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瑪依市實驗中學 李 洋
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深入發展,高中體育教學面臨全新的教學要求和目標,如何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已經成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表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密切相關,只有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增強體育教學的效果,才能更大限度地發揮出體育教學的優勢,從而為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創造良好的條件。鑒于此,針對高中體育教學效果對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進行深入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高中生作為國家未來的建設者,其身體素質不僅關乎自身的發展前景,更關系國家未來的發展,只有讓學生樹立起體質健康理念,才能引發學生自主鍛煉的動機,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而這一切都需要在體育教學中實現。通過體育教學,學生明白了文化課學習并不是此階段唯一的目標,同時也意識到了良好的身體素質是開展學習活動的基礎,只有擁有健康的體魄,才能保障學習活動的順利實施,實現自己的理想。比如,有些學生由于缺乏體育鍛煉,自身的身體素質較差,經常被疾病困擾,不僅影響了自身的健康發育,而且還常常缺席文化課,最終影響了學習成績。而體育教學恰好能夠改變這一現狀,許多體質較差的學生通過體育課得到了體質鍛煉的機會,使得身體素質有了極大的提升,不僅擺脫了疾病的困擾,而且還為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這對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是極為有利的。由此可見,高中體育教學不僅是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體質健康理念的一種宣傳手段。
現階段,在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影響下,體育健康教育受到了廣大教育者的關注和重視,而高中體育課堂作為開展體育健康教育的主要“陣地”,其教學效果直接影響著體質健康教育的整體質量。而要想最大限度地發揮出高中體育教學的作用,單憑一些簡單的運動知識和體育活動是遠遠不夠的。這就要求教師除了要向學生傳授豐富的體育知識以外,還要向學生介紹每項體育運動對人體體質產生的影響,促使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針對性的體育運動項目,以便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比如,田徑運動有助于增加人體肺活量,促使人體的循環功能得到進一步強化;足球運動能夠使人體腿部肌肉得到鍛煉和拉伸,從而增強了腿部力量;健美操能夠幫助學生塑造完美的體型,在控制體重的同時,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等等。因此,高中體育教學已經不僅僅是體質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那么簡單了,它已經成為高中生實際生活的一部分,是促進高中生長遠發展的必要條件。
隨著素質教育的大力推廣,體質健康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漸顯著,如何幫助學生養成體質鍛煉的習慣已經成為每個體育教育者的首要任務。相較于文化課程而言,高中體育教學具有巨大的優勢,教師通過體育教學便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提高自身的參與熱情,促使其進一步養成體質鍛煉的好習慣。為了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優勢,教育部已經對高中體育教學做出了全新的調整。由于體育課無法滿足每一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因此教育部規定高中體育教師必須為學生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動時間,促使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自主選擇,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最終為培養學生的體質鍛煉習慣奠定良好的基礎。比如,在教學各種球類運動技巧的過程中,男生的興趣要比女生大很多,導致許多女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提起興趣。而在自由活動時間里,女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感興趣的運動項目,比如健美操、田徑等,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獲得良好的體質鍛煉效果,進一步幫助學生養成體質鍛煉的好習慣。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不難看出,高中體育教學對于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重要的影響和意義,無論是在體質健康理念的宣傳上,還是在體質鍛煉習慣的養成上,高中體育教學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就高中體育教學的現狀來看,其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嚴重降低了教學效果。一方面,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式阻礙了體質健康教育的順利實施。現階段,許多高中體育教師采用的仍是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導致體育教學的限制性和制約性較強,學生只能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學習和鍛煉,嚴重影響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與此同時,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很難養成體質鍛煉的習慣,學生在課堂上的興趣都不高,更不要說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了。另一方面,傳統的評價體系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導致體質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標難以實現。很多學校和教師仍將學習成績作為教學評價的唯一標準,不僅難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還影響了學生自信心的培養,進一步阻礙了體質健康教育目標的實現。
要想更好地實現體質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標,廣大體育教師就必須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優勢,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切實滿足學生身體素質健康發展的需求。 首先,體育教師要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方式,注重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這就要求廣大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計劃,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引入創新的教學方式,比如信息技術法、小組合作法、互動式體驗法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還需要構建全新的評價體系,不斷提高評價標準的多樣性,幫助學生樹立體育鍛煉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最后,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多組織學生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促使學生在活動中掌握豐富的體育技能,在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同時,也能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從而實現體育教學和體質健康教育的雙重目標,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高中體育作為強化學生身體素質的有效途徑,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良好的教學效果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自主參與到體育教學活動中,在增強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也能促進學生自主性的發展。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此目標,廣大教師必須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將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針對性的教學計劃,以便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為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進一步滿足學生全面發展的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