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萊盧麥肯錫前資深合伙人
如果沒有預算,那么員工就沒有目標了嗎?不是這樣的!很多組織均未設定任何形式的自上而下的目標。想一想,如果你在一個讓你能夠夢想成真、全身心投入工作并且服務于某個富有意義和價值的使命的組織中工作,你還需要在威逼利誘下才能好好工作嗎?如果人的積極性未被激發,問題不在于缺乏目標,而在于某些事情導致該工作對員工失去了吸引力。這才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而簡單地增設更多目標并不會解決這一問題。
馬丁·里維斯 波士頓咨詢公司資深合伙人
在一些年輕的產業和經濟體中,通常沒有一家占主導地位的企業能夠獨自提供資源并應對危機、占領市場。另外,由于新興市場的產品需求通常不明朗,或變化過快,因此一家企業難以輕易管理起整個市場。最后,企業可能需要與一系列廣泛的利益相關方進行交流,因為市場發展依賴于塑造規則或者引導客戶。因此,成功之道就是要與多個利益相關方共同開發市場和產業。
路江涌 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組織與戰略管理系教授
在商業模式方面,共享經濟的創新主要體現在一個“享”字上。我們知道,物權主要有幾個方面,分別是所有權、處置權、使用權和收益權。在傳統的物權理念下,人們花費高昂的代價獲得對一個物品的完整物權,但人們真正想要的不是所有權和處置權,而是使用權和收益權。這就像那句營銷名言:“客戶要的不是鉆孔機,而是墻上的一個洞。”
宋志平 管理工程博士
做企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我不大迷信管理理論,對一線的工人、作業人員來說,這些理論很難學習運用。相比之下,大家對來于實踐、用于實踐的大量工法很感興趣。我常想,企業管理沒有秘訣,如果一定要說秘訣,那就只能是持之以恒地做下去——只要扎扎實實、一板一眼地做好那些最基本的工作,把我們熟知的管理信條,真正付諸長期實踐就可以了。正是那些看上去繁雜瑣碎的管理制度、樸實無華的管理方法、一絲不茍的監督落實,成就了企業的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