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即農村、農業與農民問題,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不同階段,都一直受到高度重視,沒有農民群體走上小康道路,就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民集體小康社會。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積極培育鄉村振興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農產品加工業保持穩中增效,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農村電商持續快速發展,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在“三農”建設背景下,發展林業經濟恰恰是新的歷史發展機遇,即發展林業經濟的最終成果不是單純意義上的解決農民溫飽問題,而是以林業經濟的發展帶動農業產業化經濟快速發展,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與突破。
2008年以來,玉門市大力發展特色林果產業,至目前累計發展特色林果面積26萬余畝,其中,枸杞面積23萬余畝(紅果枸杞21萬畝,黑果枸杞2萬畝)、葡萄面積0.3萬畝、桃杏1.7萬畝,其他經濟林果樹1.3萬余畝,分布在全市12個鄉鎮。目前特色林果掛果面積達16.91萬畝,產出果品31.28萬噸,總產值6.5億元,純利潤4億元,農民人均林果收入超過4900元,占農民人均總收入1.5萬元的26.66%。玉門已成為甘肅枸杞主產區之一。
1.生長的自然條件優越。玉門市地處祁連山北麓,馬鬃山南麓,境域面積1.35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240~1380米,屬中溫帶干旱氣候區,降水少、蒸發強、日照長、溫差大,是典型的大陸型荒漠氣候。轄區的自然環境條件很適宜葡萄、枸杞、桃、杏、李、櫻桃等喜溫、喜光的落葉果樹生長。而且因光照強,土壤含沙量大,無霜期長,降雨量小,灌溉條件便利,且土壤礦物質含量豐富,玉門市特別有利于無公害果品、綠色、有機果品的生產。經實物測定,玉門市產出的果品,色澤艷麗,總含糖量平均在16%~26%之間,比陜西、江浙、山東等地果品高出3%~8%,發展特色林果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果品的生產區位優勢。從全國果品生產區域分析,玉門市和新疆同屬一個產業帶,均為優質水果產區。從區位優勢講,玉門市和新疆的農產品大都銷往中東部和南方地區,但玉門和新疆相比,運輸距離上少了幾百甚至上千公里,在農產品價格上具有競爭優勢。同時,玉門市果品成熟期與新疆存在時間差,不存在競爭關系。新疆積溫高,果品上市早,玉門市積溫相對較低,上市時間比新疆晚20天左右,尤其是大田紅地球葡萄,正好在中秋節和國慶節前后上市,正是銷售的黃金時期。從自然條件、區位優勢和時間差上我們都具有明顯的優勢。
3.樹種及品種優勢。在產業發展上引進試驗不同樹種的多個品種達100多個,其中:枸杞7個,葡萄23個,桃18個,杏17個,棗6個,櫻桃5個,蘋果27個,梨7個,李8個,藍莓2個。經過試驗示范栽培,篩選出了適宜玉門市栽培的葡萄、枸杞、桃杏、櫻桃等優良品種。
葡萄品種:早中熟品種有火焰無核、森田尼無核、里扎馬特、維多利亞;晚熟品種有紅地球。枸杞品種:制干品種有寧杞五號、寧杞七號;鮮食品種有寧杞九號。桃品種:油桃品種有中油13號、中油9號、超早脆;毛桃品種有北京7號、雪桃、倉方早生。杏品種:李光杏、大偏頭、唐王川。櫻桃品種:美早、拉賓斯、早大果。棗品種:駿棗、梨棗、青棗。
4.品牌培育的地域優勢。玉門市深入實施農業品牌戰略,以打造紅色旅游目的地、休閑旅游承接地、節會賽事承辦地為目標,積極主動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經濟圈,挖掘資源優勢壯大文旅產業,促進全域旅游發展。把品牌培育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抓手,統一規劃、整合資源、統籌部署、協調行動,形成了推動全域旅游發展的強大合力。特別是玉門凍干果品枸杞、人參果、瓜果片等因口感酥脆、不含任何添加劑,備受消費者歡迎。凍干枸杞在制干過程中沒有任何添加劑,在零下55℃以下制干,保持了枸杞原有的色、香、味及營養成分。同時著力發展綠色有機農業,在全省率先開展國家級有機農產品示范區創建工作,目前已注冊農產品商標166個,小金灣鄉被中國農產品流通蔬菜協會授予“中國黑枸杞之鄉”,玉門市成功躋身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
當前,玉門市大力發展以高起點、高標準、高收益的枸杞、葡萄為主導的新興林果產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還存在集約經營散亂、生產成本高、標準化程度低、產業商品效益不高、對外銷售市場尚未打開等明顯問題。一是集約化經營管理水平低。林果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缺乏品牌意識,集約化經營水平低,缺乏更加行之有效的穩增長舉措,限制了新型經營主體引領作用的充分發揮。二是品牌效應功能發揮不足。目前玉門市林果產業面積已突破23萬余畝,尤其紅果枸杞產業面積已達21萬余畝,面積持續擴大,但果品加工技術工藝、分級、包裝、保質等環節相對滯后,使產品效益大打折扣,無法進入高端市場。三是企業拉動經濟能力不強。龍頭企業建設相對滯后,導致加工、貯藏企業建設相對滯后,很多產品主要靠出售原料為主,深加工產品少,產業鏈條短,企業帶動力不強,制約了外銷市場的拓展。
總之,從資源支撐、市場容量和產業遞進規律來看玉門市特色林果產業發展,葡萄產業仍有適度發展空間,但同時必須通過標準化生產技術的普及進行提質增效,枸杞產業已完成產業面積擴張階段,應穩定現有面積,快速向提質增效、規模經營、市場導向、龍頭企業服務方向發展轉變。
