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紅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062-01
背景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為提高學生道德品質(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創造力和凝聚力,發揮積極的作用。因此,在實現“中國夢”這個新的時代背景下,提出立德樹人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融入和滲透。教育引導學生懂得祖國命運和個人命運息息相關的道理,自覺把個人成長與祖國發展進步、民族復興聯系在一起,從而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實現育人的目標。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作者觀點,體會作者愛憎分明的人道主義精神。
目標2:比較閱讀,體味贊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
目標3:珍視人類文明成果,尊重人類文明創造,培養熱愛全人類文化的情感。? 教育學生要有寬廣的胸懷和偉大的人格。要站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
重點重點:
1.掌握本文的語言特色。辨別本文中贊美的語言和反諷語言的細微差別。
2.了解雨果的偉大的人格。把握作者觀點,體會作者愛憎分明的人道主義精神。
學習過程
自學為主? 導學為輔
課前自主學習內容:
1.收集資料,寫一段簡介雨果的文字。
2.說說對下列語句的理解,體會其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我們歐洲人是文明人,中國人在我們眼中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
(2)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也不會是強盜。;;;;;;;;;;;;;;;;;;;;;;;;;;;;;;;;;;;;;;;;;;;;;
(3)現在,我證實,發生了一次偷竊,有兩名竊賊。
3.各國藝術都有其代表建筑,如:希臘有;;;; ,埃及有;;;;;;;;;;? ,羅馬有;;;;;;;;;;; ,巴黎有;;;;;;;;;;;,而東方有;;;;;;;;; 。
4.雨果是如何評價圓明園的?找出文中評價圓明園的語句并朗讀。
5.雨果為什么說“歲月創造的一切都是屬于人類的”?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課內研學,悟情明理
一、情景導入
播放圓明園的相關照片和被毀視頻(見課件,此處略)
同學們剛看到的是圓明園被搶、被毀的視頻,在英法聯軍肆無忌憚的搶掠中,這個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成為了一堆廢墟。作為一個中國少年,你看后有怎樣的感受?
作為當時法國將領之一的巴特勒上尉稱這次遠征中國是體面的、出色的,并征求雨果的意見。那么雨果對這個事件持什么樣的態度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雨果寫給巴特勒上尉的一封回信。
二、課內研學
(一)初識作者,了解雨果
雨果是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運動的領袖,有誰向大家介紹一下?
(二)整體感知,把握觀點
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聲望和在文壇的地位,讓他為遠征中國所謂的“勝利”喝彩。作者在信中的主要觀點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表達出自己的觀點的?
(三)感情朗讀,體悟愛憎
畫出文中對比鮮明、精彩的語句細細體會。思考以下問題:
1.雨果怎樣贊美圓明園?在雨果心中圓明園有怎樣的地位?
2.雨果是如何譴責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的?體會語言的特點。
心靈對話,感受偉大
一、中國是被掠奪的國家,我們譴責強盜、控訴侵略者那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雨果是一個法國人,他不幫著自己國家的人說話,他這樣是否不夠“愛國”?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上的?你怎樣來看待雨果這個人?
學生四人一小組討論、交流,然后各個小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和小結。
二、 雨果作為一位法國人,沒有媚骨之態。他不計個人得失,堅持正義,堅持公理,那是需要很大勇氣的。作為一名新中國的后生,請你給雨果也寫一封信,來一次穿越時空的心靈對話。
教學思考:
一、語文是一門最具情感性、人文性的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始終圍繞作者的愛憎情感為線索來組織教學,運用多媒體手段播放圓明園的相關照片和被毀視頻,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情境,留下感性認識,從而實現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情感性目標。為分析全文做好鋪墊。
二、我在教學環節中牢牢抓住雨果對圓明園的評論和對侵略者的指責這個重點環節,以點帶面。讓學生在研讀過程中悟情明理,加深對雨果博大胸懷和偉大的人格魅力的認識。
三、“心靈對話,感受偉大”的教學環節中,我讓學生以書信的形式書寫與雨果的對話。這次對話是與世界文壇領袖的對話。采用書信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的心靈自由放飛。學生和作者雨果處于平等地位,這樣可以更好地感受先生的人格魅力,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這樣便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教學教育效果,真正在語文課堂中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現附學生習作如下):
給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令人崇敬的雨果先生:
您好! 我很榮幸能寫信向您問候!我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國學生,向您表示真誠的感激!十九世紀中國還是一個落后的國家,被許多歐洲國家所欺辱。英法聯軍也是如此,他們大舉入侵北京,闖入圓明園,燒殺劫掠。他們這一舉動不僅驚動了世界,也在每一個中國人心里烙上了屈辱的印記。
當整個法蘭西都在慶祝這一勝利的時候,唯有您像一個正義的使者,向世界播撒善良的種子,為中國人民吶喊。您沒有民族偏見,您對世界人民一視同仁。正因如此,廣大中國青年才開始覺醒,才打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
您維護正義,擁護和平,您不懼怕危險,對法國上尉大加批評。您沒有因為自己是法國人,就去宣揚英法聯軍所謂的“勝利”,您總是站在正義的角度替人民主持公道。您珍視圓明園,像珍視其他藝術品一樣。您說它是全人類的財富,是藝術界的奇跡,失去了它是全世界的損失。您尊重藝術,尊重真理,尊重中國人!所以我確信,您是真正有博大胸襟的人。
正因為有您,世界正被您感化。中國也不再受他國欺辱了。如您所愿,中國也正走在偉大的復興之路上而不斷強大起來。世界和平事業蓬勃發展,世界文化、藝術遺產得到了更好的保護。我相信,以后正義的果樹會在全世界開花結果。
;;;;;;;;;崇拜您的中國后生;小倩(化名)
作者單位
(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賀家坪鎮長城初級中學;湖北;長陽;44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