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珍
(酒泉市人民醫院新城醫院 甘肅 酒泉 735000)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點、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等[1]。隨著我國的醫療改革的全面推進,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建設情況成為了社會各界所關注的問題。與大醫院相比,基層醫療機構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更加緊密,而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也影響著人們日常生活中對于醫療服務的感受[2]。如果提高我國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就成為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將結合相關的研究文獻和自身的實際基層醫療的工作經驗,對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進行探討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根據相關的調查顯示進行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人員嚴重的不足,而且呈現出老齡化的傾向。分析其原因是現代的年輕人員不愿意到基層、偏遠地區、農村等地方進行工作[3]。而且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不足,只能處理一些小病,而且大部分不能提供住院服務。很多的病人無法在基本醫療服務中得到滿意的處理,進而選擇前往大醫院進行就診。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很多的居民只是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接受較為簡單的醫療服務。一旦需要較為復雜或較難的服務時就不會選擇 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機構[4]。這就使得很多的基層機構有能力處理的情況而沒有人愿意前往,這就對基本醫療資源的浪費。而且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時間較為固定,由于醫療人員缺少的原因,對于夜診、急診的能力較為薄弱,無法很好的滿足居民的需求。
大多數的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機構的設施和工作環境較為落后,無法很好的跟上醫療技術進步的步伐。再加上基層機構中的工作人員缺乏相應的學習機會,使得其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提高速度較為緩慢。而且由于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機構的待遇也較為低下,使得留不住優秀的醫療服務人才,造成人才的流失,而由不好得到相同的人員補充,進而使得其服務能力的提升速度較為緩慢,影響了公共醫療建設的前進速度。
目前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資源是總體不足的,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提供相應服務的醫療人員不足,無法滿足基層廣大人口對于基礎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需求[5]。二是設備、藥品、器械等治療環境建設的不足,這就使得很多可以在基層醫療機構進行解決的問題無法得到處理。對于這些原因可以進行以下改變,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待遇,讓其愿意在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機構中進行工作,二期加大對于基層醫療機構的檢查,讓其能夠處理絕大多數的基本醫療事件,讓居民能夠在基層醫療機構進行絕大多數的醫療事件處理。
對于其醫療服務的質量問題,其原因主要也是兩個方面,一是服務人員自身的知識掌握度和技巧熟練度不足,二是在服務中可使用的資源少[6]。對于這兩個原因的結方案為定期組織相關的基層醫療服務人員進行學習,提高其對基本醫療知識的掌握度和服務技巧的熟練度。二是加大對于基層醫療機構的建設力度,提高其服務能力。
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人才流失是其重要的問題,改善工作人員的工作環境,為其提供良好的晉升發展渠道。切實的做好待遇留人的措施。除了減少人才流失之外,還需要進行人才的培養,加強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機構的管理、技術培訓、人員管理、數據交換共享等的建設,使得整個的基本醫療連成一個整體。
綜上,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其建設的情況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在建設中存在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的整體資源量不足、服務效率不高、能力提升緩慢等問題。通過對其提出針對性的措施,提高資源投入、提升服務治療、建設良好的工作環境等來促進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