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湖實驗學校 繆 霞
音樂是初中階段極為重要的藝術學科,引導學生學習音樂,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能,能夠有效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內在修養。不過傳統的初中音樂教學一直沿用的是傳統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把教師的單調講解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學生長時間處在被動地位,極少有互動參與的機會,導致學生喪失了音樂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熱情。新課程改革則提倡生本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學當中凸顯學生主體地位,強化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從而讓學生收獲良好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音樂藝術素養。
過去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運用的是接受型教育模式,強調的是引導學生接受知識和技巧訓練,常常無法讓學生把音樂學習作為自己的一種興趣,也制約了學生音樂能力的發展。將師生互動方法應用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則能夠明顯補齊這一短板,顯現出重要的作用:第一,提高音樂學習興趣。學生對于音樂學科與音樂藝術的熱愛需要通過互動來強化,而師生互動就是一種首選方法,特別是通過師生之間的平等互動和交流,能夠讓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并將其當作一種愛好,更會不自覺聆聽與鑒賞音樂,將興趣逐漸轉化成為動機和持久的學習。第二,增進師生情感。傳統師生關系以教師為權威,學生則始終處于被動地位,影響到師生之間的情感互動和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師生互動教學方法的應用則能夠讓師生處在民主平等的互動地位,逐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建立深厚而又親切的師生情感。第三,增強學生音樂能力。學生的音樂能力并非與生俱來的,是通過課堂學習,尤其是互動交流方式逐步提高的。所以通過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協作,轉變學生的音樂學習態度,增進學生的音樂理解,能夠讓學生的音樂能力得到發展。第四,提高音樂課堂質量。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可以及時獲得教學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掌握教學進度,及時彌補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不斷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師生互動是目前備受提倡的現代化和創新型教育模式,和其他的教學方法相比,其特征主要體現在:第一,對互動質量要求高。音樂教學中有效的師生互動,更多的應該是精神層次上的互動,因為音樂教學更加關注的是學生感知力的培養,這是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的。基于此,只有高質量的師生互動,師生間的感受與體驗才能有效傳達。第二,要求師生關系密切。師生間的互動能夠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關系,提高師生情感的深厚度。同時,因為在音樂教學實踐當中要加入各種各樣的情感因素,會讓師生間生成極大的情感共鳴,進一步增加師生關系的親密度。將師生互動教學應用到初中音樂課堂實踐中要遵循以下原則:第一,情境性原則。音樂教學帶有明顯的抽象性特征,因而需要教師運用多元化手段,營造各種各樣的情境,深化學生對音樂內涵與主題的理解。第二,主體性原則。初中音樂互動教學雖然強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互動,但是應該將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作為重中之重,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教師的輔助和指導之下提高學習質量,增強音樂領悟能力。第三,綜合性原則。在互動教學中,教師要綜合運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多角度的分析,以便完善學生知識體系。
為了優化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音樂教學效果,首先就需要從營造良好的師生互動情境著手,以便促進學生入情入境。創設互動學習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并非所有方法都適合初中生,所以教師在營造互動情境之前,先要做好對學生的調查。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階段,率性貪玩,注意力不夠集中,情緒波動較大,對于感興趣的事物有著較強的探索與互動學習欲望,而對于不感興趣的內容則表現得非常被動和依賴。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教師在設置師生互動情境時,就需要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作為重要出發點,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提問是促進師生互動的一種重要方法,也是學生比較接受的方式,但是在設計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熱情。例如:在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時,教師可事先為學生安排任務,要求學生查找有關資料,并解決以下問題:歌曲的創作時間?歌曲背后的意義是什么?歌曲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力?你是否還可以查找到更多相關主題的歌曲?從中你獲得了哪些感受?
過去的師生互動形式比較單調,導致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相對較低。面對這一情況,教師要注意結合音樂教學內容和初中生的學習特征,積極引入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來增加師生互動的豐富性和多元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師生互動活動,在愉悅輕松的氛圍當中建構知識體系。例如:考慮到初中生樂于表現、好勝心強等特征,教師可以引入競賽互動形式,給學生提供一個展示的平臺,加強競賽活動當中師生的互動和交流。比方說在教學草原牧歌這一單元時,教材當中為學生提供了不同類型的經典牧歌,將學生帶入了寬廣的大草原情境,更讓學生產生了濃烈的草原情懷。為了讓學生對這一類型的音樂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與領悟,提高學生音樂實踐能力,教師可以組織草原牧歌演唱競賽,要求學生積極參賽,可以是演唱本單元的經典作品,比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天邊》,也可以演唱課外的草原牧歌經典作品如《天堂》。在演唱完畢后,由教師對學生的表演進行點評,同時讓學生進行自主評價,幫助學生改進和提高。除此以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合唱、合奏等多種形式的音樂實踐活動,打造動態化的課堂環境,促進師生互動形式的多樣化。
初中音樂教師的專業技能對于音樂教學的開展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力,直接關乎學生的學習質量。在初中階段的音樂教育實踐中,學生主要通過教師來得到音樂知識和技能,所以教師的專業素質在師生互動當中有著非常突出的作用。假如教師缺少專業知識輔助的話,在師生互動當中就有可能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互動質量差等問題。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是提高師生互動質量的保障,這其中特別包含樂理知識與表達能力等方面。在具體的師生互動當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講授趣味性強的樂理知識,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可以憑借自身極強的表達能力,保證師生之間的親密交流,活躍課堂氣氛,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除此以外,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改思想和教育方法,嘗試在師生互動當中引入多元化的教育策略,提高學生音樂素質和綜合能力。
音樂在素質教育當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推動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進步的重要因素。要發揮音樂在學生成長當中的價值,就需要抓好音樂教學,而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處在初中這一比較特殊而又關鍵的階段,必須根據初中生身心發展的特殊要求設計教學方法。師生互動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也是提高音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法寶,強化師生互動能夠有效減輕學生壓力,優化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對此,教師要把握師生互動的精髓,合理調整與應用互動教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