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實驗教育集團南頭小學 甘明英
小學教育中最重要的兩個目標:一是良好習慣的養成,由外而內形成良好人格;二是智力開發,能力的培養。兩個目標一是前提,二是結果,只有形成良好的習慣,才可能真正實現智力開發與培養。好習慣的養成又有賴于良好班風的形成。本文提出了建設良好班風的5 個層面的精細化設計方法。
每個班級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在學習能力、學習動機、學習習慣、智力發展上都存在巨大差異,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必須要思考如何最大程度地調動所有學生的積極性?比如如何讓優秀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勁頭?如何讓那些不夠優秀的學生得到肯定與認同?如何讓落后學生看到希望,獲得自信,建立起正確的榮辱觀?這些都是橫亙在班級管理中的一道道難題,需要智慧與技巧去化解。
本文提出了“超越100 分”——榮譽學生評選制度。具體辦法是:每個學生的原始分為100 分,學生有良好行為,如發言積極、學習進步、樂于助人、服務班級、比賽得獎、喜愛讀書等就表揚加分;學生有不良行為,如上課遲到、課堂散漫、打架罵人、亂扔垃圾、不交作業等,就批評減分。將學生行為予以量化記錄,定期公布,累計積分。期末表現分在100 分以上(含100 分)的,就成為本學期的榮譽學生,可得到獎品、證書以及參加特意為此設計的各種聚會,如“美食Party”“觀影盛會”,甚至是畢業旅行。
“超越100 分”榮譽學生評選制度改變了過去“一考定優劣”的弊端,這種注重過程的治班模式,使學生具有更強的自我約束和自我鞭策的內在動力,也改變了先前只針對優秀學生進行獎勵的弊端,每個學生都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公平意識、競爭意識、學習與生活習慣大有裨益。我所帶班級每學年都被學校評為“優秀中隊”,還曾以全校最高分被評為“雛鵬達標班級”。
每一個學生背后都是一個個紛繁復雜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提供了學生成長的土壤與氛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價值觀與行為模式。通過不定期召開家長會,進行家庭教育的動員、閱讀指導培訓以及社會實踐活動指導培訓。另外,組織任課老師全員家訪和重點回訪,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同時成立家長委員會,多次組織秋游、軍訓、榮譽學生表彰等活動。
通過開展上述活動,一是深入理解了學生的成長環境,理解學生思想與行為的源頭,從而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二是促進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正確的教育方式的形成;三是促進家長和孩子間的充分溝通,促進親子文化的建設,使學生有一個更寬松的成長環境。
教育不僅僅是單方面的學校行為、課堂行為,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借助學校、社區、家庭、媒體等多方力量,需要從學校的小課堂延伸到生活,延伸到社會大課堂。需要打破相對封閉的學校體系,讓學生在一個更大的社會體系中認識和確立自身的位置。為達到這些目標,我通過精心設計,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形式,來達到提升社會認知的實現。
我以班級名義,邀請深圳大學教授到訪班級,為同學做“讀書賞詩”的講座;帶領全班同學參觀南山圖書館,聆聽館長講解圖書簡史;與書店合作,進行校園圖書市場調查和賣書、宣傳活動;組織“手拉手獻愛心”的讀書交流活動,把精美圖書、讀書經驗送到姊妹學校;在國家普通話宣傳周,進行“校園規范用字”調查及建議。通過活動讓學生走出封閉的家庭和學校,去接觸、了解、關心自己所在的社區,去接觸、關心和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愛意,讓學生走出封閉的內心世界,提升對社會的了解與認知。
學生們平時基本上都是在學校、家庭來回往返,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只有寒假與暑假,才有足夠的時間去接觸社會、體驗百味人生,并將其體驗轉化為內心資源,讓內心豐盈起來,鮮活起來。因此,學生的假期生活,是最為寶貴的機會。
在這樣的目標指引下,我會組織全班學生、家長和老師參加親子聯誼活動,開展愛心活動。鼓勵制訂假期計劃,結合自己的家庭實際,努力執行。如參加舞蹈隊,學得一技之長;去公司實習,品嘗打工賺錢的滋味;回老家,參加農業實踐;參加英語夏令營,提高口語水平;走進博物館,去探究浩瀚的歷史;參加展覽會,去了解身邊的世界;走出深圳,去見識祖國的大好河山。要求同學們將這些活動拍照、做記錄,并在假期結束后進行全班分享。
閱讀與理解能力是小學階段極為重要的能力,而在電子產品大行其道的當下,電視、電腦、游戲正在不斷蠶食學生們的讀書時間。因此,如何通過精心設計,讓學生遠離電子游戲的誘惑,養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就變得極為重要。
首先,有書讀。鼓勵同學們通過買書、借書的方式接觸書籍。深圳少兒圖書館、深圳南山圖書館、學校圖書室都為適齡學生儲備了大量的書籍可供借閱。同時為班級訂閱了六種文學報刊:《少年文藝》《新新閱讀》《故事大王》《文萃》《語林》《外國文學》,放在教室閱覽架上,供學生取閱。
其次,愛讀書、會讀書。通過指導同學們共讀一本書,寫讀后感、做筆記,通過班級張貼“讀書排行榜”,舉辦“讀書交流會”“詩歌朗誦會” “電子讀書筆記大賽”,給同學們營造讀書比賽與展示自我的平臺。
另外,從內心深處激發學生們追求幸福的愿望。組織開展了“我愛《羊皮卷》活動”,《羊皮卷》即《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這本書告訴人們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幸福和他人的幸福,進而走向真正的成功。利用小學高年級學生的知識接受規律,通過對好文章的反復誦讀和廣泛涉獵,使美的東西在心靈中扎根,完成由外而內、由自發到自覺的行為模式培養。
總之,經過對良好習慣、成長環境、社會認知、生活體驗、讀書氛圍的精心設計與堅持,經過多年的班級管理實踐,我所帶的每一個班級從班風班紀到學習與生活,成功地實現了從沉默寡言、自由散漫的班級到紀律嚴明、積極向上、活潑能干、學風濃郁的班級的成功轉變,同學們愛讀書、愛動腦、熱衷公益活動、勇于挑戰困難。這一套班風建設的五個層面設計可為一個好班級的形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優秀學生團體的培養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