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東
江蘇省如皋市中醫院普外科,江蘇如皋226500
闌尾炎多急性發病,且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闌尾炎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對患者健康存在嚴重影響[1]。臨床對于急性闌尾炎的治療,手術是主要方法,以往多采取開腹手術治療,雖可直視下切除病變闌尾,但創傷明顯,術后并發癥風險高。隨著醫學技術的進步,微創理念的深入,腹腔鏡闌尾切除術逐漸成為急性闌尾炎治療的首選方法,腹腔鏡手術可明顯減小創口,患者痛苦輕,術后恢復迅速,廣受醫生及患者好評[2-3]。但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后對于闌尾殘端的處理一直是研究重點,如何選擇最合適、最有效的方法處理闌尾殘端直接關系手術療效,臨床常用的方法包括荷包縫合包埋、Hem-O-lok兩種,但具體哪種方法更為有效還未有最終定論[4-5]。該研究以該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5例闌尾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對象,具體比較荷包縫合包埋、Hem-O-lok兩種方法用于闌尾殘端處理中的不同效果?,F報道如下。
選擇該院收治的95例闌尾炎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夾閉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齡15~89歲,平均年齡(50.28±21.63)歲;發病至手術時間(17.52±8.79)h;包埋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齡12~85歲,平均年齡(53.91±22.48)歲;發病至手術時間(17.19±8.53)h。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發病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急性闌尾炎診斷標準;②白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分數升高;③腹部B超檢查證實闌尾臨近未形成膿腫;④發病時間在48 h之內;⑤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術前胸部X線機檢查顯示有右下肺炎;②合并腹腔鏡手術禁忌證;③合并其他嚴重基礎疾病;④病程超過72 h;⑤既往有腹部手術史。
兩組患者均由同一組醫師團隊完成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手術時患者保持平躺,實施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臍部做一個弧形切口,長度1 cm,利用氣腹針刺入腹腔,注入二氧化碳形成氣腹,氣腹壓力控制在12~15 mmHg。腹腔穿刺利用10 mm Trocar進行,穿刺完成功后將腹腔鏡器械置入,經腹腔鏡觀察在臍部下方正中5 cm位置5 mm Trocar套管置入當成副操作孔,于臍右側5 cm處將10 mm Trocar套管置入當成主操作孔。將患者體位調節至頭低腳高左側臥位,將闌尾徹底暴露出來。包埋組選用4號線結扎闌尾血管,然后4號絲線結扎闌尾根部,離斷闌尾后用3-0可吸收線行荷包包埋,夾閉組用Hem-o-lok夾閉闌尾血管,然后Hem-o-lok雙重結扎闌尾根部,兩組均在與根部遠端相距0.5 cm的位置將闌尾利用電刀離斷處理,殘端通過電鉤進行燒灼處理。利用醫用標本袋裝好闌尾后經主操作孔取出。對于腹腔中滲出液較多的患者,利用0.9%氯化鈉溶液行局部沖洗后吸凈,盆腔留置負壓引流球,術后行持續負壓引流。術后第2天開始進行切口換藥,如果引流量不超過30 mL/d,同時引流液顏色澄清,則去除盆腔負壓引流球。術后第1天開始進食半流食,僅于術前半小時預防性使用1次抗生素,術后沒有感染征象的患者不使用抗生素。部分膿液較多的患者,或發生闌尾穿孔的患者,持續使用抗生素到術后2~3 d。
比較兩組相關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住院總費用。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包括術后腹腔感染、腸梗阻、腹腔出血;比較兩組遠期療效,包括術中中轉開腹率、再次手術率。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的表達方式為(x±s),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表達方式為[n(%)],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夾閉組手術時間短于包埋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住院時間與包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包埋組術后住院總費用少于夾閉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x±s)Table 1 Comparison of surg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x±s)
夾閉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64%,與包埋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4.58%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夾閉組術后中轉開腹率與包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再次手術率與包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中轉開腹率、再次手術率比較[n(%)]Table 3 Comparison of rates of conversion to laparotomy and re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surgery[n(%)]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術后住院時間短,術后康復速度快且治療效果好,是臨床治療急性闌尾炎的首選方法[6-7]。但腹腔鏡闌尾切除術中關于闌尾殘端的處理是影響手術療效的重要因素,若闌尾殘端沒有得到正確處理,則術后容易出現腹膜炎、糞瘺等并發癥高[8-9]。
該研究夾閉組通過在術后對闌尾殘端采取Hem-Olok方法進行處理,顯示術后住院時間與應用荷包縫合包埋處理的包埋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夾閉組手術時間為(42.13±7.94)min,明顯短于包埋組(53.68±10.18)min(P<0.05),包埋組住院總費用為(0.50±0.18)萬元,明顯少于夾閉組(0.75±0.16)萬元(P<0.05)。表明Hem-O-lok方法雖較荷包縫合包埋方法可縮短手術用時,但包埋方法可減少患者住院費用,減輕患者醫療負擔,且兩種方法住院時間差異不大,提示包埋法較夾閉法有更高的性價比。該研究夾閉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0.64%,與包埋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4.58%,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35,P>0.05),與類似研究[10]結果一致,其研究中顯示夾閉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3.79%,包埋組發生率為10.34%(P>0.05),另 該 研 究 夾 閉 組 術 中 中 轉 開 腹 率2.13%、術后再次手術率0.00%,與包埋組4.17%、2.0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術后闌尾殘端處理中,選擇荷包縫合包埋方法或選擇Hem-O-lok方法均能保證較高安全性,患者術中中轉開腹率與再次手術率均較低。Hem-o-lok作為不可吸收的高分子聚合物帶鎖扣塑料夾,用于處理脫落風險低,可直接在5 mm Tracor操作,操作簡單,適用性廣。
綜上所述,包埋法、夾閉法處理闌尾殘端的方法均安全、有效,Hem-O-lok夾閉處理闌尾殘端操作簡單,可節省手術時間,但患者醫療負擔較重;荷包縫合包埋處理闌尾殘端更符合傳統闌尾切除術的手術操作要求,雖對術者腹腔鏡操作水平有較高要求,但有更好的性價比,適用范圍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