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下列行為:(一)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二)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三)拍攝、窺視、竊聽、公開他人的私密活動;(四)拍攝、窺視他人身體的私密部位;(五)處理他人的私密信息;(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
根據以上表述可知,隱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和不愿為他人知曉的私密空間、私密活動、私密信息。而公司的辦公場所屬于一定范圍內的公共區間,雖然員工每人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空間單獨辦公,但并不意味著這個單獨空間屬于員工個人的私密空間,而是屬于公司用于辦公的公共區間。用人單位在合法管理需要下,可以在辦公場所(單位內部的更衣室、浴室、洗手間、宿舍等區域除外)加裝監控設備、通過后臺監控員工辦公電腦瀏覽信息,甚至在員工拒簽配合工作安排的情況下,可以采取錄像等方式進行取證。以上方式并不屬于侵犯員工隱私權的行為。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條的規定,違背他人意愿,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采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
通過上述規定可知,《民法典》實施后,企業應當建立防止職場性騷擾的保護機制,為防止性騷擾,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管控:
1.用人單位在制定或修訂規章制度時,將防范職場性騷擾寫入制度當中,并注意要對職場性騷擾的違紀處分進行明確。在定義職場性騷擾的含義時,盡量與《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條相一致,避免存在表述不完整或不準確,導致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2.用人單位應采取合理地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范職場性騷擾。避免因投訴機制不健全對受害人造成二次傷害。另外,用人單位也應明確處置此類問題的流程,一經調查屬實,應及時依據規章制度做出處理,如情形嚴重,也應及時報警或通過其他司法途徑處理。
3.加強職場性騷擾安全保護知識宣傳,用人單位應指導職場人士(特別是女性)加強自我保護,并樹立證據保全意識,如存在被性騷擾的情況,應及時保留證據進行投訴并配合調查等,避免“隱忍退讓”而導致更嚴重的被騷擾情形出現。
根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的規定,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工作人員追償。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責任。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資部分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對比以上兩項條款可以發現,現行規定下勞動者履職給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只有雙方勞動合同有特別約定時單位才可以按照約定追償,沒有約定則缺乏維權依據。而《民法典》實施后,勞動者履職中因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單位造成損失的,單位在對外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直接依法向勞動者追償。
根據條文解釋,有觀點認為,“直接依法追償”可以理解為直接在工資中一次性扣減,無需按照《工資支付暫行規定》規定的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的標準執行。對勞動者來說,工作中要更加謹慎、用心,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履職,否則會增加賠償風險。
本期專家 勞達laboroot咨詢顧問 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