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鐘 勇,金 濤,潘士勇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隨著疫情的蔓延,我國其他地區及境外多個國家也相繼發現了此類病例。新冠肺炎的特點是人際間傳播、無特效藥、危害較大的高致病性突發性傳染性疾病[1],已被列入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傳染病管理。新冠肺炎診療指南顯示基礎疾病多的老年人,屬易感人群,且患病后易轉變為重癥或危重癥,救治難度大[2]。軍隊離退休老干部是我黨我軍的寶貴財富,醫院領導和保健部門高度重視針對老干部的疫情防控工作,通過制定防控預案,落實防控措施,加強日常管理等途徑,實現了體系干休所老干部和保健醫護人員“零感染”的目標,現報道如下。
醫院成立保健系統防疫處置領導小組,院首長擔任組長,各相關部門負責人為組員,負責預防、醫療、宣教、情況處置等各項工作,具體工作到個人,每日聯系各干休所、派駐門診部,了解老干部情況,并進行業務指導。制訂應急預案,建立綠色通道,如遇情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迅速處理。
疫情期間醫院專門擬定了老干部的醫療、接診流程及病情處置辦法。成立專門篩查觀察病房,對有發熱及相關呼吸道感染癥狀的老干部進行隔離、留觀及必要的醫療救治,由相關科室專家組統籌全院優勢力量負責專項業務工作,力求最大限度提高醫療質量。醫院設置專門轉運救護車輛并設置專門轉運通道,配置洗消設施,配備專門的醫務人員、司機、救護車輛負責轉運工作。
2.1 加強保健醫護人員自身管理與防護來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一項回顧性報道表明,醫護人員的感染比例為29%[3],醫護人員是新冠疫情防控的主體力量,因此必須加強醫護人員自身管理和防護。每名保健醫護人員簽訂“零感染”目標承諾書。組織醫護人員學習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和各項政策規定,一人不落參加醫院組織的系列專家視頻授課和防控技術培訓,不斷提高保健醫護防控新冠肺炎的知識和技能。每名醫護人員要通過洗手、戴口罩、穿脫防護服等防控技能考核。日常工作中按照一級防護標準著裝,落實好預檢分診和首診負責制度,仔細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加強個人防護,防止交叉感染。保健醫護人員每日監測體溫、有無不適及接觸人員情況,嚴禁帶病上崗。對外地休假歸來醫護人員先隔離14 d后無不適再上崗。嚴格保健醫護人員外出管理,盡量避免非工作性外出以及其他無關人員接觸。同時要針對防疫工作繁重,心理壓力大的特點,做好醫護人員心理防護[4], 保持良好心態,穿好心理“防護衣”。加強門診部、衛生所等工作區域的消毒和感控,診室要經常開窗通風,使用250 mg/L含氯消毒劑進行空氣消毒或通風,并用75%醫用酒精或250 mg/L含氯消毒劑、1%季銨鹽等消毒身體接觸的物體表面。
2.2 加強老干部疫情期間的保健和防護一項對南京地區軍隊離退休干部疾病現狀的調查顯示,老干部平均年齡超過82歲,主要疾病譜為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腦梗死、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5]。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慢性疾病逐漸增多,個體普遍存在多病共存的情況。老年人生理機能出現退行性改變,主要器官系統的功能儲備減退明顯。老年人由于衰老、免疫機能下降,更易感染新冠肺炎,加上基礎疾病多,患病后易進展為危急重癥,死亡率較高。研究表明,在確診患者中,31.2%為60歲以上老年人,新冠肺炎全國粗病死率為2.3%,在死亡病例中60歲以上老年人達81%,老年人群屬于本次疫情的高風險人群[6]。因此,要高度重視老干部在疫情期間的預防、保健和防護。
