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伏羲中學 趙亞茹
教學變革是技術與社會雙重演變的結果,也是教育對社會發展的主動性回應,只有敢于變革、愿意變革,教育才能繼續發揮其促進個人綜合素質提升的作用。閱讀是個體全面發展的重要基石,也是學生獲得信息、認識世界、獲得思維發展和審美體驗的主要途徑。只有經營好初中語文閱讀課堂,學生才能全面地吸收語文知識、發展自身思維、豐富文化積淀、拓展綜合素養。
但是,在現階段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方法與學科教學現狀的匹配度并不高,閱讀教學問題重重,僵化死板的傳統閱讀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和語文素質教育的實施。要想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構建現代化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我們不妨以現代技術優勢突破傳統教學僵局,激活閱讀教學課堂,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對語文文本的探究和解讀之中,在自身情感和思維的激蕩中自由地獲取語文知識、擷取智慧的果實。那么,如何才能構建現代化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呢?我將我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教學經驗總結為以下四點。
閱讀是一個自主化的情感獲取活動,在閱讀過程中學生通過理解字詞和語句的含義,還原文本創設的情境,進而在文本創設的情境中感受作者曾經感受過的感受,獲得間接的情感經驗。要想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就不能忽視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課堂情感的激活。而要想激活學生在語文閱讀過程中的個人情感,我們就要利用信息技術優勢滿足視覺文化浸潤下成長起來的初中生的感官需要,以視頻或PPT 教學的方式創設多維情境,讓學生在多重感官刺激下激活自身情感,在自身思想情感的驅使之下與作者來一次零距離的心靈接觸。
在課文《詠雪》的教學過程中,我先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學設備播放了冬日雪景視頻,然后問學生:“同學們,雪景美嗎?看到這么美的雪景你們不想贊美一下嗎?”“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個學生吟誦道。“嗯,這確實是詠雪的名句,不過這句詩是如何展現雪花之美的呢?”我問。“以梨花喻寫雪花,以梨花之美寫雪花之美。”學生答。“那美麗的雪花除了可以用梨花作比之外還可以用什么作比呢?”我問。“紛飛的白蝶。”“飛旋的舞者。”……學生答。“嗯,神似,但形不似。”我點評道。“那該如何比喻呢?”學生疑惑道。“這個問題,我不知道,但是有一個人卻知道,她就是東晉才女謝道韞,下面大家就和我一起去拜訪一下她吧!”我繼續引導道。
接著,學生在我的引導下閱讀了課文《詠雪》,在與個人想法的對比中感受到了謝道韞所用比喻之精妙、才思之敏捷,從而產生了對這位詠雪才女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以視頻教學與問題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創建了與文本相似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對雪花狀態的聯想與描述中激活了自身情感,在詠雪嘗試中感受到了靈感的來之不易,進而切實地感受了謝道韞才華之高,感悟了作者對謝道韞的贊美之情。
有效的課堂互動是提升課堂活力的有效方法,要想構建現代化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就要改變“老師講,學生記”或者“老師問,學生答”的單向互動模式,發揮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中的交互積極性,讓學生可以在互動中接受教師的指導,在互動中深化知識思考,在互動中獲得知識學習體驗。而要想構建雙向互動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我們就要利用現代技術優勢,豐富學生的知識獲取方式,推進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小組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
《鄉愁》一課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先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了《鄉愁》一詩的名家朗誦音頻,并展示以下問題:
(1)你學過哪些描寫鄉愁的詩?
(2)余光中分別將鄉愁比作了什么?本詩的情感變化路徑是什么樣的?
(3)選擇詩歌中你最喜歡的詞語,并說出原因。
接著,學生在與同伴的交流與探究中完成了詩歌鑒賞任務,在小組交替發言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見解。隨后,由我根據學生的發言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推進了課堂探究的深入。
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我通過組織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組合作探究活動,維護學生的課堂話語權,促進了師生間良性互動關系的形成,推動了雙向互動課堂的形成。
現在的初中生是網絡時代的公民,與傳統的學習者相比,他們熟練地掌握了現代信息設備的使用方法,可以自由地利用信息設備搜集網絡資源,擁有著更加廣闊的知識學習空間。故要想構建現代化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我們不能忽視對這一閱讀教學優勢的挖掘,利用信息資源拓展初中生的語文閱讀空間,讓學生在閱讀主題的指引下,廣泛涉獵語文知識。
在教學《秋天的懷念》一文時,我曾根據教學實際為學生組織了一次以“慈母心”為主題的閱讀活動。
在該活動推進過程中,我先問學生:“同學們,你們是如何理解母親一詞的呢?母親對我們的愛是什么樣的呢?”在學生對上述問題進行簡要探究之后,我繼續說道:“母愛一直以來都是文學史上永恒的寫作主題,文學家們為我們呈現了各種形式的母愛,下面就請大家搜集表現母愛的文章,總結母愛的特點吧!”
接著,學生按照上述要求,搜集網絡資料,并以小組為單位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了總結整理,制作了網絡閱讀報告。
在這一閱讀教學過程,我利用網絡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提升了主題閱讀活動組織效率,鍛煉了學生的信息篩選和總結能力,發展了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媒介素養。
若說閱讀是一個知識輸入的過程,那么寫作就是一個知識輸出的過程,沒有輸入的輸出是空洞的,而沒有輸出的輸入則是無效的。因此,要想構建現代化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我們不妨以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構建綜合性、應用型的語文閱讀課堂。
在《消息兩則》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深化學生對消息這一文體的文體結構和文體特點的理解,我為學生布置了一個消息寫作任務。在該寫作任務的布置過程中,我先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新聞圖片與視頻,然后讓學生以新華社記者的身份對該事件進行報道。最后,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選出典型性作品進行解析指導,在作品分析中幫助學生明確了消息六要素,掌握了消息的寫法。
在這一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利用現代技術創設了消息寫作情境,降低了消息寫作難度,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在發展學生語言組織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同時增進了學生對課堂所學內容的理解,促進了學生對閱讀學習中獲得知識的應用。
現代化的語文閱讀課堂是一個無論是教學方式,還是教學理念都與傳統課堂有著很大差別的語文教學課堂,要想提升自身的現代化閱讀課堂構建能力,就要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不斷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發展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