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錦程

2016年,華峰員工楊德華第一次在企業OA平臺上,看到公司與三明醫學科技職業學院(以下簡稱“三明醫科學院”)、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湄職院”)等聯合開辦“二元制”大專班,面向全體員工進行招生,免費幫助員工提升學歷。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楊德華聯系了負責人報名。三年后,在華峰2016級“二元制”大專班畢業典禮上,當筆者把全日制大專畢業證書親手頒到他手上時,他毫不掩飾心中的喜悅之情,激動地告訴筆者,“上大學是我多年以來的夢想,以前沒有機會實現,現在借著公司的平臺拿到了大專文憑,而且還是免費的。二元制,圓了我的大學夢。”
“圓夢”的不止楊德華一人,多年來,從倡導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到開辦“訂單班”人才培養,再到“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的試水實踐,華峰探索高素質人才培養模式的步伐從未停止,也成全無數員工實現自我提升。
早在2015年,隨著華峰紡織產業園等三大產業園及一個研發基地的相繼開工建設,公司步入了高速發展時期。作為一家制造業企業,華峰對高素質綜合型技術人才的渴望自此更為凸顯。彼時,筆者兼任集團HR總監,目睹了企業內部諸多“有能力無學歷”技術骨干們的尷尬,也聽到“楊德華們”的求學呼聲。因此,如何提高內部員工學歷與素質,構建可持續的人才培養模式,成為筆者的案頭要務。
在一次與公司化工總工程師、德籍高端紡織材料專家、后來是中國友誼獎獲得者托馬斯博士的深度交談后,筆者了解到被譽為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的“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在德國,“雙元制”是職業教育的主導教學方式,很多學生甚至在小學后即接觸到“雙元制”教學。接受“雙元制”的學生,有兩個學習、受訓地點,在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學徒工,畢業后就業方向十分明確,不僅學生學以致用,學校提升了就業率,用人單位也解決了招工難題。
在“西學為用”思想的驅動下,筆者查閱、研究國內“二元制”人才培養經驗,決定以德國“雙元制”為樣板,研究國內關于職業教育的相關文件精神與指導,統籌企業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率先響應“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這一現代學徒制試點。
隨后的數月,筆者在內部開展摸底報名,得到員工們的響應后,又多方聯絡,奔走于公司與三明醫科學院、湄職院等高校之間,拉開了華峰推行“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序幕。
經校企雙方的實地考察調研,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育人、互惠多贏、共同發展”的原則,華峰最終與三明醫科學院達成合作協議。根據辦班協議,三年期間,公司為“二元制”大專班員工支付學費,訂立對應用工協議,辦理社保等;學校撥出專項經費用以日常工作的開展,根據企業需求開設相應專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結合“文化綜合考試、專業基礎考試與崗位技能測試”的綜合考試辦法,定制“企業版”人才培養模式。
員工在“二元制”大專班學習時,重返學校重溫校園學習氛圍,在公司與其他職員同工同酬,學校定期安排老師、教授到公司進行集中理論授課,公司高管和技術骨干利用線上視頻授課,結合實訓室、車間現場實踐教學等方式,讓員工們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重點提升專業的實操技能。三年下來,經考核準予畢業頒發全日制普通大專畢業證書,實現學歷與經驗的雙提升。
“二元制”大專班是學校與企業采取“校企雙主體、工學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實施“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重點在于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并實施人才培養方案,通過共同教學指導、共同考核評價,將學校與企業緊密聯系起來,共同參與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二元制”模式全方位打造7個“二元”:企業與學校二元主體、學徒與學生二元身份、師傅與教師二元教學、企業與學校二元管理、企業與學校二元評價、畢業證與職業資格證二元證書、全日制與非全日制二元學制。
不可否認,“二元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推行,無疑是企業穩定員工、保障用工的一種突破。公司重視員工技能與學歷的提升,大力支持、鼓勵員工繼續深造,得到了員工們的熱烈歡迎,成為員工學歷再造的又一渠道。經不完全測算,員工在職三年收入在18萬元以上,節約去自讀大專三年支出至少9萬元以上,三年的差距將近30萬元,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三年的時間,已讓員工具備相應工作經驗的價值和崗位提升、職稱評聘等機會。“二元制”的特殊教學模式,同時也拉近了公司與學校間的互動交流,幫助解決企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面臨的招工難問題,為企業輸送更多所需人才。
目前,華峰有近百人的講師團隊,講師們定期將學員集中在實訓室、車間現場進行實踐教學,不斷提升員工專業技術能力,與職業高校共同構建員工技能培訓基地,打造企業員工的大專“直通車”。公司人力資源中心每年還為“二元制”大專班的同學們舉行特色的開班儀式及畢業典禮,并成立“二元制”大專班學生會,每學期組織班級同學進行戶外團建活動,讓學員們重溫學校學習氛圍,豐富業余生活。
截至目前,華峰與三明醫科學院和湄職院聯合助力31名職工實現學歷提升。2020年,報名“二元制”大專班的職工已達到100多人,2021年,華峰協辦的工業職業技術學校的中專畢業生進入企業工作后,選擇學歷深造,報名者將突破500人。
與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相比,“二元制”大專班最重要的特點是雙導師制,它改變了以往學校教育的單一模式,由校企合作雙方共同參與。從招生與宣傳,學生的教學與管理,到專業師資授課實訓、考核測試方法等內容,實現教育過程與生產過程無縫對接,構建職業院校和企業深度融合、分工合作、資源共享、共同發展的機制,更受學校、企業的普遍歡迎。
華峰“二元制”大專班憑借著獨特的平臺和資源優勢,吸引著越來越多擁有“大學夢”的職工加入,學員們在公司一邊上班、一邊深造,享受技術資歷和學歷的雙豐收。“二元制”大專班的持續興辦,也大大提高了員工隊伍的素質與技能,更好地完善了公司人才梯隊建設,同時有助于實現企業、員工、院校等多方共贏局面,為企業、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助力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
作者 華峰華錦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