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炬學校名字取得好,辦學理念好,學校也辦得好!”
2012年9月21日,時任國家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在視察火炬學校教育集團時如是說。
14年,對于年輕的火炬學校教育集團的發展來說是非常短暫的,然而,因為懷揣著“追求卓越”的夢想,躍躍欲試的種子總能破土而出,發芽、長葉、開花,結出豐碩的果實。
A黨建引領,牢記初心使命
“火炬學校教育集團黨總支全體黨員隨時聽從組織召喚!”
2020年疫情期間,黨總支向上級黨委第一個表達參與抗疫的決心,先后有60多名黨員全天候在社區義務值班、宣講。在黨員老師的影響下,集團教師積極參與抗疫捐款共計34950元,為戰勝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黨總支以集團黨員為原型創作了《守望初心炬火相傳》微黨課,向祖國表達基層黨員的拳拳愛國之心,該黨課視頻在全區黨組織活動中多次播放,引起強烈反響。精準扶貧工作中,黨總支為47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宣講政策,走訪慰問。組織黨員們到幫扶對象家中挖涼薯、協助賣涼薯,幫助村民清除多個長年衛生死角,幫扶工作得到高度認可。火炬學校教育集團黨總支被湘潭市委組織部授予“五星級黨組織”稱號。
B創新管理,激發無窮活力
“你知道我們集團的大型活動是怎么弄的嗎?”集團的一個部門主任說,“你肯定想不到——招標。”原來,集團的每一次活動都是年級組和教研組通過招投標的方式承辦的,管理層只負責做好協調和服務工作。集團親子運動會,二年級組通過投標獲得承辦權。年級組長經過與管理層反復商討后,將老師、學生、家長和企業都納入了策劃方案,將家庭和企業推到了活動的舞臺中央,為全校師生和家長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運動會。當缺乏溝通和交流的一家三口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拼搏而相擁在一起的時候,當高大笨重的父母為孩子摔得“嘴啃泥”的時候,當企業家發現自己的力量還可以照亮更多人的生活的時候……集團呈現給師生和家長的又豈止是一場運動會?
創新是集團特有的氣質和發展的靈魂。管理機制的改革、創新,保證了集團教職工隊伍的激情與活力,全體教職員工形成了要干事、想干事、想把事干好的向上氛圍。她的騰空夢想也正是因為插上了管理機制創新的翅膀,才實現了順利跨越。
年級組和教研組是集團引以為豪的部門,因為每一次精彩的演繹都是組內全體同仁智慧的結晶。這就是“讓每一個教師和學生都獲得最大限度的成長與進步”的辦學理念的具體詮釋。各學科都有出類拔萃的學科教師,他們也是經驗豐富的管理者。因而,為教師搭建多維舞臺,讓教師盡情展示自我就是管理層的主要職責。所有這些的核心便是:弱化行政管理,強化學術管理。
2014年,區薄弱學校紅旗學校并入火炬,組建成火炬學校教育集團。創新管理成為了紅旗校區的強勁發動機,分校呈現出拔節生長的態勢。幾年發展,碩果累累,紅旗校區先后榮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湖南省合格學校、湖南省優秀少先大隊、湘潭市生態文明校園、湘潭市課改樣板建設學校、湘潭市示范家長學校等稱號。
C多措并舉,成就優秀團隊
讓“火炬人”引以為榮的是,集團擁有省特級教師2人,省、市、區級骨干教師38人,市學科帶頭人5人,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在省、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優秀教師團隊。
“機制充滿生機而富有活力,教師充滿激情而富有朝氣,學生充滿興趣而富有靈性”,“鮮活教育”理念引領,讓集團抓住教師這個教育“第一生產力、第一資源”大作文章,實現了“騰空飛躍”。
活動是塑造團結隊伍的抓手。集團通過教師群英會、籃球賽、趣味運動會、戶外拓展等一系列活動,融洽教師之間的關系,不斷增強教師隊伍的凝聚力。
專業成長是教育的永恒話題。為了給教師提供快速成長的平臺,集團堅持“引進來送出去”的教師研訓機制。每學期,定期邀請專家來校指導,現場引領。每學期,教師參加省級或以上培訓30人次以上,市級培訓60人次以上。參訓教師用教育沙龍、上匯報課等形式展示學習成果,做到一人培訓、多人受益。除此之外,集團還要求教師通過網絡、書籍、報刊雜志等更多的途徑向名師學習,找專家引領。
校本研訓是教師成長的一方沃土。以校為本,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老師們逐漸摸索出一些門道,教有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多個課題獲省市基礎教育成果獎;集團推出“必修+選修”的校本課程體系,研發出了街舞、民族舞、武術、國際動漫、創客、少兒編程等26門特色課程;集團推出的“霞城文化大講堂”,聚百家之學,傳經布道,造福一方。
D特色引領,提升學生素養
“我們學校的《炬園二十四節氣》課程又上新了!”“快看,秋分節氣片頭詩是我們班周宣彤寫的!”“張子元,你電成‘節氣課程明星了!”
2020年2月,集團以“建設還原兒童本真生活的課程體系”為宗旨,以“以自然為師向未來生長”為目標,秉承“自由即生長、豐富即創造、教師即課程”的理念,以“二十四節氣”為載體,融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音樂、美術、勞動七個學科之力,開展了《炬園二十四節氣》課程研究與建設。通過挖掘節氣文化魅力,幫助兒童建立與自然的聯系,拉近生活與自然的距離,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炬園二十四節氣》課程以節氣為“經”,學科為“緯”,每節課既相對獨立,又相互交融。課程以“火娃說二十四節氣”的動畫形式,將與每個節氣有關的天文、氣象、物候、農事、民俗、詩詞、美食等知識娓娓道來。從立春到秋分,16個節氣,每個節氣7節課,現已推出110節線上課程,約12萬人次通過UMU平臺進行學習,課程獲得一致好評。九十二歲的“鐵桿粉絲”向旭春老人每集必看,課課點評,他說:“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火炬學校的《炬園二十四節氣》課程研發團隊,富于創新,團結協作,效率極高,形成了一種令人欽佩的‘火炬作風。”
“讓孩子做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使者”,這是火炬在“兩型”學校創建中提出的口號。集團致力探索“從集團走向家庭,從家庭走向社會”的兩型活動推進模式,營造“人人都是兩型衛士”“處處都是兩型課堂”的良好氛圍。時任國家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袁貴仁來集團考察“兩型”建設,對集團的“兩型”教育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
14年,5000多個日夜,火炬這顆種子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集團先后獲得國家級教育科研實驗基地、中國書法教育實驗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中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中國楹聯教育基地、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優秀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課改樣板校、湖南省中小學教師培訓基地校、湖南省書香學校、湖南省兩型示范單位、湖南省校本研訓示范校、湖南省文明校園、湖南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集團、湖南省生態文明示范學校等榮譽。
手掬一捧陽光,心存一泓夢想,在人生最美的年華,“火炬人”用青春與夢想做伴,一步一步地在創新教育的道路上前行,向著夢的方向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