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鈺涵 華南農業大學
新時代背景下,我國服裝行業發展迅速,服裝表演作為藝術類重要學科,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高校的服裝表演專業成為人體與藝術、文化有效融合的重要載體,是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藝術專業。從當前服裝表演專業教學發展情況來看,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然而,服裝表演專業教學關涉的學科門類較多,有表演基礎訓練、服裝表演學、服裝配件設計、品牌策劃等,應用性較強,與市場聯系十分緊密,所以服裝表演專業教學的發展,必須緊跟市場風向,不斷進行教學改革,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服裝表演專業人才。
市場是一個關鍵的風向標,影響著高校教育的主要目標和方式的變化,高校教育人才培養必須緊緊聯系市場人才需求情況。服裝表演專業進行教學改革要以市場需求為原則,對相應的課程設置、教學模式進行調整,唯有如此才能不斷適應社會對服裝表演專業人才的需求。
服裝表演專業教學改革,要關注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也就是不但要培養理論知識豐富的學生,更要培養實踐能力強、專業水平高的學生。那么,服裝表演專業教學改革,必須秉持實踐性原則,在專業技能方面加大教學力度,并引導學生學會動手操作,使其不斷參與親身實踐訓練。當然,服裝表演專業教學必須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在確保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下,提升學生的專業應用能力,強調表演應用的實踐性。
素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服裝表演專業教學的改革要突出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因為服裝表演涉及很多藝術類、社會學類的專業知識與能力,需要學生具備全方位的素質、能力,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今后的職業發展需求。服裝表演專業的發展,應重視學生的素質培養,將文化課與職業素養課有效融合,提升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
服裝表演專業教學,首先要以學科設置的結構為改革突破口,不斷優化課程結構,按照學年情況,形成階梯層次。第一個階段,要強化音樂能力,注重學生的形體訓練課程;第二個階段,要抓好形體、臺步訓練課程;第三個階段,系統性專門臺步訓練課程,設置服裝理論課、服裝設計、美術基礎、服裝結構等相應課程,同時要注重公共禮儀、服裝表演制作、市場營銷等選修課程的設置;第四個階段,主要是表演實習課程的安排。當然,在必修課有效優化的基礎上,教師還要靈活設置選修課,使學生能夠通過豐富多樣的專業選修課,如影視表演基礎、服裝市場營銷、商務禮儀文化等,獲得全方位的發展,增強其時裝表演、形象(服裝)設計能力。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育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持續推進,服裝表演專業的職業性較強,與市場對接得更加緊密,需要從教學方面突出開放性,注重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因此,服裝表演專業要創設更加開放的課堂教學,注重情境化教學模式的引入,從而生成互動教學氛圍,促使師生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形成良好的學習狀態。教師要引導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通過團隊合作的方式,形成群學啟智的學習氛圍,共同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教師可從旁進行有效的指引和輔助,促使學生在探究知識、訓練技能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我學習能力。開放式教學要強調以學生為本,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并形成跨學科、多元化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學生可通過實際操作,合作探究,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
服裝表演專業教學改革,必須重視實踐教學,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并且能在實踐中發現不足和問題,不斷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例如,學校可以積極拓展校企結合的辦學模式,促使服裝表演專業學生及時參與國內外實訓活動,不斷開闊學生的職業視野,使其在親身接觸和實際參與的過程中,獲得職業發展經驗。學校也可以立足于本校,尋求社會的幫助,舉辦服裝表演大賽,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賽事,通過比賽提升專業能力,從教學層面給予學生更好的專業指導。
總之,為了不斷推進服裝表演專業教學改革工作,教師需要通過科學設置課程結構,不斷優化開放式教學模式,注重開展學以致用的實踐教學,探索服裝表演專業教學改革措施。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促使服裝表演專業獲得長久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