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華 南昌理工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自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和普及以來,我國平面設計在視覺傳達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其以新傳媒技術為根本依托,將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深度結合,創造出獨具時代藝術風格的設計作品。在視覺傳達設計體系中,文字、圖形是兩種最基本的設計元素,其中文字是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具體設計細節和設計結果直接影響平面設計的視覺傳達效果。簡而言之,圖形設計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主要作用是渲染藝術氣氛,而文字的作用則是以特有的文字藝術表達來說服讀者,是傳達設計作品信息和美感的重要元素[1]。因此,為深化文字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效果,本文重點研究了文字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
視覺傳達是人與人之間利用看的方式所進行的交流形式,主要是通過視覺語言來進行傳播的一種方式。當今社會環境下,視覺傳達通常是利用信息媒介等方式向人們傳遞信息的,其設計形式具有多樣性和多元性特點。從概念角度來看,視覺傳達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其將文字、圖形、藝術造型及建筑等多種視覺符號組合在一起,并通過專業設計技巧,最終向人們展示富有特殊含義的現代設計作品。進一步來講,視覺傳達也是藝術表達的一種特殊形式,而文字、圖形等設計元素則是藝術表達的根本載體。通過觀看設計作品,人們不僅可以準確地接收作品傳遞出來的基本信息,還能深刻感受時代發展理念,可以說,視覺傳達設計是我國現代社會文明傳遞和發展的良好途徑。
形象文字設計重點應突出“形象”二字,代指具有強烈形象沖擊力的文字,而形象風格文字設計主要是指通過運用外表形象沖擊力強的文字來進行作品設計,從而達到增強視覺效果、提升視覺傳達設計藝術性的目的。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形象文字設計風格可以利用多種方式實現。其一,象形設計方式,即以圖形代替具體某個文字,從而增強文字設計的形象效果。其二,幾何設計方式,即在文字設計過程中,在保證文字意思不變情況下,對某一文字進行幾何排列,從而增強文字的可觀性和視覺形象效果。
裝飾文字是指以其他事物為文字載體組成的具有特殊藝術性質的文字。裝飾文字最早出現于東漢時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裝飾文字便是“鳥書”和“蝌蚪文”。“鳥書”這種裝飾文字最早出自我國著名文學家許慎之手,其之所以被稱為“鳥書”,是因為其一筆一畫都是由鳥的形狀組合而成的。這種裝飾文字設計既可以吸引人們眼球,讓人們感受到別具一格的文字創作藝術,又能確保人們可以準確地接收文字信息,是當前視覺傳達文字設計體系中重要的發展方向。事實上,裝飾文字與形象文字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即在設計過程中都需要運用到圖形這項設計元素,但是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裝飾文字設計更加注重藝術表達。
意象文字設計風格的核心在于主體意念的有效運用,主要是指在主體意念的引導下,設計師將文字筆畫簡潔化,使文字設計更具獨特藝術風格。在意象文字中,形象并未占據主體地位,其設計核心思想是簡潔化、生活化、表情化設計理念。具體而言,意象文字設計更加側重文字的個性化表達,即在明晰文字深層次含義的情況下,通過運用表情等方式將原有文字結構體系簡潔化,讓文字設計與時代接軌,從而充分滿足現代人們個性化的精神追求。與形象風格文字和裝飾風格文字不同的是,意象風格文字設計理念更加注重現實性和生活性,以最為簡潔的文字形態向人們傳達高層次藝術信息是其發展的核心理念。
直接運用在視覺傳達文字設計中是最為普遍的運用方式,這種文字運用方法沒有過多的設計技巧,即將文字直接運用于作品中,并增添部分圖形設計元素,最終以最直觀的設計形態向人們展現作品藝術性。在我國文字設計中,具有代表性的設計作品有杜俊設計的“福記”標志。該項文字設計直接將圓形倒福字作為標志主體部分,將傳統吉祥如意紋樣作為標志背景圖,用于增強民族傳統文化厚重感,充分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而且人們從中也能夠直觀感受到該標志蘊含的吉祥、幸福之意。
所謂組合創新,是指將文字和其他設計元素進行組合,包括現代元素與傳統元素的組合、現代元素之間的相互組合,在文字原有基礎上,賦予其新的藝術含義,從而得出新的視覺傳達效果。以王國倫設計的海報“禍福相依”為例,海報將福、禍二字作為海報主體部分,通過將福、禍二字筆畫進行重疊和組合形成新的視覺傳達效果。該海報明確地向人們傳達了福、禍二字的基本信息,著重突出了辯證思維方式的重要性,目的是告知人們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要意識到事物具有雙面性。
所謂局部變形,是指先將文字筆畫或組成部分進行局部變形,再根據視覺傳達設計需要進行相關調整,從而形成新的視覺傳達效果。以上海心藝美術設計制作公司設計的“福爾”標志為例,該文字設計將福字作為標志主體部分,將田字以祥云代替,既保證了文字設計完整性,又增添了吉祥幸福的寓意,同時進一步向人們傳遞了中國傳統文化。
解構重組主要是指在文字原有基礎上,保留文字外部結構,同時對文字內部結構進行組合、改造、打散等,以增強文字設計的視覺傳達效果。此種文字運用方式不僅保留了原有文字的基本寓意和文化藝術,還充分突出了文字設計作品的時代性和獨特的藝術內涵。以董志剛設計的“喜多鎮”標志為例,該標志以“囍”字為標志主體部分,對“囍”字下半部分相同結構輪廓進行巧妙設計,在保留原有寓意的同時,適當將內部文字結構打散并重新組合,從而形成新的視覺傳達效果。此種文字運用方式有效突出了當代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理念。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文字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表現形式和表現方法日趨多樣化,其中將時代元素和傳統文字相結合,進而創造出富有時代意義的文字設計是眾多平面設計師的追求目標,同時也是我國傳承文字文化藝術的主要途徑。在未來視覺傳達設計中,文字將不僅扮演說服讀者的角色,還要充分發揮藝術美感的傳遞作用。對于設計師而言,只有深入理解文字含義和文字蘊含的文化藝術,并充分掌握藝術視覺傳達規律,才能將文字設計的內在含義和情感藝術表達出來,才能設計出具有良好視覺傳達效果的作品。