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緋緋 平頂山市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一個國家甚至一個時代最好的見證者就是當時的文學作品。英美文學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與東方文學有很大的差異,在世界文學史上,英美文學長久以來占據著不可比擬的文學地位。在英美文學的發展歷程中,涌現出無數對后世影響深遠的世界經典文學作品。英美文化具有很大的差異性,但又因為美國曾經在一段時間內是英國的殖民地,就某種程度上來說,兩國文學作品又具有一定的相通性。除陶冶情操外,文學作品同時也可以引發我們去思考更多的人生態度及人生價值。我們在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對比與探索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促進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凸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并可以借助英美文學進一步推動東方文化體系的建立。
中世紀的歐洲社會由教會組織作為主導力量,教會利用等級森嚴的制度來規范、約束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其在對人們的思想進行約束與禁錮的同時,又向人們灌輸教會思想。文藝復興運動就是在公元14世紀時,由資本主義的萌芽所興起的一種以人文主義為核心,反對中世紀以神為中心的對人們思想進行解放的運動。在這個時期,涌現出非常多的文學巨匠。托馬斯?莫爾(Thomas More)作為英國人文主義文學早期發展的代表人物,他的《烏托邦》(Utopia)就是在當時的歐洲及英國背景下做出的批判,《烏托邦》設計出一個社會平等沒有等級束縛、人民和諧相處的理想國[1]。Utopia已成為現代空想主義的代名詞,但這也是托馬斯?莫爾在經過思考后,針對當時的社會所得出的結論。文藝復興時期同時也是一個詩歌盛世,埃德蒙?斯賓塞(Edmund Spenser)所創造出來的“斯賓塞詩體”是一種主要歌頌英雄的抑揚頓挫的九行詩歌。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是這一時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其文筆典雅、明白通暢。威廉?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是英國在文藝復興時期中最偉大的作家,他的作品集有長詩、38部戲劇(又說39部)以及最為經典的154首十四行詩,其中筆者最為喜歡的是第18首《仲夏夜之夢》。莎士比亞作為一代語言大師,將傳統風格與自由風格貫穿于他的所有作品里面以及他的整個寫作生涯中,《羅密歐與朱麗葉》就是這個獨特的混合風格最好的詮訴。
15世紀后期新貴族階層產生了,由于新貴族的發展與當局王朝統治的利益發生了巨大沖突,因此與教會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矛盾。在1660年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之后,新古典主義文學因為體現了對藝術與人的存在性與價值的探討,并且追求完美的藝術形式成為這一時代的主流文學主義。新古典主義文學起源于法國但發展在英國,英國人結合了自己的經驗對新古典主義進行了改造變通,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約翰?德萊頓(John Dryden)、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18世紀中后期英國出現了一種感傷主義文學,主要為夸大筆下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其甚至可以讓讀者感受到明顯的反嘲諷意味,代表作有勞倫斯?斯泰恩(British Lawrence Stijn)的《感傷的旅行》(Sentimental Travel)。感傷主義文學和盧梭對感情的抒發給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存在于文藝復興后的英國文學發展的巔峰時期,也是歐洲浪漫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言語表達間以現實為基礎,采用想象的手法抒發對大自然的憧憬與理想追求。
在17世紀初,英國向美國移民,英國政府為了追求利益而不斷壓榨當地居民,開始利用宗教對美國人進行思想上的灌輸。所以當時美國的文學作品主要以游記為主,但都體現出濃厚的宗教色彩,如《審判日》(Judgment Fay)描述的就是在宗教統治思想下對人類的懲罰。
18世紀末之前,北美民族處于獨立斗爭的時期,在面對當時綜合國力第一的英國,以及雙方力量如此懸殊的情況下,美國人民還是取得了勝利。這一時期的文學作品主要圍繞著革命的必要性,革命前進的方向以及政府的形成與性質展開。1776年,托馬斯?杰斐遜(Thomas Jefferson)起草的《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ce)成為美國民族文學的代表作,其倡導的是和平、自由、統一以及由人民給予統治者的統治權力,同時對原則性的問題給予了法律方面的肯定。
由于美國獨立戰爭給美國的發展掃清了阻礙,這時的美國政治穩定,北美資本主義不斷發展,南美種植業經濟繁榮,因此浪漫主義也順勢而生。該時期的文學作品大多帶有天馬行空的想象以及樂觀主義色彩,形式極其自由,具有超高的自然美,拉爾夫?華爾多?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則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到了19世紀后期,美國文學開始轉向了現實主義,該時期的文學作品主要講述的是底層人民的生活問題以及當時所產生的種族歧視,是對浪漫主義的一種反對,這時期的代表人物則是威廉?迪恩?豪威爾斯(William Dean Howells),以及他的代表作品《批判與小說》(Criticism and Fiction)。
英美文學體系中體現著人文價值。英國文學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對世界文壇有著深遠的影響,體現著獨立思想且致力于讓人們獲得思想上的解放,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美國文學作品的人文價值表現在主張民族的自由,獲得精神上的解放;英國的文學作品則更偏向于傳達人性化以及人與自然的價值觀念。在英美文學的發展史中,同樣有著黑色幽默價值,通過大笑來釋放苦情,很多作家偏向于利用筆下人物的無可奈何的感情,表達出社會發展的不協調,并將這種錯誤放大到更加扭曲的地步,讓人們感受到沉重,這樣表現出來的性格也具有一定的嘲諷意味。英美文化的對比探討范疇較為廣泛,英美文化的發展也是在不斷影響著世界文壇的發展,同一主題可以在不同的國度內產生不同的思想碰撞,這也是思想與文化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