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湖
(思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銅仁,565100)
傳染病的傳播速度很快,在學校這樣一個人群密集的場所中如果不加強防控,一旦出現個體感染,很可能引發大規模感染[1]。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當下,學校傳染病預防工作再一次受到了重視。為了保證學校公共衛生安全,降低傳染病突發事件的發生率,減少和避免傳染病對學生造成危害,本文對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情況進行了簡要分析,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利用疾病預防控制系統中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中的子系統,獲取某縣2017年-2019年直報的數據資料,并以此為基礎構建本次研究的數據庫。資料包括:學校傳染病的發生次數、級別、地區分布、人群分布、類型分類等。
1.2 研究方法制定學校傳染病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和控制調查方案,并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收集學校傳染病的數據資料。同時采取走訪座談的方式,了解對學校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1.3 數據分析使用軟件Excel將所收集的調查表和數據統一錄入數據庫,并對其進行處理和分析。
2017年-2019年間,某縣學校共發生公共衛生事件8起,事件級別均為未定級,且發生地區全部為農村偏遠地區的中小學。其中,流行性感冒4起,水痘2起,流行性腮腺炎2起。病例總數為121例,無死亡病例。
3.1 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重要性(1)學校屬于人群密集場所,學生在校時間較長,相互之間接觸密切,再加上學生的不良衛生習慣較多,他們來自于不同的家庭,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社會人群,很可能將攜帶的傳染性病菌帶到學校中廣泛散播,造成大量學生感染。因此,學校加強傳染病預防是十分必要的。(2)在小學校,由于兒童不同于成年人,他們的免疫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一旦校內出現了單個的傳染病感染者,很快就會引發連鎖反應,在短時間內就會大面積擴散,因此傳染病發生后,學校往往來不及做出反應,只能從事前的防控上做好工作,防患于未然。(3)目前,我縣各類學校在衛生工作中還存在很多漏洞,存在很大的傳染病傳播隱患,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很多防治傳染病的要求也沒有真正落實到位。比如,學校食堂沒有按規定對學生的餐具進行消毒,存在衛生問題,飲用水質量未達到標準,衛生監督管理工作松懈[2]。這在當下的疫情時期成為了十分突出的問題和巨大的安全隱患,做好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2 學校傳染病預防與控制的措施(1)加強學校的傳染病管理工作,明確領導機制。學校制定和完善傳染病預防和控制工作的方案,并將其將納入到學校年度重點工作計劃,同時給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支持,落實傳染病防控工作。成立傳染病防控領導小組,明確各個成員的傳染病預控職責,并將責任劃分到人;(2)健全傳染病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及時對學校傳染病信息進行匯總和分析,并根據情況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此外,學校還要建立疫情報告網和傳染病疫情報告流程圖,以落實傳染病的聯防機制[3];(3)落實消毒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食堂、學生宿舍、教室走廊等室內進行消毒。如發現疑似傳染病的病例,對該學生的活動區域以及接觸過的物品等進行全面消毒,對與其有過密切接觸的學生進行隔離。學校應設置專門的隔離觀察室。(4)每日早晨和中午對學生的缺勤情況進行統計,對于因病缺課的學生,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聯系,了解是否患傳染病。如果確診為傳染病,立即對校內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隔離觀察,并將病例上報給當地的衛生防疫部門,與該部門一同配合展開各項防控措施。(5)建立傳染病登記和復課檢診制度。學校對患傳染病學生實施復課檢診的雙證明制度,校醫要按照要求認真填寫傳染病學生的各種情況,并將其登記、歸檔保存,以備檢查核驗;(6)加強學生的免疫接種管理。學校要嚴格按照計劃免疫工作的要求去配合學生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免疫接種工作。新生入學時要仔細查驗預防接種證,以掌握在校生的疫苗接種情況。對于無預防接種證的學生,要及時發放疫苗補種通知單,并跟蹤、記錄補種情況,最后將疫苗接種情況存檔。(7)加強對傳染病的防控,最關鍵還是需要對缺乏該項意識的學生做好教育工作。學校應安排專門的衛生安全教育課程,聘請專業的醫生向學生們介紹常見傳染病的癥狀,防范及自我保護的方法。平時,各科教師也要不失時機的滲透衛生安全教育。在課余時間,班主任可在私下多與學生交流除學習以外的知識。對于那些高年級學校的學生們,應積極參加有關于疾病預防的宣傳活動,盡量讓所有學校的學生了解傳染性疾病發生的病因,傳播途徑以及如何有效的預防。
流行性感冒比較常見的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它的主要癥狀有發燒,渾身的肌肉酸痛、無力,這種病情來勢非常兇猛,且傳播快速、廣泛。若教師發現學生中間有此癥狀者,應予以其病假在家休養或者即刻到醫院就診,切不可拖延。這種病情發展迅速,稍有不注意就會引發、肺炎、支氣管炎等疾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