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西日本新聞”網站12月2日文章,原題:“日本百元店的故鄉”急劇變化中國浙江省義烏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日用雜貨批發市場,被日本人稱為“百元店的故鄉”。盡管中國經濟已從疫情中逆風翻盤,當筆者日前去實地探訪時,卻發現一些店鋪關門了。但其中也有一些人正努力挺過“淘汰的季節”,并把視線轉向互聯網,謀求新出路。
義烏的國際商貿城有7.5萬個商鋪,與全球210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義烏的優勢就在于生產力,號稱“一家批發店的背后就有一家工廠”。一個賣鞋子的批發商說:“疫情導致外國買家來不了,所以很多人(暫時)關店。”仍有不少店鋪在營業,主要出售日本百元店里常見的小商品,但生意冷清。出售塑料容器的一名40多歲的女士說:“目前國內經濟是復蘇了,但國外還沒有,眼下唯有堅持。”
(為應對困境)國際商貿城的運營方于10月下旬開設線上交易渠道。為商戶與世界各地的零售商提供交易平臺,目前已有50萬買家注冊——盡管大多數是老顧客。
距商貿城幾公里的青巖劉村入口處放著一塊招牌,上面寫著“中國網店第一村”。如今,商貿城附近多了很多“個體戶”,他們去市場收購商品再拿到網上去賣,然后從自己家里或者倉庫發貨。該村莊就是其中之一。村里有許多快遞點和直播賣貨演播室,還有專門教授直播賣貨技術的學校。
據報道,今年一至三季度義烏發出的快遞數量超過27億件,直播賣貨的銷售額達140億元。一家人都在網上經營廚房用品店的王思嘉(音)說:“快遞員多且運費便宜,是我們的優勢。”義烏是中國宏大經濟圈構想“一帶一路”的起點之一,也是歐亞貨車的始發站之一。
不過,疫情令網絡銷售受到追捧,同行競爭對手遍布全中國各地,今后這些個體戶有可能被卷入更激烈的價格競爭。對此,王思嘉毫無顧慮地笑著說:“網絡有賺錢的機會,我覺得很有意思,我還想繼續挑戰。”▲
(作者坂本信博,李玉珍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