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城南幼兒園 楊小莉
傳統的幼兒學前教育旨在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重點加強幼兒安全的保護,指導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與個人衛生習慣。但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家長在培養與教育幼兒時往往會出現“超前”的教學理念,并且這一理念直接影響著幼兒園的教育理念,很多幼兒園(民辦居多)為了提高招生率,會以一些“小學化”的教育理念來吸引家長,而忽略了幼兒的成長需求與幼兒成長規律,這些“超前”的教育理念有悖于幼兒的身心的健康成長。
目前,我國教育事業中存在著兩個極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教育呈現單一化,而經濟比較發達地區的教育呈現復雜化。在比較偏遠教育欠發達地區,由于行政區域及人口原因,師資力量比較匱乏,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模式單一,缺乏科學完善的教學計劃,對于幼兒的健康成長造成了嚴重影響。而在經濟比較發達,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雖然教學設施完善,師資力量雄厚,但由于現代幼兒家長教育思維觀念的變化,幼兒教學為了吸引家長課程安排繁雜,教學混亂,無法形成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這樣的教學也對幼兒的健康成長造成不利的影響。
在教育體系中,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功能及教學方式,有著本質的差別。幼兒學前教育是通過科學合理的引導教學,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小學教育做準備。所以,幼兒教育并不能被看做是小學教育,而且超前的教學思維與觀念對于幼兒的成長會形成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幼兒教育“小學化”違背了幼兒教育的教學理念,與我國教育體系背道而馳,影響幼兒初級教育效果。第二,幼兒園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教育活動,如果幼兒園完全按照小學生的學習任務與學習時間來安排幼兒教育,這會使幼兒園失去保育作用,影響幼兒身體健康成長。
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是需要對幼兒觀有科學正確的認識。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社會教育對于兒童教育進一步加強了研究,逐步形成了正確的育兒觀念,幼兒是一個獨立存在社會中的個體,與成年人擁有同等的權利與尊嚴。所以,在對幼兒進行教育時,就必須要遵循幼兒發展特點,尊重幼兒發展規律,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不能將成人的思維強加于幼兒教育中。幼兒教育是人生重要的啟蒙階段,對于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此,我們一定要樹立科學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科學地開展幼兒教育,讓幼兒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教育監管部門要針對目前我國幼兒教育中“小學化”現象來完善健全監督機制,要定期對幼兒教學中教學形式、教學計劃及幼兒發展情況進行抽查。通過科學的抽查方式對教學各個環節進行細致抽查,如果發現幼兒教學中存在“小學化”傾向,要及時給予警告,并限期整改,及時制止這類教學活動的進行。同時,監管部門要嚴格控制幼兒園準入機制,嚴格要求辦園標準,從源頭上提升幼兒園教學水平。
防止幼兒教學“小學化”傾向的情況,可以從加強幼兒教師管理工作,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水平與專業素養入手。首先,幼兒教師要對幼兒教育有全面的認識,幼兒教育是學生成長與學習的重要基礎學習階段,幼兒教師要引導與幫助幼兒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與生活常識,同時提升學生的基礎認知能力,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及個人生活衛生習慣。其次,要做好幼兒教師的教學能力的培養,優化教師的教學方式與方法,科學結合幼兒特點,經過實踐教學活動,讓幼兒有直接的經歷與體驗,才能提升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好地掌握生活技能,提高幼兒教學質量。
切實提高幼兒園辦園質量可以有效克服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首先,幼兒園管理者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通過對先進幼兒園辦學經驗的學習與借鑒,學習先進的教學手段與管理模式,提升辦園水平。其次,要深度挖掘教學資源,結合自身辦學特征,積極研發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方法,摒棄傳統的惡意競爭思維,切實提升幼兒園教學質量,用教學質量吸引更多的學生,為孩子終生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步在提升,家長對于幼兒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了,因此,幼兒教師要摒棄傳統的錯誤教學理念,對幼兒教育要有全面的認識,規范管理,加強教育,讓孩子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真正地體會到童年的快樂,有效地促進我國幼兒教育事業健康穩定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