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兢兢
(海安人民醫院手術室 江蘇 南通 226600)
貫通傷又稱穿透傷,是由致傷器具經皮膚或粘膜穿過深層組織后從對側穿出,形成第一和第二兩個創口,往往口很小,卻有很大的潛行損傷,如損傷會潛行于皮下組織,血管甚至貫穿多個器官。我院創傷中心于2019年6月14日收治一例高處墜落致胸腹腿聯合貫通傷患者,,現將手術配合及護理要點總結如下:
患者,男,52歲,因“高空墜落被鋼筋貫穿胸部,腹部,右腿”,急診至我院就診,患者于08∶05綠色通道入手術室,入室時面色蒼白,精神極度惶恐,呼吸急促,不能平臥,強迫體位,BP:90/70mmhg,SPO2:74%。鋼筋直徑25mm,長約130cm,貫穿胸部、腹部、右腿,傷口處血痂伴腫脹。08∶13輸入懸浮少白細胞紅細胞 400ml。08∶30 切割鋼筋 BP:118/68mmhg SPO2:100%。08∶25實施全身麻醉,11∶00胸部手術結束腿部擴大清創,BP:120/73mmhg SPO2:100%。
左側臥位,胸外組醫生取右胸后外側切口長25cm,探查胸腔,發現大量積血,鋼筋由右肺下葉后基層穿透入下葉背段,有直徑達5cm的破口,未觸及心臟,未穿破膈肌至腹部。清除胸腔積血,取出胸腔異物,切除破損的右下肺,止血。縫合胸腔。更換體位為平臥位,重新消毒鋪單,清創縫合右下肢。此次搶救歷時3小時22分,術中出血1500ml,輸注懸浮少白細胞紅細胞1900ml,普通冰凍血漿750ml,冷沉淀0.75U×15袋,搶救成功,手術順利,術畢患者帶管送ICU監護治療。
2.1.1 組建品質團隊,多學科會診 創傷中心立即組建急救小組:由骨科組、胸外組、普外科、血管外科、ICU醫生組成的醫生團隊,手術室團隊和消防官兵組成,由醫務科科長負責總指揮。
2.1.2 充分的病情評估與物品準備 清創包、開胸包、骨科器械包、血管吻合器械包、血管縫線和止血材料,荷包鉗、荷包針、胃管、十二指腸管等;配備升溫毯,消毒液,大量沖洗液放入37℃的恒溫溫箱,肢體壓力充氣泵,搶救車和急救藥。冷沉淀、紅細胞、和血漿。
2.1.3 心理評估與干預 考慮到患者心理壓力巨大,巡回護士和麻醉醫生在手術室門口等待迎接患者,用溫和的語氣,關心的表情和患者核對并平穩快速的將患者接入手術間。巡回護士立即用安慰鼓勵的言語安撫患者,囑其放松,,減少患者恐懼。
2.2.1 巡回護士配合要點
2.2.1.1 體位護理,防止二次損傷 ①患者由急診平車接入手術室,對平車進行物表消毒后直接推入手術間,減少過床搬運帶來的風險。②協助麻醉師氣管插管時,一人扶鋼筋,一人扶住患者肩部,一人扶著患者頭頸部,使患者頭頸部后仰,麻醉醫生蹲下后,在可視喉鏡下行氣管插管。③將患者從轉運平車移至手術床時,我們預先在正確的位置放好腋下墊,整理好各類管路和心電監護連線,頭和腳部各2人負責,胸肩部,臀部左右各由2人負責,由扶著頭部的人發號施令,將患者搬至手術床,搬運過程中,保持動作的一致與輕柔。
2.2.1.2 配合消防切斷鋼筋與火災預防 考慮到切割時會產生火花,會有火災的風險。①消防員在進行切割鋼筋前,褪去患者身上的化纖材質的衣物,改用棉質布單覆蓋,提前備好滅火器,用大中單覆蓋病人口鼻部,遮住氣管導管。②切割部位靠近麻醉吸氧管路,處于富氧環境,用大中單在切割點與氣管導管之間形成一個屏障。
2.2.1.3 動靜脈損傷的搶救 ①拔除胸部鋼筋前,備好。②根據血壓,休克指數加溫加壓輸血,輸液,術中嚴密監測輸液速度和量,加強心肺功能的監測,防止發生肺水腫或左心衰竭。③術中注意觀察患者出入量的情況。
2.2.1.4 體溫管理 ①術前充分給患者保暖,再接到患者時將手術間溫度調至25℃,將患者身上沾了血的濕衣服剪掉,給予加溫棉被保暖。②將消毒液和沖洗液放溫箱內加熱至37℃后使用,患者所輸注的所有液體都使用輸液加溫儀進行加溫,切割鋼筋沖洗時避免敷料潮濕。③擺放體位速度快,避免暴露時間長。
2.2.1.5 預防感染 ①患者在移至手術床之前褪去身上的臟衣服。②拔除右下肢鋼筋前,用0.5%的碘伏和生理鹽水消毒鋼筋的尾端,再拔除。待胸部手術搶救結束后,再次進行清創縫合。③切除右下肺葉后,用37℃的生理鹽水2000ml進行反復沖洗。
①患者有肋骨骨折,不宜過多搬運,提前通知ICU將床消毒處理后送至手術室,由麻醉醫生、手術醫生、巡回護士、護理員共同搬運患者。搬運時動作協調一致,由麻醉醫生發出口令,輕抬輕放。②患者術中放置胸腔閉式引流管,為了保持胸腔引流的密閉性,防止引流液倒流而發生逆行感染,要確保患者的胸腔引流瓶液平面低于胸腔引流口平面至少60cm。轉運途中,防止胸腔管與外界相通,用雙鉗雙向夾管,將鉗子的有齒端用膠套包裹,防止損傷引流管。③跟ICU護士做好交接。
胸腹部貫穿傷患者傷勢重、病情急,合并癥多,醫護人員須爭分奪秒積極搶救患者。因此,手術室護士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高度的責任心、嫻熟的護理技術、扎實的理論基礎與實踐經驗,并具有一定的應急和快速反應能力。多學科聯合診療,不同專業的人員密切配合和支持,充分發揮團隊力量,保證患者在最快的時間得到最高效全面的救治,這也充分體現平時實景演練的重要性。針對患者的病情,保證綠色通道暢通的前提下,術前有效的心理支持,充分的物品準備,體位合理擺放,防止二次損傷,加強病情觀察和預防手術部位感染,和術中低體溫,保證手術安全。在患者生命體征不穩定,可能傷及重要血管時,巡回護士運用快速康復理念,一邊配合麻醉醫生迅速反應加大補液速度,加壓輸血,一邊秉持“先救命,后治傷”的原則,把握“黃金一小時”配合消防切斷連接腿部鋼筋,配合醫生拔除腿部鋼筋,給胸部手術爭取時間。器械護士與手術醫生配合默契,急中求穩,在最短的時間內備好并遞上醫生所需物品,嚴格執行無菌技術和隔離技術,確保手術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