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姚江
2020年7月9日,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廣州法院)召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大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通報廣州法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工作成效,并發布了十個典型案例。其中第一個典型案例就是歷時三年的村民私自上樹摘楊梅墜亡案。
貪摘楊梅釀慘劇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梯面鎮紅山村是不收門票的三A級旅游景區,為了進一步美化景觀,紅山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紅山村委會)在紅山村景區核心區域的情人堤河道兩旁種植了為數不少的楊梅樹。雖然村里并沒有向村民或游客提供采摘楊梅的活動,但每年這些楊梅成熟時,都有一些貪圖小便宜或者缺乏公德心的游客和村民攀爬楊梅樹,采摘樹上的楊梅占為己有。紅山村的花甲老婦林美是積極上樹采摘楊梅的村民之一,每年楊梅成熟時,林美都要爭先恐后、三番五次去摘楊梅,她的目的是用于釀制楊梅酒,然后賣給游客。
2017年5月19日下午,林美又興致勃勃地喊上丈夫華豐一起去摘楊梅。她爬上樹,戴上手套,穩準狠地把一顆顆成熟的楊梅采摘下來,輕輕放在籃子里。丈夫華豐在樹下照看楊梅。很快,她摘了滿滿一籃子楊梅。華豐勸她不要再摘了,但林美看著樹上還有好多楊梅,實在舍不得就此罷手,繼續摘摘摘。突然,林美一個不小心從樹上摔了下來,倒在地上受傷了。17時30分左右,紅山村委會主任聞訊趕來,并立即用手機撥打了120,但120救護車遲遲未到,紅山村的村民選擇用自己的車送林美到梯面鎮醫院治療,后轉至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治療,終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于當天死亡。林美家人共支付醫療費4804.3元。
二審判決楊梅樹主人擔責
林美死亡后,林美的丈夫華豐與兒女們將紅山村委會告到了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花都法院)。
原告主張,林美系因樹枝枯爛斷裂跌落。楊梅樹嫁接處較低,極易攀爬,每年楊梅成熟之際,都有大量觀景人員攀爬楊梅樹、采摘樹上的楊梅,甚至進行哄搶。紅山村委會作為景區的經營管理者,對自身栽種的楊梅樹疏于管理,對眾多游客或村民哄搶采摘楊梅的行為未進行危險警示提示,未提供安全防護措施,對林美的死亡存在不作為的行為,系造成林美從楊梅樹摔落死亡的根本原因,紅山村委會應當承擔主要責任。在本案事故發生后,紅山村委會未采取必要的救治措施,致使林美錯失了最佳救助時間,紅山村委會應當承擔過錯責任。為此,原告請求法院判令紅山村委會承擔林美人身損害金額90萬余元的70%,即63萬余元。
原告方提交了照片若干份,證明有人上楊梅樹采摘楊梅,但楊梅樹附近沒有任何警示或禁止采摘標識。紅山村委會答辯認為,林美明知楊梅樹屬于村集體所有財產,為了一己之利不惜爬樹偷摘楊梅,其行為是盜竊村集體財產的違法行為,法律不予保護,因其爬樹摘楊梅從樹上跌落導致的后果,應當由其自行承擔。紅山村委會作為基層自治性村民組織,不應承擔任何的賠償責任。林美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其對于爬樹摘楊梅的危險性完全能夠預見,但其為了個人的私利,置危險于不顧,故此損害后果應當由其自行承擔。林美的丈夫華豐不但沒有及時制止林美的侵權行為,反而積極地配合、協助,是共同侵權人,對于其妻子的損害后果,華豐應當共同承擔責任。林美是紅山村的村民,并非游客,其以游客的身份主張權利沒有依據。林美公然違法而且違反紅山村的村規民約,其丈夫和子女不但沒有反省林美行為的違法性及對村集體帶來的不良影響,反而以游客的身份向村集體主張權利,依法無據。綜上所述,請求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花都法院審理后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紅山村委會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首先,安全保障義務是一種過錯責任的歸責原則,但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的責任不應無限制擴大,其承擔責任的前提是受害人在合理使用設施設備的過程中,因設施設備本身的安全隱患致損或者因救助不及時導致損害擴大。在本案中,楊梅樹本身是沒有安全隱患的,是林美不顧個人安危私自上樹導致危險的產生。其次,確實存在游客或村民私自上樹采摘楊梅的現象,紅山村委會作為楊梅樹的所有人及景區的管理者,應當意識到,景區內有游客或者村民上樹采摘楊梅時存在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情況,但其沒有對采摘楊梅及攀爬楊梅樹的危險性作出一定的警示告知,存在一定的過錯。再次,在林美從楊梅樹上摔落受傷后,紅山村委會雖設有醫務室,但相關人員已經下班,且沒有設立必要的突發事件處理預案,導致林美不能及時得到醫療救助,對損害的擴大存在一定的過錯。綜合本案實際情況,法院酌情認定被告承擔5%的責任。2017年7月22日,花都法院判決紅山村委會賠償原告損失901923.3元的5%共計45096.17元。
