評分將其髖關節功能的恢復效果分為優(評分≥90 分)、良(評分為75 ~89 分)、可(評分為50 ~74 分)、差(評分<50 分)四個等級。優良率=(優例數+良例數)/總例數×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19.0 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鋼板組患者相比,髓內釘組患者手術的平均用時及術后骨折部位愈合的平均時間均較短,其術中平均的失血量較少,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相關指標的對比(± s)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相關指標的對比(± s)
組別 例數 手術用時(min)術中失血量(ml)術后骨折部位愈合時間(周)髓內釘組 35 86.26±7.19 175.29±11.62 15.24±2.06鋼板組 35 101.59±11.62 215.94±22.18 18.79±3.29 t 值 10.926 12.392 6.053 P 值 0.000 0.000 0.020
髓內釘組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效果的優良率為97.14%,鋼板組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效果的優良率為85.71%,二者相比,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關節功能恢復效果的對比
進行內固定手術是目前臨床上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主要方式。在選擇內固定手術的術式時,應盡可能地選擇對患者局部血運的破壞較少、對其血管及神經造成的損傷較輕、不會對其骨骼及機體內環境產生不良影響的術式[2]。
近年來,臨床上采用髓內釘內固定術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取得良好的療效。用該手術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點:1)術中對患者的骨折部位進行固定后,主釘位于其髓腔內,可極大地縮短拉力螺釘的杠桿臂,確保其股骨距可承載較大的負荷,從而有利于提升其植入物的力學強度[3]。2)在進行該手術的過程中,手術醫生可控制患者骨折端的短縮程度和旋轉情況,特別是不穩定性骨折。3)該手術無需擴大患者的骨干髓腔,操作較為便捷,且創傷性較小。4)該手術持續的時間較短,對骨折塊進行固定后的穩定性良好,術后患者可早期進行功能鍛煉,故可促進其關節功能的恢復和骨折部位的愈合[4]。5)該手術利用借助螺旋刀片鎖定技術對傳統的螺釘固定技術進行了改進和優化,減少了由手術操作所導致的患者骨量的丟失,并可防止其股骨頸發生旋轉,從而可提升其內固定的穩定性。6)用該手術對合并有骨質疏松癥的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可降低其術后髖內翻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采用髓內釘內固定術對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提高其髖關節的功能,減輕其手術創傷,縮短其骨折部位愈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