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第三高級中學 李建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中明確指出:教育是社會進步和民族振興的重要基礎,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新疆內高班則是民族教育的重要舉措。寫作是漢語應用的基本方式,是掌握語文和應用語文的基本教育環(huán)節(jié)。新疆內高班學生在高中教育前已經形成了系統(tǒng)的母語思維,學生運用“第二語言”漢語進行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母語思維的影響。寫作需要對語言的基本表現(xiàn)和思維有較為透徹的理解,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新疆學生受自身母語思維的影響,在寫作教學中經常表現(xiàn)出諸多的問題,如語言表意不明等,對新疆內高班學生語文寫作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新疆內高班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對新疆內高班學生寫作教學中的語言建構與運用進行研究有著很強的現(xiàn)實性和必要性。我以此作為選題背景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為新疆內高班學生的語文寫作教學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鑒作用。
語文素質是學生在掌握語文基本知識技能的實踐中形成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而寫作則是語文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疆內高班學生進行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實踐研究能夠讓學生準確地把握漢語語義、熟悉必要的語法知識,最終寫出文字通順、用語規(guī)范的文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質。
從新疆內高班的教學目標上看,新疆內高班學生的教學要在貫徹國家教育教學政策的背景下,為新疆地區(qū)培養(yǎng)出具有良好素養(yǎng)的高中畢業(yè)生。漢語言文字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對漢語言文字的認知和運用與人的情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二者之間是相互影響的。寫作教學中的語言建構與應用的實踐,可以讓新疆內高班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漢族的語言和文字,逐漸了解文字背后的精神和文化,從而激發(fā)新疆學生對漢族文化的興趣,促進新疆學生對漢族文化感情的升華。
思維能力是個體的內在能力,思維能力形成和提升的過程與語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個體通過對客觀事物的認知,逐漸形成理性的思考,最終將思考的結果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結構與思維邏輯。通過語言的建構和運用則能夠促進學生漢語思維能力的提升。首先,語言建構的過程可以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本身富含層次性和結構性,包含了語言組合的規(guī)律,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隨著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完善而逐漸完善。其次,語言建構還能夠完善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在語言建構的過程中,新疆學生逐漸積累漢語詞匯量,并且根據(jù)詞匯組成符合漢語語法要求的句子,進而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提升。
寫作是描摹事物、抒發(fā)感情和發(fā)表見解的過程,語言的表達應該是形象生動、清晰準確的。但是新疆內高班學生從小受到“母語思維”的影響,在寫作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xiàn)表意不明的現(xiàn)象。例如:某次寫作教學中,學生想表達“我希望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這種影響”這一意思,但是卻寫出:“我最大的影響在程度上降低了”。這種寫作過程中語意不明的現(xiàn)象引發(fā)了作文整體的表達不明確。
產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新疆內高班學生傳統(tǒng)的語言思維和語言習慣。大多數(shù)新疆學生的母語都是維吾爾語,維吾爾語與漢語對比,無論是句式結構還是語法邏輯都有著較大的不同。第二語言的運用和思維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時間基礎,而新疆內高班學生接觸漢語和學習漢語的時間較短,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漢語語言思維,最終導致寫作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表意不明的問題。
詞匯組成語句,語句形成段落,段落構成完整的文章,因此,足夠的語言積累是完成作文的基礎。我在教學工作中發(fā)現(xiàn),新疆內高班的很多學生的寫作內容空洞。例如:“教師是高尚的職業(yè),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學生在學習了古詩詞后記住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這句詩,但是在寫作的過程中,由于語言積累過少,詞匯匱乏,所以在形容教師這個職業(yè)的時候出現(xiàn)了引用不當,表述錯誤的問題。再例如:“母親是偉岸的”。在漢語的形容語義中,“偉岸”一詞通常用來形容父親,但是由于學生的詞匯掌握不準確,所以詞匯應用不符合邏輯,內容比較空洞。
在語言學習運用中,理解并運用語言作文,必須要有足夠的語言積累。但是新疆內高班學生的漢語閱讀量較少,詞匯掌握量不足,因此就導致了學生寫作語言運用不當,從而出現(xiàn)錯誤。
任何語言都有著規(guī)范的運用標準,漢語作為我國五千多年文化傳承的精髓,漢語的運用規(guī)范相比其他語言更加的精準。但是新疆內高班學生受文化、教育經歷等因素的影響,使得其在作文中語言缺乏規(guī)范性,引發(fā)寫作混亂。例如:有的學生書寫潦草,錯別字頻率較高;有的學生標點符號使用不規(guī)范,整篇作文的標點符號應用都是逗號。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我還發(fā)現(xiàn),超過70%的學生在看到作文題目后不列提綱,直接動筆,完成的作文結構不合理,內容混亂。新課標中提道: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從字順。但是超過半數(shù)的學生修改作文的積極性不高,教師的作文教學工作開展較為困難。
在新疆內高班的寫作教學中,教學方式也影響了學生的語言建構。
首先,教師缺乏正確的寫作教學觀念。在語文的教學中,寫作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尤其是新疆內高班的寫作教學更是“難上加難”。學生的漢語知識掌握、漢語應用能力和漢語思維邏輯都參差不齊,這就加大了寫作教學的難度。雖然我們認識到寫作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著“教了”也沒用的想法,面對寫作教學存在著懷疑和不自信的心理,主觀上對寫作教學就持否定的態(tài)度,從而導致了教師缺乏正確的寫作教學觀念。
