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佳?王鑫歆
摘? 要: 由于受韻律特性、氣候特點和學生特質影響,為了更好地貫徹小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精神,克服無法在室外進行體育鍛煉的現狀,筆者從“體能、技能、運用”三個維度出發探索以水平一室內“兔子跳跳棋”游戲課為例開展韻律操融入室內課的研究。
關鍵詞: 三維度;韻律操;室內課;水平一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10-00-02
室內課是學校體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貫徹落實小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的精神,克服因下雨天與霧霾天無法在室外進行體育鍛煉的不利因素,除了安排體育與健康理論課外,可適當組織學生做些動感韻律操融入室內游戲課,更有助于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因此,筆者依托“體能、技能、運用”三個維度開展有針對性的探索和研究。
一、究根源,探新路
(一)韻律特性定基礎
根據新課程標準目標提出的“在小學階段,要注重游戲學習、發展學生的基本運動能力”,游戲是小學生最喜愛的體育活動,它的內容豐富多彩,形式生動活潑,具有趣味性、娛樂性、競爭性和教育性等,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而韻律活動和舞蹈更是人教版教材的主要教學內容,它通過音樂伴奏讓小學生富有情感地借助身體進行表現,幫助他們發展身體協調性、韻律感和節奏感,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表現力,培養他們良好的身體姿態。因此,為了更好地落實和開展室內活動,將韻律操融入其中具有必要性與可行性。
(二)氣候特點助推進
由于江南多雨季和霧霾天氣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室內課在全年教學計劃中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加,它更多呈現的方式為室外體育課教學的有效延伸和填充。同時常見的室內課不僅涵蓋少數體育與健康知識的理論課程,也包含大量以運動技能為主的實踐性課程。由于實際場地的限制和學生安全的考慮,室內課的活動項目較少且與身體活動有關的游戲也參差不齊,可見,筆者順利地編排出適合小學常規課堂的室內操有助于豐富學校體育課程的內容,也有助于緩解氣候因素對學生體育活動的影響。
(三)學生特質誘興趣
水平一的一、二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表現欲望較強烈,也是自信心形成的關鍵時期,個性差別較大,喜歡模仿,但是自覺學習的主動性較弱。他們喜歡下棋,例如“飛行棋、五子棋”等,確實可以“動腦”,但無法“動身”。可見,他們更需要多樣的、趣味的、可動性強的室內課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同時還能兼顧其體能。
綜上所述,隨著媒體資源日漸豐富,室內操一躍成為除了理論課之外的首選,學生通過音樂伴奏指引,跟隨教師或多媒體進行韻律操練習,起初出于好奇和新穎,學生會積極且認真地模仿練習,但若重復次數過多,學生便會懈怠,逐漸出現消極模仿,形成一定的“審美疲勞”,雖然被動學習和任務式完成課堂要求,卻缺少內在動力,并且室內韻律操的運動量普遍較低,無法達到一定的心率和運動密度,學生在練習中缺少主動的合作和探索,也缺少快樂的笑容。因此,體育課是以身體練習的形式融入課堂,在室內受場地的影響,如何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小場地”,發揮“大智慧”,讓學生能真心地投入游戲,又能有一定的運動負荷,發展學生的體能,是筆者思考和實踐的。
二、摸索形特例,三維凝重心
(一)特例擬定顯主線
筆者將韻律操“兔子舞”融入體育游戲“兔子跳跳棋”中形成了案例水平一室內“兔子跳跳棋”游戲課。首先考慮到在教室內進行活動,動作幅度不能太大,“兔子舞”節奏歡快,動作簡單易學,符合室內游戲的要求,由最先的原地“打地鼠”熱身小游戲,再進行原地單人“兔子舞”,兩人合作、多人合作“兔子舞”中,體會合作的樂趣;在“兔子跳跳棋”游戲中,學生角色轉換,把自己和小伙伴當成“兔子棋子”,把教室內課桌椅的空隙當作“棋盤”,讓學生在跟隨音樂律動的同時體會游戲的樂趣并積極思考,讓他們在充滿快樂的氛圍中提高運動密度,完成一定的運動量。