要提高老干部對新冠肺炎的科學認識。保健醫護人員向老干部及身邊工作人員發放新冠肺炎宣傳冊,宣講防護知識。告知老干部居家預防為主,減少外出,勸阻外來人員訪問。指導老干部及身邊工作人員正確佩戴口罩和六步洗手的方法,指導工作人員正確對老干部家庭地面和物表進行消毒。加強對口罩、消毒液管理和發放,做到物資充足,有備無患。保健人員為老干部巡診方式采用上門和視頻訪問相結合,每天對老干部進行電話隨訪,掌握老干部健康和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盡量減少老干部去醫院的次數,如有不適或需換藥注射,保健醫護上門服務。對老干部高血壓、糖尿病等慢病用藥也采用送藥到家的方式。如老干部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由保健醫護先到家中進行篩查,并請醫院專家先行電話會診指導。如需要到醫院診治的,報告醫院安排專門救護車輛進行轉運。
向老干部告知疫情期間要合理安排作息,減少劇烈運動、少飲酒、避免汗蒸淋浴時水溫過高所引起的大汗,防止脫水和免疫功能下降。鼓勵老干部居家少量運動和適量的鍛煉,如練習八段錦、太極拳等,或在家中適當做些家務。對于長期臥床、肢體活動受限的老干部,應進行肢體康復訓練,定期翻身拍背,這些均有助于提高老干部的機體免疫力。要注意保持食物多樣化,不偏食,葷素搭配,均衡飲食,保證充足營養。建議老干部少食多餐,進食易消化食品,每日攝入適量蛋白類食物和堅果,杜絕接觸、進食野生動物,避免進食腐爛、過期、半熟、生食品。對于進食困難的老年人,可行鼻飼進食,必要時可進行腸外營養支持治療。通過合理居家適量運動和均衡營養來提高老干部抵抗力。老年人在疫情期間易出現安全感下降、適應能力減退,易出現失落感、自卑感、空虛感等。在疫情到來時,老年人更易表現出焦慮、悲傷、絕望等狀態,嚴重影響老年人的身心健康[7]。因此應將心理危機干預納入老干部疫情防控整體部署,以減輕疫情所致的老年人心理傷害和隨之帶來的身體傷害。保健科醫護人員通過電話訪談、音樂療法等措施來緩解老干部焦慮、悲傷情緒。
加強住院老干部及其陪護、家屬、干休所工作人員的管理。疫情期間,遺散住院老干部身邊非必要人員,杜絕陪護帶病工作,如出現發熱、乏力、咳嗽等情況,應及時主動就醫,配合醫務人員進行篩查診斷和流行病學的調查。老人家庭其他人員和社會人員(包括干休所工作人員)無特殊原因一律不得進入病房,專人陪護,謝絕探視,并簽署《陪護承諾書》,所有陪伴人員必須憑陪護證進入病房,同時帶口罩,測體溫,做好登記[8]。
2.3 加強老干部身邊工作人員的管理和防護對老干部身邊工作人員,嚴格落實防控要求,做好個人健康狀況監測。每日工作人員要向保健醫護人員報告電話隨訪。醫院信息科開發了新冠肺炎微信小程序來篩查流行病學相關情況[9],要求每名老干部身邊工作人員及其家屬掃碼填報,并將填報結果留存。工作人員必須規范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做好個人洗手或手消毒。做好老干部房間開窗通風和空氣消毒,做好身體接觸物品表面和地面的消毒工作。
軍隊干休所老干部普遍進“高年齡期、高發病期”的“兩高期”,老年人是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也是本次疫情危重癥及死亡病例的高發人群。醫院高度重視軍隊老干部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干部保健醫護人員疫情防控早、防控預案細致、落實防控措施嚴,確保了老干部零感染。目前,我國境內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得到有效遏制,但境外的發病人數呈上升態勢,境外輸入性壓力不斷增加,因此防疫工作仍不能松懈。截至目前,國內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已經進入臨床三期試驗,疫苗的研發對全面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將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仍然需要針對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學特點進行科學防控。作為部隊醫院保健醫護人員一定要有信心,科學應對,群防群控,保護好軍隊老干部和自身的安全,一定會打贏新冠肺炎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