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怡
【摘要】高中物理的學習對于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何趣味化高中物理教學課堂、降低高中物理學習的難度是當前高中教育的重要難題。本文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聯系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有利于降低學習難度,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關鍵詞】高中物理;生活現象;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154-01
初中的物理學習較為簡單,但是到了高中階段,物理教材文本的知識逐漸開始抽象難懂。需要教師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物理知識,形成物理學習方法。鑒于高中物理學習中抽象的理論知識過多的問題,通過聯系生活的現象來解釋相關的物理學習內容,有利于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
一、聯系生活物理現象對于物理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降低物理知識的難度
高中物理學科的知識體系復雜,教師若在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教學速率,偏重于講解理論以及公式,將會極大地提升學生物理學習的難度。單純的講解并不能讓學生進一步增強物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并還會給學生的物理學習帶來一定的困擾。所以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聯系符合學生認知生活中的物理現象。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其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進行總結,做好理論知識講解后,將物理課堂上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為具體的場景或現象,降低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難度。
(二)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部分高中生在面對枯燥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較為吃力,同時物理又作為一門重要的考試科目,學生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經卻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極容易失去學習學習的興趣。而通過結合符合學生的生活中現象進行教學,有利于幫助降低物理知識的學習難度,另外生活化物理教學環境使得物理的學習更加具有趣味性,能夠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有助于物理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聯系生活物理現象進行物理教學的途徑
(一)降低教學難度,增加學生接受能力
基于當前高中物理教學情況來看,由于高中物理學習內容較多,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地追求教學進度,從而忽略了學生的具體學情。雖然大部分的學生在經過初中的學習之后,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礎,但是高中物理學習難度顯著上升,如果教室還只是從應試教育的角度來指導學生學習,將難以幫助學生理解高中物理的學習內容,無法提升教學效率。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生活的例子融入到教學過程中,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比如《電磁感應》(人教版選修3-2),教師首先向學生提出問題:一個搖繩能否發電?從而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進行思考,然后導入電磁感應這個物理知識點,緊接著教師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搖繩發電的生活視頻,一邊播放一邊講解電磁感應產生的條件。同時為了能夠進一步加深同學們電磁感應產生條件的印象,教師將學生分為5人左右的實驗小組,小組面前擺上兩個線圈、變阻器、電池以及電流表。讓學生動手實驗探究開關與變阻器的狀態,來記錄下線圈是否有電流的結果,來加深對電磁感應產生條件的印象。
(二)促進學習興趣,提升課堂積極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物理中抽象難懂的知識不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容易使得學生失去學習興趣。所以在課堂上引入一些有趣的物理現象,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分子的熱運動》(人教版選修3-3)教學,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人眼是無法觀測分子的運動,如何讓學生理解分子的熱運動現象成了一個難題。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的事例來讓學生有一個具體的認識,如鹵蛋的制作,解釋醬油中的色素是如何通過運動擴散到雞蛋中去。然后進一步利用多媒體視頻播放紅墨水和熱水和冷水之間的擴散速度,進一步讓學生思考溫度對擴散現象的影響。為了區分布朗運動與擴散兩者的區別,根據書本上花粉運動的解釋,然后通過視頻來讓學生觀察布朗運動與擴散之間的區別。信息技術的發展可以讓教師隨時搬運生活的現象作為物理教學的素材,從而使得整個物理課堂更加具有趣味性,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提升實踐能力,培養創造理性思維
實踐出真知,實踐有利于提升更加深入地理解核掌握物理知識的內涵。實驗本是高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實際教學較為緊張,教師缺乏實驗教學的教學經驗。導致了學生動手能力較低,缺乏物理實驗素養。因此教師可有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來開展實驗,不僅能夠降低實驗的難度,同時還豐富了實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理性思維。例如《加速度》(人教版必修1)教學時,教師可引入日常生活中司機剎的制動距離這一現象來導入加速度的概念,并讓學生自己模擬小車實驗,然后利用打點計時器來進行加速度的實驗,觀察加速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學生通過動手實驗,進一步確定加速度與物體的速度和運動時間有關。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設計物理實驗,讓學生動手探索物理規律,有利于加強學生對于物理知識點的掌握。
結語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聯系生活現象,不僅有提升學生的生活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還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積極挖掘生活中的物理元素,將物理課堂有趣化、生活化。使得高中的物理學習變得簡單而生動,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率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張靖.高中物理教學中結合生活物理現象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7, 000(013):151.
[2]孟祥巍.高中物理教學中結合生活物理現象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J]. 赤子(上中旬), 2015, 000(011):316-316.
[3]唐斌.高中物理教學中結合生活物理現象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探析[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20, 000(001):153.
[4]向衛東.高中物理教學中結合生活物理現象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探析[J]. 學周刊, 2019(22).
作者單位
(湖南省瀏陽市第三中學;湖南;瀏陽;4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