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前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在退隱了6年后,于當地時間2020年8月3日,作出“驚世駭俗”之舉,在年逾八旬之際“自我放逐”。8月7日,該國《阿貝賽報》最新消息透露,卡洛斯已入住阿聯酋皇宮酒店。“出走”之前,前國王還給兒子、現國王費利佩六世留了封信,稱這是自己“深思熟慮”后的決定,說“由于過去個人生活中的某些行為所引起的公眾影響,為了給你提供和平與安寧的環境,我決定離開西班牙”。費利佩六世已聯絡前國王,表示“尊重和贊賞”父親的決定。
前國王此舉頗有點給兒子、現國王“隔離火源”的味道,當然,更暗合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謀略。事實也正是如此。西班牙政壇和媒體普遍認為,前國王“自我放逐”是針對圍繞自身的腐敗調查升級所作出的“應對之舉”,今年6月11日,該國最高法院檢察官已宣布對前國王涉嫌在與沙特有關的高鐵計劃中收受非法回扣展開調查。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一聲嘆息。
都說落葉歸根,卡洛斯此番拋妻棄子、離家出走,實在也是無奈之舉,或者說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82歲的耄耋老人了,遠赴國外,還真不少折騰。卡洛斯8月2日寫信給兒子費利佩后,立即乘車離開了薩爾蘇埃拉王宮。
如此“當機立斷”,顯見這的確是前國王經過了深思熟慮,并非心血來潮。
前國王的那封信,既是最好的“心跡流露”,其中更有“草蛇灰線”。信中說:“尊敬的陛下,親愛的費利佩,面對我過去個人生活中的某些行為所引起的公眾影響,我愿向你表明,我絕對愿意幫助你履行你的職責,為保持你高度的責任感提供所需要的和平與安寧。這是我的‘遺產,也是我個人尊嚴的需要。”并稱:“這是我的決定,我懷著深切的感情,但又非常冷靜。我當西班牙國王已經40年了,在這些年里,我一直希望西班牙和王室能得到最好的東西。”
然而,目前看來,至少前國王本人已無法“得到最好的東西”。因為他的“某些行為”,已經被“盯”上了。
這“某些行為”,就是今年3月4日被瑞士《日內瓦論壇報》率先披露的涉腐行為。這則曝料稱,2018年夏天,瑞士警方在調查一個名叫法薩納的基金經理時,在其辦公室發現了兩家基金會的瑞士銀行轉賬記錄。其中一家基金會由卡洛斯的遠方表親阿爾瓦羅·德奧林斯負責經營,該基金會專門用來支付卡洛斯與其老朋友的私人飛行費用。另一家總部位于巴拿馬的基金會,第一受益人就是卡洛斯。調查稱,卡洛斯一直通過這兩家基金會洗錢。
調查還顯示,2008年,卡洛斯作為中間人,幫西班牙一家公司獲得沙特的一個高鐵合同,合同價值67億歐元。沙特方面支付給了卡洛斯1億美元“辛苦費”,讓其幫助安排沙特在未來與西班牙的商業合作。法薩納幫助卡洛斯將這1億美元存進瑞士的一家私人銀行,并分批轉入卡洛斯的兩家基金會。4年后,卡洛斯將這筆資金轉入另一個銀行賬戶,并在2008年至2012年間,每月從賬戶中提取超過10萬歐元的現金。
瑞士檢方凍結了這兩個可疑賬戶,并對相關人員展開調查。同時,瑞士也向西班牙通報了這一線索,要求該國司法機構就卡洛斯涉嫌逃稅、財產來歷不明等問題進行調查。
這可絕對是丑聞。瑞士媒體今年3月4日曝光此事后,立即引發了西班牙民眾的抗議。為平息民眾怒火,費利佩六世只好出來“滅火”。他在3月15日對外宣布,自己將放棄未來繼承父親海外銀行賬戶相關財產的權利,還取消了父親每年194232歐元的津貼。
然而,這把“火”并沒有熄滅,而是持續“燃燒”著。近幾個月,隨著卡洛斯因海外賬戶丑聞面臨越來越深入的司法調查,就連一向不干預王室事務的西班牙政府也無法“置身事外”,7月下旬,首相桑切斯稱這些事情“令人非常煩惱”。
