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敏嫻
( 佛山市中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進行斷指再植術是臨床上治療手指離斷的主要手段。有研究發現,接受斷指再植術后的手指離斷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癥狀,部分患者可發生再植手指血管危象,從而可導致其手術失敗[1]。臨床上應及時對接受斷指再植術后的手指離斷患者進行合理的護理干預,以降低其再植手指血管危象的發生率[2]。在本文中,筆者主要是分析對接受斷指再植術后的手指離斷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的效果。
對2017 年9 月至2019 年9 月在佛山市中醫院接受斷指再植術的48 例手指離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納入標準是:1)患有單個手指離斷;2)斷指缺血的時間<8 h ;3)認知功能正常;4)知情并同意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1)存在凝血功能異常;2)合并有其他的慢性疾病;3)存在精神異常[3]。采用電腦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比較組(24 例)和舒適組(24 例)。舒適組患者中有男患者12 例,女患者12 例;其年齡為20 ~60 歲,平均年齡(40.5±1.5)歲;其中傷指為拇指的患者有5 例,為食指的患者有4 例,為中指的患者有6 例,為無名指的患者有4 例,為小指的患者有5 例;其中手指完全離斷的患者有10 例,手指不完全離斷的患者有14 例。比較組患者中有男患者13 例,女患者11 例;其年齡為21 ~60 歲,平均年齡(40.6±1.4)歲;其中傷指為拇指的患者有4 例,為食指的患者有5 例,為中指的患者有7 例,為無名指的患者有5 例,為小指的患者有3 例;其中手指完全離斷的患者有11 例,手指不完全離斷的患者有13 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本研究經佛山市中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在術后,對比較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護理方法主要包括:1)保持患者病房內空氣的清新,將其病房內的溫度控制在24℃左右,避免其患指遭受冷刺激。2)讓患者保持絕對臥床,將其患肢墊高,定時遵醫囑使用烤燈對其患指進行照射治療。3)密切觀察患者患指膚色、溫度的變化情況,及時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在此基礎上,對舒適組患者進行舒適護理。方法是:1)患者受自理能力下降、治療費用高昂等因素的影響易出現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積極地與患者進行溝通,給予其精神、情感上的支持。2)護理人員盡量為患者安排有電視機等娛樂設備的病房。在患者臥床休養期間,指導其進行適當的活動鍛煉,以防止其因長時間臥床而出現壓瘡等并發癥。告知患者術后禁止吸煙,以免煙草燃燒釋放的尼古丁促使其血管收縮,導致其發生相關的并發癥。3)在術后30 min,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耳穴埋籽護理。將帶有王不留行籽的膠布(大小為0.6 cm×0.6 cm)貼敷于患者的神門、內分泌、皮質下、腎等耳穴及其疼痛部位。對于睡眠質量不佳的患者,為其加貼交感、心、垂前等耳穴。之后定時按壓患者上述穴位處的王不留行籽,以使其產生局部酸麻脹感為宜。4)在患者患指的神經功能恢復前,定時協助其進行患指關節的被動活動鍛煉,并對其患指進行按摩,每4 h 進行1 次,每次10 min。從術后第4 周開始,指導患者進行屈伸手指、握拳訓練。在患者的患指功能明顯改善后,指導其采用寫字、繪畫等方法鍛煉手指肌力。
1)觀察兩組患者再植手指血管危象的發生情況。2)觀察治護前后兩組患者的VAS 評分。3)觀察治護后兩組患者手指功能的恢復情況。參照相關的評定標準將患者手指功能的恢復效果分為優(患者手指功能的評分為13 ~16 分)、良(患者手指功能的評分為9 ~12 分)、中(患者手指功能的評分為5 ~8 分)和差(患者手指功能的評分<5 分)[4-5]。
采用SPSS 17.0 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患者的VAS 評分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再植手指血管危象的發生率、手指功能恢復的優良率等計數資料采用χ2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護后,舒適組患者再植手指動脈危象的發生率(0%)、靜脈危象的發生率(4.17%)均低于比較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治護后兩組患者再植手指血管危象發生率的對比[n(%)]
治護前,舒適組患者的VAS 評分〔(7.78±1.22)分〕與比較組患者的VAS 評分〔(7.84±1.21)分〕相比,P>0.05。治護后,舒適組患者的VAS 評分〔(4.00±0.53)分〕低于比較組患者的VAS 評分〔(5.24±1.17)分〕,P<0.05。詳見表2。
表2 治護前后兩組患者VAS 評分的對比(分,± s)

表2 治護前后兩組患者VAS 評分的對比(分,± s)
組別 例數 治護前 治護后 t 值 P 值舒適組 24 7.78±1.22 4.00±0.53 10.73 <0.05比較組 24 7.84±1.21 5.24±1.17 9.46 <0.05 t 值 0.17 4.73 P 值 >0.05 <0.05
治護后,舒適組患者手指功能恢復的優良率(95.83%)高于比較組患者手指功能恢復的優良率(70.83%),P<0.05。詳見表3。

表3 治護后兩組患者手指功能恢復效果的對比
進行斷指再植術是臨床上治療手指離斷的主要手段。舒適護理是近年來臨床上新興起的一種護理模式。筆者認為,對接受斷指再植術后的手指離斷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具有以下作用:1)可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疼痛癥狀,防止其發生再植手指血管危象,提高其手指再植的成活率[6-7]。2)可有效地促進患者手指功能的恢復,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治護后,舒適組患者再植手指動脈危象的發生率(0%)、靜脈危象的發生率(4.17%)、VAS 評分〔(4.00±0.53)分〕均低于比較組患者,其手指功能恢復的優良率(95.83%)高于比較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對接受斷指再植術后的手指離斷患者進行舒適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其再植手指血管危象的發生率,減輕其疼痛感,促進其手指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