一節有趣生動的室內游戲課少不了充分的教學設計,每一步設計都需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遵循實踐課的合理結構。筆者將本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四部分展開:開始部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
(二)三維助力構環節
1. “技能”維度構“其一”
技術維度的“方法”設計。
游戲目的:掌握原地簡單韻律動作,兔子舞的韻律操練習(以腿部為主)——左左右右,前后跳跳跳。
場地組織和游戲方法:每人站于自己的課桌椅后方,由原地開始,雙手叉腰,進行“兔子舞”原地腳步練習,即側抬左腳兩次、側抬右腳兩次、前跳后跳、原地或向前跳三次。口令練習之后進行配樂練習。熟練兔子舞基本動作。
2.“體能”維度構“其二”
體能維度的“方法”設計。
游戲目的:通過雙人兔子舞+多人兔子舞的行進間練習,學生能掌握雙人和多人跳兔子舞的節奏,體會合作跳躍的樂趣,并在一定練習時間和練習次數后達到一定的運動負荷。
場地組織和游戲方法:全體向左或向右轉,同桌前后之間的搭肩兔子舞、前后4人搭肩的練習、前后8人搭肩練習兔子舞,由原來的原地練習模式向行進間練習轉變。教師統一口令進行練習之后,可增加“兔子舞”音樂進行練習,并評比哪組節奏最一致,跳得最整齊。設置“勇奪大蘿卜”獎勵環節。
3.“運用”維度構“其三”
運用維度的“方法”設計。
游戲目的:通過學生對兔子舞步合作練習后,將結合室內課桌椅的過道,讓學生開始“下棋”,小組內探究行進間路線,培養遇到問題后的臨場解決問題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
場地組織和游戲方法:在兔子舞的行進間固定路線的練習基礎上,改變行進間的路線,分為5只兔子(每只兔子由8名學生前后搭肩組成),棋盤路線為教室課桌椅中間的過道,一條過道只能跳一只兔子,不可并排行進。如果“兩只兔子”相逢,可由兔子頭舉手示意,全員向后轉,兔尾巴變成兔子頭,相向離開;如果其中一只兔子的頭和尾巴都被其他兩只兔子堵住了,將出局(坐回位置),獲勝組贏得“蘑菇房子”獎勵環節。
三、三思促踐行,三需明方向
(一)育人為先,規則需規范
室內課由于場地的限制,韻律操動作和游戲規則宜簡不宜繁。在室內教學過程中更需要教師的引導、韻律操動作規則的規范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形態、規則意識和遵守規則的習慣。在“兔子跳跳棋”的“體能”“運用”環節中,學生由于好勝心理,會加快速度,沒有按照教師播放的音樂進行,亂了小組的“兔子舞”節奏,甚至有些小組的動作變形,韻律操“舞步”不規范,并有推擠現象。教師應及時暫停,透過現象看本質,分析學生產生規則意識不強的原因,并指出韻律操正確的身體姿態和遵守規則的重要性。教師需循循善誘,通過游戲的運用環節,落實動作、游戲規則教育的意義,有意識地發展學生良好的規范品質。
(二)動力為輔,游戲需評價
將有效評價貫穿于整節室內課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保持學習的熱情。如在“體能維度”環節中,設置了“拔蘿卜”評價環節。學生前后搭肩成一小縱隊在桌椅過道中行進間跳“兔子舞”,多組學生動作規范,并能跟上音樂的節奏,該組可獲得教師制作的一個“大蘿卜”貼紙,從而提高了團體的凝聚力,也充分培養了他們的合作能力。再如,在“運用”維度“兔子跳棋”游戲中,哪只“大兔子”成功地將其他兔子“將出局”,可獲得“蘑菇房”,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團隊探索和思考能力。
(三)以生為本,趣味需安全
由于室內體育游戲課中身體的練習將在眾多的課桌椅中完成,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不管是游戲器材的選擇還是游戲規則的趣味性設定都應從學生安全角度和學生身心發展出發。在小組“兔子舞”練習中,強調不推擠,有節奏地前行并前后保持一臂距離的搭肩姿勢。安全是游戲活動順利進行的基石,安全的意識是落實安全的保障。水平一的學生活潑好動,想象力豐富,在他們的游戲課中,情境的導入至關重要。在“兔子跳跳棋”中,導入“小兔子”親身體驗如何跳著下棋,激發了學生身心投入的激情。從“我”的角色切換到“小兔子”,具有童趣的角色轉換,學生更容易享受其中。
總之,韻律操融入室內游戲課的現象尚未普及,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筆者認為應及時地把握室內操的遠大前景,抓住一切機遇積極進行摸索和探究,將這一教學形式在實踐中充分發揮,在應用中嶄露頭角。
參考文獻:
[1]李貴昌.巧用彈力帶 精彩室內操[J].體育教學, 2019(3):83-84.
[2]蘇渺詞.小學“水平一”階段室內健身操創編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