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堂新

【摘要】高中化學知識體系復雜,傳統(tǒng)教學方式難以滿足當前學生學習的要求,探究合作是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要求。本文從探究式合作學習的概念出發(fā),對探究式合作學習在高中化學教學實踐的應用提出了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探究式合作學習;高中化學;教學策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210-01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傳統(tǒng)的教師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的方式已經逐漸開始改變。探究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能動性,教師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主動去探究,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但是教師如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探究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這是值得一線化學教師思考的問題,也是本文探討的主題。
一、探究式合作學習的概念及原則
(一)探究式合作學習的概念
探究式合作學習模式指的是學生在專業(yè)教師引導下,形成學習小組來研究和探索教師提出的課題。探究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學習過程轉變成為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性學習,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對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實際操作能力進行綜合性培養(yǎng)。
(二)探究式合作學習模式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在探究式合作學習模式必須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探究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必須把學生能否全面發(fā)展作為教學重點,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逐漸形成主動學習和主動思考的習慣。
(2)個性化原則:在多元化的社會中,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但是由于高中的學生生理特點,叛逆心理較為嚴重,因此教學過程中過多的限制其想法行為可能會引發(fā)學生的排斥心理。探究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并引導學生積極表現自己。
(3)平等原則:高中階段的學生開始呈現出差異性,不同的學生對于同一個問題的看法可能多種多樣。探究式合作學習通過將學生分為學習小組,根據學生的學情以及性格等進行優(yōu)化分組,保證了學生學習的公平性。
二、探究式合作學習教學在高中化學的應用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式合作學習的欲望
心理學表明,當人遭遇外部刺激喚起主體的情感活動時,能夠在在大腦皮質上形成優(yōu)勢興奮中心,從而提升人的注意力,進一步地強化對于外部刺激理解和記憶;所以在高中化學實施探究式合作學習教學時營造良好的問題情境,有利于提升課堂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的教學氛圍。
例如在人教版第7章《有機化合物》教學時,教學要求學生認識乙酸的結構和官能團以及其他有關乙酸的知識,教師通過巧設課程問題可激發(fā)學生探究式合作學習的欲望,首先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講授“醋的七十二變”來導入新課,從而讓學生了解醋字的來源,并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然后教師由醋提出問題:作為烹料五味之首,醋酸是各種美食的必備的調味品,那么食醋中哪種成分起到了最大功效嗎?大多學生猜測是乙酸,緊接著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以乙醇為原料制備乙酸,并引導學生寫出方程式。最后教師給學生展示乙酸樣品,讓學生從顏色、狀態(tài)、氣味、熔沸點、水溶性等幾個方面總結乙酸的物理性質,探究式合作學習寫出乙酸的分子式和乙酸的官能團
(二)開展實驗探究,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式合作學習
教師在高中化學實驗課中,應該注重通過化學實驗活動來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式合作學習,既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動手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形成科學探究意識。
例如《碳酸鈉的性質與應用》教學時,教學要求學生掌握碳酸鈉的性質與應用,以及通過實驗來驗證科學探究方法,教師通過分組實驗的方式在探究中體驗學習化學知識的樂趣。具體教學過程如下:第一,教師為學生演示集氣瓶、雙孔橡皮塞、膠頭滴管、燒杯、pH試紙等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同時提醒學生實驗室的相關守則。緊接著教師依據學生的學習經驗做第一個實驗。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氣的現象,并引導學生與化學現象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CO2=CaCO3↓,然后依據上述的原理引導學生寫出碳酸鈉與二氧化碳和水的反應式:2Na++CO2+CO32-+H2O=2NaHCO3↓,從而得出碳酸氫鈉的制作原理;然后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探討碳酸鈉能否與氫氧化鈣、氯化鈣反應,應組織各個小組完成相應的實驗任務,讓學生探究式合作學習中得出化學結論。最后,各個實驗小組選出代表闡述本小組的實驗方案、實驗過程、實驗結果。
(三)結合生活實際,延伸探究式合作學習范圍
化學是一門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課改后也進一步強調各學科應當加強與現實生活得了聯(lián)系。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化學學科中的生活性因素,將生活現象與化學教學進行緊密的聯(lián)系,從而進一步延伸探究式合作學習的內容。
例如原電池相關內容教學,電池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因此在教師在教授完理論知識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家中的物品如鐵釘、銅線、西紅柿、土豆、食醋、小燈泡等設計原電池,并在學生進一步了解探索自己制作的原電池能量是如何轉化的?電流是如何產生的?電子是如何運動的?然后讓學生將自己的實驗成果帶回學校,并在學習小組中進行討論。進一步探究原電池的形成條件、原電池的構造、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探究式合作學習教學方法,需要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在組織教學互動中需要隨時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幫助解決組內的難點,調動組內的活躍氛圍,促使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促進學生化學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再來.高中化學合作探究教學的實踐與反思[J].學周刊, 2017(20).
[2]林景華.基于合作探究的高中化學教學[J].名師在線,2019,84(11):33-34.
[3]祖力米娜·努爾買買提.小組合作構建高中化學探究課堂的思考[J]. 信息周刊, 2019, 000(038):P.1-1.
作者單位
(湖南省新化縣二中;湖南;新化;41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