林美家人和紅山村委會均不服花都法院一審判決,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林美家人認為,一審法院在查明紅山村委會存在多方面過錯的情形下,僅判罰紅山村委會承擔5%責任,該責任與其過錯程度、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等不相適應,明顯過低。紅山村委會則堅持其對林美偷摘楊梅導致死亡的后果不應該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公共場所的管理人負有在合理范圍內保護他人人身和財產安全的義務。如果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紅山村委會主張其無須承擔責任,缺乏依據,本院不予支持。林美作為一名成年人,應當預料到上樹采摘楊梅的危險性,但其在未采取安全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不顧自身年紀較大,擅自上樹采摘楊梅,直接導致涉案事故發生,存在重大過錯,其應對自身損害承擔主要責任。2018年4月16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如下: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再審判決楊梅樹主人無責
二審判決一出,輿論嘩然,在網絡上引發較大爭議。不少人認為,死者私自攀爬樹木采摘楊梅最終跌落身亡,完全屬于“咎由自取”。
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于2019年11月14日作出〔2019〕粵01民監4號民事裁定,決定再審本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另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后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是紅山村委會是否應對林美的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并具體分析如下:
(一)紅山村委會沒有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紅山村委會作為紅山村景區的管理人,雖負有保障游客免遭損害的安全保障義務,但安全保障義務內容的確定應限于景區管理人的管理和控制能力范圍之內。紅山村景區屬于開放式景區,未向村民或游客提供采摘楊梅的活動,楊梅樹本身并無安全隱患,若要求紅山村委會對景區內的所有樹木加以圍蔽、設置警示標志或采取其他防護措施,顯然超過管理人的注意標準。從愛護公物、文明旅行的角度而言,村民或游客均不應私自爬樹采摘楊梅。林美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應當充分預見攀爬楊梅樹采摘楊梅的危險性,并自覺規避此類危險行為。故林美家人主張紅山村委會未盡安全保障義務,缺乏事實依據。
(二)林美的墜亡系其私自爬樹采摘楊梅所致,與紅山村委會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紅山村村規民約》規定:村民要自覺維護村集體的各項財產利益,包括公共設施和綠化樹木等。該村規民約是紅山村村民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形成紅山村的公序良俗。林美作為紅山村村民,私自爬樹采摘楊梅,違反了村規民約和公序良俗,導致了損害后果的發生,該損害后果與紅山村委會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三)紅山村委會對林美私自爬樹墜亡的后果不存在過錯。林美墜亡系其自身過失行為所致,紅山村委會難以預見和防止林美私自爬樹可能產生的后果。林美跌落受傷后,紅山村委會主任及時撥打120電話求救,在救護車到達前,另有村民駕車將林美送往醫院救治。因此,紅山村委會對林美損害后果的發生不存在過錯。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適用法律錯誤,處理結果不當,應予以撤銷。2020年1月20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駁回林美家人的全部訴訟請求。
(本文人名均為化名)
編輯:夏春暉? 386753207@qq.com
法官點評
此案的再審判決重申了一個常識:法律應是公序良俗的“兜底條款”,司法絕不允許守法者為“小惡”埋單,也不允許“作惡者”占善良的便宜。這是一份情法理兼備的判決,傳遞出三重祝愿:愿逝者安息,愿法治長在,愿世事清平。在人心的幽深之處,它點亮了法律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