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 超 蘇州科技大學
油畫空間的表現形式紛繁復雜,從方式上來說,既有基于客觀世界再現的空間表現,也有運用光學原理以色彩構成體現空間感的方式,還有從多視角等方式來表現的。由于“折扇開合畫面變相原理”(以下簡稱變相原理)是以折扇開合為靈感,并以此為主要表現方式和實踐手段,在研究方式上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其主要探究方式是對畫面空間進行二次透視,利用折疊對原畫面中的色彩、透視、圖形和構圖進行重塑,以加強畫面空間感,并打破原有空間產生新節奏感,使人們對畫面產生熟悉又陌生的全新視覺感受。
扇面的開合,簡單而言,就是扇面的展開狀態和閉合狀態之間相互轉換的過程。扇面的賞析源于繪在其上的畫面,通過開折扇來欣賞扇面,具有一定的美感。原理是扇面上的畫面在開折過程中由擠壓至舒展,最后畫面附有凹凸效果,使初始圖像通過開合產生了變相效果。
首先,畫面經過折疊壓縮在開合過程中,壓縮與伸展直接切換,目的在于尋找展開至某種開合的程度,以使畫面的視覺效果達到最佳。其次,畫面在變相時,其圖像也因此獲得特殊視覺效果,變相的畫面因而具有特殊的美感。再次,變相以局部應用的方式呈現在畫面中時,這一部分將以一個獨特的空間形式融于整體之中,整體畫面為主空間而局部則為子空間寓于其中,是將原本與變相相結合的探索。
運用變相原理,對整體畫面進行人為改造,打破原有的透視構成,并將其以客觀折疊后的形式重組。將原有畫面與改變畫面相結合,對顏色、空間和圖像等要素進行客觀重塑。這種組合的合理存在,必須以變相應用于相對畫面的適當程度為基礎,而該程度得當與否需要進行多次實踐嘗試。
第一,嘗試原理前,我們應將畫面的構圖形式分為縱向和橫向。在嘗試過程中,首先我們可以對縱向進行嘗試,折疊的方式以仿折扇的等距折疊來操作,將縱向畫面橫向均等折疊,再將其展開至適當程度進行對比。原圖與折后相比較,視覺上折疊后的圖像效果優于原圖。首先,圖像的比例縮小并發生形變,視覺效果上,開合后的畫面被等比縮放,并沒有脫離原圖的構圖形式;其次,折疊就好似將畫面進行幾何分割,分割后的畫面成為多個等大的面組合的形式,因此,開合賦予了畫面變相的效果;最后,縱向畫面中,如果其內部圖形也是縱向的,選擇用橫向折疊的方式,可使圖形的視覺效果更加強烈。此外,畫面為縱向時,被同向折疊分割成數個長方形圖像相連的組合,視覺上較之橫向略顯瑣碎,且從整體上看,該方式使圖像產生了碎片化效果,并會出現弱化視覺沖擊力的現象。
第二,橫向畫面應用同向等距折疊畫面中的圖像,經過分割變相后被壓縮化。實踐證明,圖像壓縮的程度與折疊次數相關,次數越多則壓縮的效果越明顯,所以橫向折疊的次數與畫面圖像的縱橫長度比相關。縱長較之橫長會短一半以上,開合部分被壓縮且產生破壞效果,該方式不適合,可減少折疊次數;縱長較之橫長短于其一半或以下,則折疊次數可視效果能夠被優化。
第三,畫面以斜向方式折疊則會產生一個動向,以折疊方向為準。與縱、橫向折疊方式相比較,這樣折疊方式對畫面有一定的限定,但能產生錯開又相連的特殊效果。
第四,非等距折疊對畫面或圖像的影響主要體現在變相后,并且相較于等距折疊,這種折疊方式更加側重對各個不同間距的布置,操作者應思考如何將間距大的和間距小的排布在適當的圖像上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處于大間隔中的圖像較之小于其間隔的圖像,視覺上會更加凸顯。
第一,從視覺上創造新空間感。橫縱和橫向都能對畫面內部的節奏感進行改造,應用開合使目標畫面一次性新增多個客觀空間。第二,從色彩上豐富空間。繪制時操作者應對比原圖,由于產生了新的空間,其需要根據新的客觀明暗關系進行表現。對畫面原圖的主觀色彩而言,這是一種二次豐富。第三,從畫面構成上豐富空間表現。新的空間在形成時已成為畫面構成的一部分,與畫面內的圖像、色彩和構圖產生新的組合和效果,帶來全新的畫面。
變相原理雖然對運用畫面的題材和風格沒有限制,但實際所需的最佳變相程度需通過多次實踐和對比來判定該效果是否適用于該畫面,需要以實際的視覺效果判定其對畫面內容的表現和理念的體現是否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