以上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玉門林果產業的不斷壯大和可持續發展。為使林果產業真正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富民產業,應繼續加大林果產業開發力度,堅持高標準、高要求打造示范基地;進一步加強技術、資金和政策的引導和幫扶;進一步提高基地管理水平,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打造果品品牌,壯大龍頭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解決農民發展林果產業的眼前之難和后顧之憂。基于以上分析,結合玉門林果業發展的實際,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抓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玉門市將堅持“發展新產業、建設鄉村振興、培育新農民、推行新管理、樹立新風尚”的發展思路統攬鄉村振興全局,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為切入口,統籌推進特色林果產業和鄉村振興綠色發展。在具體工作中,以生態產業體系為主攻方向,按照“抓點示范、串點連線、折線成面、整體推進”的總體思路,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支撐、創新機制和培育龍頭企業、實施特色品牌等戰略措施,以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中心村建設、林果產業種植、中藥材基地建設、微電水技術應用與產業品質提升為載體,以中心集鎮、枸杞小鎮、道路沿線、旅游景區、產業園區為重點,在“早、高、實、快”上下功夫,全力推動林果產業標準化示范點和鄉村振興示范點建設。
2.抓城鄉人居環境提檔升級。結合玉門實際,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在林果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特色小鎮建設、中藥材連片種植、產業綠色發展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逐步形成以新市區為龍頭,區域中心小城鎮為依托,布局合理、協調發展的城鎮體系。加快制定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規劃,通過積極發展枸杞、葡萄為主的特色林果產業,帶動花海鎮周邊移民鄉發展;對昌馬冷涼灌區發展有機枸杞、地道中藥材、晚熟杏,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玉門中藥材基地建設。全面完善服務功能,積極推進林業生態經濟建設,認真實施中藥材和特色林果產業種植、“三北”防護林、生態公益林、自然保護區建設等工程,加快創建一批生態鄉鎮和生態村。
3.抓林果產業基地標準化建設。加強林草產業新品種試驗研究和示范帶動作用,加快推廣進程,擴大應用規模。按照“規格化集成技術、規范化設置項目、規模化展示效果”的理念,建立示范基地和示范區,探討不同技術措施與綜合技術措施的應用效果。采取林草局重點抓示范基地建設、試驗研究和示范指導工作,鄉鎮基層林業服務站重點抓示范區建設向現代化、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發展,重點推動枸杞、葡萄、中藥材基地建設,以促進特色林果產業、有機枸杞、地道中藥材的生態綠色防控工作的示范進度和推廣力度,提高示范質量,擴大推廣規模,使特色林果產業成為玉門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陽光產業。
4.抓龍頭企業培育品牌效應。把“十四五”規劃的實施與鄉村振興銜接起來,便于整合資金推進玉門林果產業助推下游暢通和鄉村振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基地引資、以資源招商,積極引進知名企業投資建廠。引導周邊地區的加工企業通過訂單、租賃等方式參與林果基地建設和產品加工,實現資源共享,引導經濟實體和廣大果農參與加工、運輸、包裝、貯藏保鮮等林果產品轉化升級,扶持中小型清洗、烘干、分級等產后處理生產線,逐步形成不同層次、各具特色的產業化經營體系和產業集群。
5.抓市場流通加快品牌文化建設。加強專業合作社的組建、管理、運營,制定生產標準,規范生產行為,嚴格施肥、用藥、防蟲等投入品管理,切實提高產品質量。實施品牌戰略,積極培育和發掘品牌文化,把自然資源優勢植入品牌文化建設之中,打好“生態、安全、優質”牌,打造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林果品牌。加大產地認證力度,重視商標注冊,創新宣傳載體,提高林果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
6.抓鄉村振興發揮政府助推作用。進一步加大地方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資金投入力度。設立林果產業、中藥材、有機林果、鄉村振興專項資金,不斷加大特色林果產業發展資金和鄉村振興的投入力度,確保林果產業示范點和鄉村試點村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亮點,為全省林果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示范縣、林果產業發展、戈壁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探索路子,積累經驗。

隨著玉門市不斷引進培育林果加工、貯藏保鮮企業和林果專業合作社的蓬勃發展,林果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帶動能力得到不斷增強。依托省市級農業示范區建設,采取政府引導、科技創新、龍頭帶動、品牌創建等措施,培育龍頭企業、公司、大場大戶、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建成枸杞企業、合作社共計120余家,扶持建設林草加工企業30余家,創建線上銷售的企業、林業合作社33家;登記家庭林場224個,核查頒證162個,經營林地面積4.72萬畝,建成了5個萬畝基地,呈現出規模發展的良好勢頭。玉門市全面啟動國家有機農產品示范區創建,成功注冊“玉門珍好”區域公共品牌,對11個農產品組織開展了“三品一標”申報認定,有6個農產品取得了有機產品轉換證書,3個產品通過了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評審,1個產品通過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認證。玉門市通過強化千萬畝優質林果基地建設、優化產業布局結構、創新經營管理機制等途徑,調整農村經濟產業結構,發展名優特經濟林果。枸杞道地藥材基地認證通過中國中醫藥藥材委員會評審。玉門枸杞地理標志通過國家評審。“馬超龍雀牌三微技術富硒枸杞”獲第25屆楊凌農高會“后稷特別獎”。玉門枸杞產品遠銷廣東、中國臺灣等地及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
總之,在當前市場經濟背景下,特色林果產業化發展速度非常快;而在新農村建設下大力發展林果技術服務建設,不斷優化林業產業生產模式,推行新農村經濟林果產業的快速發展,才能夠確保農民的經濟收入,提高“三農”建設背景下廣大農民的經濟收益,最終實現林果經濟與農業主體的共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