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 李思逸 黃嘉妮 劉雙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分院 廣東 廣州 460299)
前列腺癌是泌尿系統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好發于老年人,據數據報道,近年來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生率有明顯的增長趨勢。經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LRP)是目前臨床治療前列腺癌的有效手段,因其具有創傷性小、并發癥少、術后恢復快的優點而被臨床大面積推廣[1]。但手術的應激性也不容忽視,還需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來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快速康復護理是以最大限度降低機體的應激反應、促進患者快速康復為目的的護理服務,在泌尿外科護理中具有獨特的特點[2]。本研究對我院2019年4月—8月接受前列腺癌根治術的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快速康復護理的應用效果。
對我院2019年4月—2019年8月接受前列腺癌根治術的5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所有患者經臨床相關檢查均符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中前列腺癌相關的診斷標準[3],預計生存期6個月以上,患者臨床資料完整,且排除手術禁忌癥、其他惡性腫瘤、伴有淋巴結轉移、精神病史、認知障礙及無法配合完成本次研究者。患者年齡64~75歲,平均(70.40±1.08)歲;Gleason評分7~9分;臨床分期:T3N0M0 1例,T2aN0M0 1例,T3aN0M0 1例,T2cNxM1b 1例,T2bNxM0 1例。
1.2.1 術前護理
大多前列腺癌患者術前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等心理情緒,擔心手術能否成功、術后疼痛及預后等,導致術前心理負擔過重,進而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及術后康復。快速康復理念認為術前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有助于促進患者積極配合手術、平穩渡過圍術期,減少術后并發癥,故在護理中應耐心的向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方法及大致過程、相關配合事項及術后可能出現的情況等,消除患者內心的顧慮,幫助其堅定手術的信心,提高其配合度。術前一天告知患者胃腸道準備情況,術前日15∶00口服和爽兌溫開水2000ml,術前晚22∶00后禁食禁飲。根據NRS2002營養評估表,評估患者營養情況,制定個體化營養方案。指導患者術后如何床上轉身和加強呼吸運動,與患者共同擬定術后活動表,并讓患者躺在床上進行指導并實際操作。
1.2.2 術后護理
1.2.2.1 促進胃腸功能恢復 術后取檸檬切片,放在枕邊,刺激患者唾液腺分泌唾液,促進胃腸功能恢復。采用吳茱萸或四子散熱熨臍周,以溫中理氣,促進胃腸蠕動。通腑醒神貼外貼神闕穴及足三里穴,糾正臟腑陰陽偏衰,調節臟腑。針灸上脘、中脘、天樞、足三里、合谷等穴。術后患者未清醒前采用棉簽蘸取溫開水潤唇,完全清醒后給予溫開水50~100ml,少量多次飲用,以緩解患者口干、口渴的癥狀,待患者無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等癥狀,6h后給予流質飲食,次日過渡為半流食,堅持少量多次,再逐漸過渡到普食。根據NRS2002進行營養評分,制定個體化營養方案。評分3分以上指導其服用全安素蛋白粉,3次 /d。
1.2.2.2 疼痛護理 根據數字分級法(NRS)評估患者術后疼痛程度,3分以內者,指導患者通過看電視、聽音樂、聊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以減輕疼痛;疼痛明顯或嚴重者可給予腕踝針治療,或給予止痛針肌肉注射。術后待患者病情穩定后指導其進行床上活動,包括縮唇呼吸、肌力訓練、床上單車(坐)等,運動時間以患者耐受為宜。并指導患者進行擴胸運動、踝蹦運動及直腿抬高運動。
1.2.2.3 預防深靜脈血栓 采用Caprini深靜脈血栓評估量表評估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風險,根據其發生風險將患者分為低危(0~1分)、中危(2分)、高危(3~4分)及極高危(5分以上)4個等級,對于中低危患者常規使用彈力襪、壓力泵等,嚴密監測高危及極高危患者的下肢膚溫及顏色、腿圍變化,必要時遵醫囑應用溶栓藥物。指導患者進行凱格爾訓練,鍛煉盆底肌肉,以盡快恢復尿道括約肌的功能。囑患者保持大便通暢,不要憋尿,未恢復前不宜坐硬板凳,騎自行車等動作。
5例患者干預后,術后NRS評分為(2.60±0.12)分,胃腸功能恢復時間(7.00±0.78)h,住院時間(7.20±0.86)d,所有患者均未發生壓瘡、下肢深靜脈血栓、感染、尿失禁,術后均恢復良好出院。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ERAS)是2001年由丹麥外科醫生Kehelt提出,是指通過圍手術期采用各種有效方法,減少手術應激反應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降低病死率、加快患者術后恢復及縮短住院時間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本研究通過快速康復護理5例患者,術后均恢復良好出院。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護理對促進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患者康復具有積極意義。但本次樣本例數較少,還需增大樣本量進一步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