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天寧區青龍實驗小學 虞新偉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小學階段學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對于學生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素養的培養與鍛煉都可發揮出重要的作用。身為一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我們應當意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義,同時想方設法地做好與本課程的相關教學指導工作。但是縱觀當下,我們可以發現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面臨著種種的問題,導致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開展情況不盡如人意,更難以發揮出其推動學生發展的良好預期目的。針對此,我對這些突出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一一探索與研究,并據此提出了合理的應對意見,望能拋磚引玉,以個人見解推動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更好進步與發展。
就當前來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存在如下幾方面的突出問題。
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很多時候都是由教師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更像是被安排的角色。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是什么由教師來決定,如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由教師來決定,如何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更是由教師提前制定好了相關步驟,學生只需根據這些既定的步驟依次操作就可以。整個過程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始終未得以有效體現。也正因為如此,學生感受不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快樂,被支配的恐懼使得其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積極性也不會特別高漲,更重要的是學生也難以從中獲得多方面素養與能力的有效培養與鍛煉。這無疑制約了我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際效率與質量。
任何知識都是源于生活實際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自然也是如此。但是就當前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相關主題來看,其很多時候并未能做到這一點,即未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這就導致學生會產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不重要、沒意思的錯誤認知,認為其學不學都無所謂,學不好學不會也不會對自己產生什么影響。試想如此,學生又何談積極融入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呢?又如何從中收獲知識、鍛煉能力,朝著更好的方向進步與發展呢?由此可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脫離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作用的發揮。
在明確了上述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之后,我認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可以嘗試著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加以應對。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早已被大量教育實踐所驗證了的客觀規律同樣適用于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此,我認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應當在明確自身教師角色與職責的基礎上尊重學生權利,歸還學生自主探索、自主思考、自主解決問題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自主去感受、去發現,這樣小學生才能充分感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魅力與快樂,也才能在全身心參與的過程中發展自我、鍛煉自我,朝著更好的方向進步與發展。
例如:某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主題選定探討過程中,有名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昨天放學回家的時候,我看到了快要落山的太陽透過云彩發出了紅彤彤的光芒,看起來特別好看,就跟之前在語文課文《火燒云》里寫的那樣,壯觀極了。爺爺告訴我,人們把這種氣象叫作‘晚霞’。爺爺還告訴我‘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意思是如果早晨的時候遇到這種情況,代表這一天可能會是不好的天氣,所以不適合出遠門,但是若和我見到的那樣,是晚上出現的,就代表著第二天是個好天氣。大家看,今天的天氣果然很好。所以,老師,咱們能不能對這些流傳下來的氣象諺語進行探索呢,我感覺爺爺說的這些氣象諺語里也蘊藏著好多好玩的科學知識呢……”
這一名學生的發言也引起了其他學生的好奇心與了解的積極性,大家也想看看現實生活中究竟有哪些氣象諺語,這些氣象諺語中所含的知識是否真的像剛才這名學生說的那樣神奇呢。在尊重學生意見的基礎上,本次“探索氣象諺語”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主題便正式確立了。以此為基礎,學生還自主確定了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組織與分工,就這樣,由學生占據主體地位,尊重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綜合實踐活動便得以有效開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有的負責上網查閱關于氣象諺語的知識,有的負責對身邊的大人尤其是老人進行詢問,有的負責將所得到的信息一一記錄與整理下來……整個“探索氣象諺語”的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熱情參與,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學到了很多與氣象相關的諺語,在知道了其科學依據的同時,也切實鍛煉了學生觀察生活中事物的能力以及與人合作溝通、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學生權利,歸還學生自主探索的主動權,對我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與開展起到了重要意義與作用。
我們所學到的知識都是在日常社會生活中總結與梳納出來的,可以說,實際生活是所學知識的來源,更是知識最終體現應用的地方。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自然也不例外。由此出發,我認為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不能僅僅是死板化、機械化地確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相關主題,而應當緊密聯系生活,立足小學階段學生普遍經歷的生活實際確定相關主題,以此讓學生感知與體驗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學習的有用性、重要性。這能調動與激發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熱情與積極性,還能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相關知識再次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用其更好地指導、服務自身現實生活。這也是我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得以有效開展下去,且質量得到極大保障的重要切入點。
我在自身的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便很好地踐行了這一點,學生反饋良好。例如:某次有感智能手機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被廣泛運用這一實際情況,我帶領學生開展了“智能手機對大眾生活的影響”這一綜合實踐活動。智能手機可謂是現如今人們非常熟悉的一種事物了,小學階段的學生對此也普遍有著非常深刻的接觸體驗,大家都在日常生活中接觸過智能手機。因此,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確定就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參與其中的熱情與積極性,因為大家也想探索、了解更多智能手機的相關知識。在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通過上網查詢,知道了智能手機的概念,了解了智能手機相對于普通手機來講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通過程序來不斷對手機的功能進行擴充,并可以通過移動通信網絡來實現無線網絡接入。也是在我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經過多方調查之后,感嘆智能手機帶給人們日常生活的便利,如可以用智能手機在網上買自己想要的商品,然后等著選好的商品送貨上門;出門在外,可以用智能手機在網上提前購買火車票或機票,也可以用智能手機在網上直接預訂酒店和景點;想吃什么東西,不需要自己去商店買,直接用智能手機在美團等APP 上下單,一會兒有專門的外賣員把香噴噴的飯菜送過來;不會做的數學題目或不會讀的英文單詞,只要用智能手機搜索一下就能看到詳細的解題步驟、聽到清晰的發音,幫助自己學習……與此同時,學生也在調查與采訪的過程中了解了智能手機的普及與運用帶給我們日常生活的不利影響,如長時間低頭使用智能手機會對我們的頸部造成壓力,導致很多年輕人的頸椎出現問題;會嚴重影響視力,因為視力下降而佩戴眼鏡的人越來越多;人們都習慣了低頭玩自己的手機,缺乏互動與交流,導致正常的人際交往和情感受到嚴重傷害;智能手機會綁定多個平臺及其賬號,個人信息很可能會被泄露,造成的損失也無法想象……
在親自參與“智能手機對大眾生活的影響”這一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更深刻地感知到了要正確地看待智能手機給人們帶來的變化,既要看到其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潛在的危險,更重要的是在使用智能手機的時候一定自律,科學地利用好這一現代化工具。而有了這一認識,學生將會形成正確看待智能手機的價值觀念,以這一價值觀念為指導,其自然便能在日后的社會生活中正確、科學地使用智能手機,盡可能降低風險,最大程度地發揮出智能手機積極價值的一面。緊密聯系生活,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生活對于我們做好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發揮出的重要價值。
總之,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對小學階段學生綜合素養及其能力的發展來講,承擔著重要的培養職責及引導教育的責任。為此,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一定要積極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要正視該課程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更要積極地應對與解決問題,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努力前行,更好地進步與發展,小學生也能由此獲得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的協調進步與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