其次,教師個人能力所限。從新疆內高班的教師角度來看,新疆內高班的學生在管理上困難,繁重的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已經對教師造成了較大的壓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閱讀量較小,閱讀范圍較窄,我們教師也沒有接觸過專門寫作教學的書籍和寫作教學方法的培訓,寫作教學的開展僅僅是憑借原有的教學經驗。因此新疆內高班教師依托于傳統(tǒng)教學經驗的教學方式難以真正地對新疆內高班的寫作教學起到幫助和作用,教學工作缺乏針對性與科學性。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因素,思維是行為的決定基礎。教育領域中有一句俗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因此,新疆內高班學生寫作教學要想實現(xiàn)語言建構與應用,那么首先需要更正語言思維,從而為語言的建構和應用奠定基礎。
針對當前新疆內高班語言思維的問題,教師在寫作教學中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漢語語言思維。具體的做法為:
首先,緊抓易錯思維。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進行調查和分析,發(fā)現(xiàn)新疆內高班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易錯語言思維,例如賓語使用不當,句式組合不正確等,根據(jù)這些易錯思維加強對學生針對性的訓練。教師可以設計出關于易錯語言思維的相關文章,如“維語和漢語的賓語差異”等,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改正問題。同時,教師還需要對寫作教學的內容進行更加科學的設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突出教學和練習的重點。例如:以“漢語的句式、句型及語言結構匯總”“賓語結構練習”等設計出專題性的教學內容:進而對學生的易錯思維進行改善。
其次,改變教學模式。不同的新疆內高班學生對漢語的接受能力有著較大的不同,因此就導致了新疆內高班學生漢語能力和漢語思維差異化的問題。所以,寫作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過差異性教學、分組教學等形式來著重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語言思維問題來進行教學,例如:針對某學生漢語思維較差,可以重點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某學生漢語運用能力較差,則可以重點進行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等,從而實現(xiàn)新疆內高班學生漢語語言思維整體的更正。
語言積累是掌握一門語言的基礎,針對當前新疆內高班學生語言積累不足所引發(fā)的寫作內容空洞問題,新疆內高班的寫作教學需要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從而完善學生語言建構和應用的過程。在具體的方法為:
第一,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是豐富詞匯的重要方法,目前,很多新疆內高班學生由于詞匯量不足,閱讀吃力,對閱讀的積極性不高,而這種積極性不高又進一步限制了學生對詞匯的掌握,形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教師需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法引導學生產生對閱讀的興趣。如充滿傳統(tǒng)思想觀的《先秦諸子散文選讀》、諷刺小說《警察與贊美詩》等,通過教師的引導來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進而豐富學生的語言輸入。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法、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形式來提升學生對寫作教學和閱讀參與的積極性,例如通過多媒體播放影片來勾起學生的閱讀欲望等。
第二,舉辦成語、熟語、名言名句比賽。教師可以結合高中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激勵、競賽等形式來舉辦成語、熟語、名言名句比賽,提升學生對成語、熟語、名言名句掌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覺地學習語言、豐富語言。
漢語語言運用方法多樣、靈活,針對當前新疆內高班學生語言不規(guī)范的問題,所以需要以精細的語言規(guī)范來實現(xiàn)語言結構和應用結果的升華。
教師采取多種評價的形式來對新疆內高班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例如自評和互評結合:學生自評作文后,再與同桌進行互評,最終的結果納入學生的考核評價中。還可以以“周”為單位,選出一周內作文評價最高的學生給予表揚及獎勵,激發(fā)學生的競爭心理。同時,還可以采取“寫作規(guī)范我最佳”等活動,要求學生參與到其中,在鍛煉、評比中提高學生寫作的規(guī)范性,提升學生規(guī)范語言使用的積極性,最終解決新疆內高班學生語言使用不規(guī)范、書寫混亂等問題,實現(xiàn)語言建構和應用的升華。
針對當前新疆內高班教師觀念和技能的問題,需要通過提升教師的寫作專業(yè)教學能力,保障對新疆內高班學生語言建構和應用的教育。
首先,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觀念,結合新課程對寫作教學的要求,理性、正確地看待對新疆內高班學生的寫作教學。提升自身面對困難、挑戰(zhàn)困難的能力,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教育融合為本,從新疆內高班學生的整體入手,從而更新自身寫作教學的理念。
其次,新疆內高班教師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技能。(1)拓寬自身的學習范圍。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豐富自身的學習范圍,結合現(xiàn)代寫作教學的理念來提升自身的寫作教學能力。例如閱讀相關的書籍、自學或通過培訓的形式來更新自身的寫作教學技能等。教師要掌握系統(tǒng)的寫作教學理論及實踐技能,選擇先進的、正確的教學方式來對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指導。第二,教師要結合新疆內高班不同學生的不同差異性來實現(xiàn)針對性的教學,對不同漢語掌握能力的新疆內高班學生采取針對性的提升策略,從而實現(xiàn)新疆內高班學生語言建構和應用的教育。
綜上所述,我首先歸納新疆內高班學生寫作教學中語言建構和應用的意義;其次結合自身實際的教學經驗,分析了新疆內高班學生寫作教學中語言建構和應用的不足之處;最后針對具體的不足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寫作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能力的基礎教學工作,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我們需要勤于思考,善于總結,結合新疆內高班學生的特征來實現(xiàn)寫作教學中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建構和應用,從而確保新疆內高班教育的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