“以退為進”
無可奈何,前國王卡洛斯只得“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其實,這已不是卡洛斯第一次“以退為進”。6年前,他的退位,其實也是萬般無奈之下的“以退為進”,而根本不是“功成身退”。
這么多年來,王室形象是每況愈下。前些年,讓王室遭受“劇痛”的是被卡洛斯視若掌上明珠的克里斯蒂娜公主與駙馬烏丹加林的貪腐丑聞。運動員出身的烏丹加林與公主成婚后,人生扶搖直上,當選為西班牙奧委會成員,并成立了公司,生意也立馬風生水起。夫婦倆2004年在巴塞羅那買下了價值580萬歐元的別墅,后又花費200萬歐元裝修,過上了奢華的生活。然而,2011年11月,烏丹加林于2004年至2006年主管諾斯基金會慈善機構期間的勾當被揭發,被指憑借駙馬的身份,以較高價格爭取到地方政府合同,然后與合伙人托雷斯貪污了大約600萬歐元公共資金并轉移至海外。本來,這些資金是用于承辦該國東部巴利阿里群島和巴倫西亞省的多項體育賽事。2018年6月12日,烏丹加林被該國高等法院裁決貪腐罪名成立入獄5年10個月,克里斯蒂娜雖被判罪名不成立,但因其從丈夫的欺詐中獲利而被判罰15.6萬美元。克里斯蒂娜因此成了自1975年恢復君主制以來首名接受司法審理的王室成員。
雖然在此之前王室已經作了“切割”,駙馬被“屏蔽”,公主被褫奪王位繼承權,不過,丑聞已然“重創”王室。媒體曝出的丑聞中,早就直指卡洛斯,稱由烏丹加林發送的電子郵件顯示國王支持并密切關注著其駙馬的商業發展。
王室的聲望無可挽回地跌入低谷。西班牙國家電視臺當時發表評論稱:“過去幾年來,西班牙社會和政界存在一股要求廢除君主制的呼聲,丑聞很可能激起新一輪廢除君主制的浪潮。”事實也確實如此,2013年和2014年這兩年,民眾多次游行要求廢除君主制,不少政治人物也多次公開要求卡洛斯退位。
“形勢比人強。”2014年6月2日,卡洛斯發表講話:“現在到了把權力交給新一代的時候了,他們年輕、精力充沛,能夠帶來現階段需要的改變,迎接未來的挑戰……”6月18日,卡洛斯一世正式退位。
想當初,卡洛斯可是西班牙的“象征”,一度聲望如日中天。雖然他由獨裁者佛朗哥“培養”并“指定”為國王,然而自他1975年正式登基后,憑著其不懈的努力,國家開始轉型,實施了1936年以來的首次選舉,引領該國進入了民主時代……現在,居然是在王室丑聞中退位,對卡洛斯來說,想來一定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此去華山一條路”
卡洛斯前國王這次縝密地“自我放逐”,對他涉腐的調查其實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這名前國王的“自作孽”,最“出名”的是他的“奢侈狩獵”和“花心緋聞”。
2012年,西班牙深陷經濟危機。然而,當年4月,媒體曝出卡洛斯在前往博茨瓦納狩獵大象時摔斷髖骨,被送回西班牙急救,且花費高昂,達4萬歐元。
更糟的是,媒體還曝出卡洛斯的非洲狩獵不是“單槍匹馬”,而是“紅顏”在側——一個名叫維特根斯坦的德國金發女郎相伴左右。這個維特根斯坦可不是等閑之輩,結過兩次婚,一個前夫是英國富豪,另一前夫是德國王子。兩段婚姻令她的人生“開掛”,成了擁有王室地位的富婆,并成了不少歐洲王室的座上賓。卡洛斯遇到維特根斯坦后,立馬“觸電”,慷慨地給了對方國王財政顧問的職位,于是,國王的外訪活動中,她常陪伴左右。
這自然讓民眾以及不少政治人物非常不滿,當時就有工人社會黨馬德里地區首席戈麥斯提出,卡洛斯應該“退位讓賢”了。迫于強大的輿論壓力,卡洛斯罕見地向公眾道歉,承認犯了錯誤……如今,卡洛斯更涉入貪腐丑聞,此番“自我放逐”,可謂是“此去華山一條路”,別無他途。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