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五十二中學 劉 霞
進入21 世紀,推動人類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思維和創新能力。誰能最先在原有的社會基礎上創新,誰就掌握了第一生產力。對于教育來說,思維和創新能力同樣是最重要的。我國現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個體發展,本質上就是發展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重視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摒棄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弊端,優化教學方案,努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
新課改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也就是說,只有學生主動地投入學習獲取知識才能達到教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在實際的教學中,有的學生的學習能力強,能夠獨立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有的學生對于學習只依賴于死記硬背,不愛動腦獨立思考或者思維能力不足,一旦出現認知以外的題型或者知識點,便不知所措。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使學生學會歸納總結、獨立思考、邏輯推理等能力,有利于知識的學習也有利于自身綜合能力的發展。
創新能力是當前素質教育中的重點,對于學生應當從小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是將來我國社會經濟、科技農業等各產業前進的動力,培養創新能力有利于學生自身的發展,有利于社會的前行。
在數學的教學中,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構建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身心才能放松,才能聚精會神地進行學習。這也是培養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必要準備工作。在教學活動開始前,教師可以面帶笑容地走進教室。學生看到教師的笑容后,心里的緊張感便會消失。講課時,教師可以設置懸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思維和創新能力的訓練時,教師可以將內容變得豐富有趣,增加游戲等,或者進行分組練習,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敢于說出自己的疑問和感受。這些都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促進學生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我們每個人都容易被新鮮刺激的內容所吸引。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性格活潑好動,新鮮事物對他們來說更具有吸引力。在進行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將新鮮的事物與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師在講授百分數的這一概念時,由于百分數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將授課內容制作成PPT 的形式,上課時讓學生觀看PPT 進行學習。讓抽象知識在學生腦中變得立體起來。學生在學習后,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可以先不讓學生進行數學題練習,讓學生利用各種材料如紙板、塑料等,制作單位1,然后在單位1 上面標注相應的百分數。這些多媒體教學能夠讓學生進行豐富的思考,也可以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對于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大有益處。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是灌輸式教學,對于學生來說就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與此不同,開放性的教學是一種新型的培養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途徑。在開放性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增加或者減少當堂所學的內容。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要對自己設定疑問、解釋疑問和歸納總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產生疑問,主動地探索解答,主動地進行分類和歸納。教師的教學模式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進行選擇,以最吸引學生、教學效果最佳為首選。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與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很多時候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能力的高低。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教師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首先,教師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將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教材要求的基本教學目標結合。其次是要提高自身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教師自己可以通過業務能力訓練提高自身的思維和創新能力,這樣在制定教學方案和教學內容時可以更有靈感,更有經驗,課堂效果也會更好。
結語: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對于學生個體的發展是重要的,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也是重要的。教師要認識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是一項持久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要有充足的耐心和恒心。教育工作者要與時俱進,及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育教學,關注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一定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